徐 伟 蒋 玮 严 密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研究生校院两级就业工作管理探究
徐 伟 蒋 玮 严 密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研究生逐年扩招,使得研究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出现了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该文通过对当前研究生就业形势、就业特点等方面的分析,结合校院二级就业管理模式,指出高校应转变就业教育观念,不断提升就业指导教师整体素质以及服务意识,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搭建信息化平台,多种途径开拓研究生就业市场。
研究生;就业;二级管理;职业生涯
培养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障。随着各行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行业竞争巨大压力下,选择继续攻读高学历以提高自身竞争力,随之而来的是高学历人才特别是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压力的逐年加大。在当前,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乃至全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院二级管理,配备了专兼职研究生就业工作人员,明确了学校、学院的具体职责,采用分层次管理的工作方式,通过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市场开拓等渠道,拓展了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剧增,而相应工作岗位却未大幅度地增加,导致研究生就业状况每况愈下。以《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2001—2010)》为例,2001年研究生毕业生153人,到2010年毕业生925人,比2001年增长了6倍。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市场总量供大于求,且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之国际经济形势震荡多变,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不断精简,企业改革力度增大,裁员风潮不断涌现等因素,都导致了研究生就业市场不景气。
行业发展状况不同,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就业难易程度也不同。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向是专业研究人才,这决定了毕业的研究生所能从事的工作范围是有限的。因此,专业类型在研究生就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就业市场来看,应用专业和热门专业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社会需求较大,而一些传统的冷门专业的市场需求则相对不足。就我校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求职者而言,机械、城市规划与设计、国贸、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专业供不应求;水土保持、森林经理、园林植物专业供需基本持平;而森林培育、生物化学、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加工工程等专业职位的供需比呈现出明显供过于求的现象。供过于求的专业学生不得不转向从事相关专业或其他专业岗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其他岗位的研究生求职压力,形成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整个研究生就业趋向于更为激烈竞争的格局。
从全国重点城市人才市场反映的情况看,尽管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毕业生需求量有所增大,但用人单位的人才“消费观”趋于理性化。特别是对于企业招聘来说,研究生的优势并不明显,一般只招收本科生,这更进一步增加了研究生就业的压力。目前的就业市场上,岗位对于本科生的需求大,适合硕士、博士毕业生的职位寥寥无几。一方面,用人单位从实际出发,担心高学历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就业不稳定,容易转换工作;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研究生人才不再稀缺。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据北京林业大学1项问卷调查显示,75%的研究生认为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但同时,研究生选择单位时的期望值仍居高不下,研究生的期望值和用人单位给予的报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大部分研究生还是愿意到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去工作,而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基层就业。从地域来看,大部分研究生都愿意到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就业,80%以上的人选择了北京、上海和广州。期望值过高给研究生就业带来一定的难度。
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女研究生就业难情况更为突出。虽然当今社会强调男女平等,但不可否认在就业过程中,女研究生由于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实际情况仍处于弱势。按现行学制,研究生毕业年龄约为25~28岁,恰为女研究生结婚生育高峰期。由于女性自身的生理问题,如怀孕、生育、哺乳,势必会影响工作的连贯性,而这个时间段正是女性参加工作后的黄金时期,用人单位在此期间仍必须支付工资和福利待遇,因此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女研究生面试时,一般都被招聘单位问及结婚生子问题,一些单位甚至明确提出几年内不得结婚生子的条款,否则不予考虑。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存在的恶性循环,女生就业形式不乐观,因此更多的女生选择考研,结果导致学历层次越高,女生所占比例越大,就业越困难。究其原因,不是女研究生能力素质不足,而是当前就业市场饱和,用人单位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要全面开拓创新,在逆境中求发展,切实为广大毕业生做好服务和指导。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要求:“要满腔热情、周到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就业和择业是学生重要人生转折,是他们迈向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用‘走遍千山万水,不怕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不惜千方百计’的精神,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特别强调的是,高等学校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毕业生提供真诚关怀、科学指导、周到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迈好人生关键一步”。
因此,高校特别是学院一线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以往工作中就业指导的“管理”观念,把毕业生从过去的被分配对象转变为服务对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树立起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开发人的潜能、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的教育理念。学校不仅要为学生的一时负责,更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要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安置”思维定势的影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确就业指导的真正涵义不是送给他们一份工作,而是要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潜能,去发现、去培养、去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基于切实为毕业生做好服务的理念,加之近些年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过去简单的政策性、观念性的就业指导已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生的需求。根据北京林业大学的问卷调查显示,83%的研究生更渴望在择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得到学校、学院专家深层次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呈现出专业化、全面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学校、学院的就业工作人员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成才学、咨询学、职业规划与设计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可以尝试将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职能分开,建立一支高素质、专家化的就业指导科研、教学队伍。
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学生求学的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研究生的就业指导仅限于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仅仅是对“成品”的包装,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成才的需要。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重对“产品”的设计,并不断地加工润色,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产品”。
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基层学院应加强分类指导,对于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按其所学内容和所属行业的关系制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有关素质测评系统的应用与分析,帮助研究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帮助他们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就业信息缺乏有效的整合,信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差。高校作为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要积极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招聘环节的直接对接。
①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学校毕业生信息与社会需求信息链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网上需求信息查询、网上用人单位情况介绍、网上自荐等,同时建立网上远程招聘可视平台,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更直观、方便、快捷,从而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和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
②加强与企业、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确立稳固的就业基地,确保稳定的就业信息源。鉴于目前的严峻形势,不少企业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人才储备,高校应抓住此机遇,以学院、学科为平台,与企业建立实习伙伴联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乃至就业机会。
③建立校友联盟,通过历届毕业生的社会资源以获得更宽泛的就业信息,更好地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④努力实现全员化就业服务体系,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关注学生就业,关心学生就业,积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信息,建立健全“学生—导师—学院—学校”的全方位立体式就业体系。
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是整个教育系统面临的问题。我们只有树立服务意识,结合所在学校、学院二级管理的就业工作模式,不断探索和研究,不断实践和总结,才能真正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
[1]”白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观念的转变[J].中国研究生就业,2004(9):50-52.
[2] 沈鸿银.试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J].中国研究生就业,2005(6):60.
[3]”王迪.创新四个机制 促进毕业生就业[J].中国研究生就业,2004(9):53-54.
[4] 瞿振元.新世纪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研究生就业,2001(1):30-31.
[5]”陈淡卿,林静銮.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应重视的两个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2):26-28.
[6] 淡华珍.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报告[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