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及连带效应

2011-02-12 14:32杨雪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大理州劳动力农民

杨雪萍

(大理学院 政法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进步的必然选择。云南省大理州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州和落后的民族自治地区,由于特殊的州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迟缓,有组织、有序的转移工作起步晚、基础差。

2003年底,“阳光工程”实施前,大理州总人口为335.83万,农村劳动力171万,其中近70万为富余劳动力,而且农村每年还要新增1.2万劳动力[1]。2005年底,大理州的总人口为 342.96万,其中,农业人口299.66万,占总人口的87.35%。至2006年底,全州总人口为343.97万,农业人口为299.97万,占87.21%,少数民族人口172.27万,占总人口的50.08%,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州,少数民族自治大州。全州现有耕地面积18.5万hm2,人均占有0.063 hm2,比全国平均0.133 hm2少0.070 hm2,农村劳动力170多万中,剩余劳动力约70多万,占总劳力的比例近40%,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单纯依靠农业的发展,不可能解决数量如此巨大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且,随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只能依靠非农产业和城镇的发展,把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2004年实施“阳光工程”,大理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逐渐受到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有效的转移培训,转移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与以往相比,大理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并由此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效应,推动了大理州的经济发展。

1 转移特点

1.1 由无序向有序转变

以往,劳动力转移主要以亲戚带朋友、熟人带老乡的无序输出为主,转移劳动力对用工单位,用工信息了解甚少,回流现象较多。2005年开始,大理州各县 (市)在2004年建立领导机构以及36个培训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县、乡劳务输出体系,逐渐形成以劳务输出工作领导组为核心,就业服务中心为窗口,各培训基地为依托,各乡(镇)社会保障工作站以及各职业介绍所为纽带的劳务输出网络,调整和充实专兼职工作人员,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形成了有序输出格局,减少了转移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政府组织和推动的有序转移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1.2 人数不断增加,地域不断扩大

以前农民自发的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暂时性和兼业性,转移的范围小,主要是就地就近,县内和相邻县转移。根据已有的数据记载,2005年,大理州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7832人,其中:国外转移544人,占1%;省外转移12604人,占22%;县外转移18603人,占32%;县内转移26081人,占45%,与2004年相比省外转移比例增长了8个百分点。2006年,全州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0656人,其中国外转移 616人,占0.87%;省外转移20130人,占28.49%;县外转移22653人,32.06%;县内转移27257人,占38.58%,与 2005年相比转移人口增长了22.17%;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被输送到北京、上海、江苏、深圳、珠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输出的地域不断扩大,甚至有的走出了国门,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改变了过去农民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格局,逐步扩大了转移劳动力的地域范围。

1.3 渠道不断拓宽

原来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农民主要从事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广泛分布于城市,在城市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从事初级产品加工、电子产品生产、服装缝纫及加工,在商业、餐饮业及其他行业等从事家政服务、酒店服务、餐饮服务、物业管理、保安等等工作,改变了以往大部分集中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局面,转移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1.4 外出务工收入不断提高

劳动力转移后,全州2004年实现新增转移收入18785万元,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 63.7元;2005年实现新增转移收入18502万元,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62元,2006年实现新增转移收入31922万元,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不断提高。在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主体,但在土地等资源有限而农村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工资性收入已逐渐成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对于贫困地区,劳务经济更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大理州的几个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获得的外出务工收入,使其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

1.5 从事岗位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以往,劳动力外出主要从事建筑业、工矿业等重体力劳动。大理州劳动力转移部门以实施“阳光工程”为契机,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支持力度,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采取订单式培训,仅2004-2005年共投入资金1600万元,2005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40776人,培训后输出37442人,培训输出率达到了91%。培训内容包括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导农民走出家乡寻找就业机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创造财富、增加收入,并通过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的宣传,增强农民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技能培训则以电脑操作、保安、缝纫、宾馆服务、家政服务、驾驶、旅游和电子等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工作技能。随着外出劳动力从事的工种不断增加,工作渠道不断拓宽,技术含量逐渐提高,从事的工作岗位逐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改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低技术性和低技能性。

2 连带效应

2.1 劳动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配置效应

2.2.1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力又相对丰富,因而,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中国工业化之初,优先选取了重工业发展道路,在资金密集型产业上投资过多,抑制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扭曲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州经过不断探索和调整,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验,劳动力资源逐渐转向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产业,发挥了州内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流动产生的资源重新配置,带动了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国内投资结构的改善和外资的引进、对外贸易的扩大等等,从而推动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2.2.2 经济资源配置效应

大理州农村劳动力从经济效益较低的第一产业转移到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获得了高于其在第一产业的收益。在不减少农业产出的基础上,农民的净收入增加,而且较之第一产业成倍增加。

2.2 保持比较优势效应

按照一国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进行生产,将使整个经济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积累更多的剩余,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提高收入水平。要素价格结构是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准确反映,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任何人为的干预和计划都做不到这一点。如果劳动力价格能够反映劳动力丰富的禀赋特征,企业就尽可能使用便宜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比较优势。大理州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了劳务市场劳动力的供给量,再加上农业的收益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对工资的预期低,从而引起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下降,进而导致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企业保持产业竞争的优势,向社会提供廉价的产品。中国最大的竞争优势就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便宜的劳动成本,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是抑制城市劳动力成本提高,保持比较优势的要求。

2.3 填补岗位空白效应

与农村劳动力相比,城市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人力资本质量较高,因此倾向于向较高层次的职业和岗位垂直流动,他们逐渐向从事公务员、研究人员、文教卫生人员、会计、律师、公司职员处于职业金字塔上层的岗位流动,而建筑、修路、餐饮、家政、环卫等则会成为城市人不屑一顾的工作,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大理州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相对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35年[2],受过培训的仅占6.2%,农民中的职业技术培训发展非常滞后,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转移中往往只能从事处于金字塔底端的工作岗位,从事进入门槛较低的工作。但这些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城市后,就解决了城市人口不愿从事的工作问题,填补了城市中的空白岗位,与城市劳动力形成了职业层次较为分明的分工。

2.4 促进城市化效应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越是接近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城市,其发展越依赖于投资资源的再分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大理州农民在获得土地经营权的同时,也获得对自身劳动力的支配权,再加上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和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民纷纷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经商,极大的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发展通过自我融资来实现,由于城市聚集所具有的节约功能,有较高效率的投资是城市规模扩大的源泉。当城市建设越来越转向自我融资时,较多的人口和更为活跃的经济,就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的积累来源,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城市的发展有就起了很大的贡献作用。

2.5 提升人力资本效应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技能的改进、经验的积累、社会网络关系、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方面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理州大批的农村转移劳动力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或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掌握了第二、第三产业的职业技术,由农民转变为第二、第三产业工人,一部分还通过在岗的勤奋学习,成为技术骨干,甚至部分转移劳动力在完成了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后,成为创业者、经营者。同时,他们的交际活动已远远超过其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半径,大大地扩充了其社会网络,使其社会资本得以扩充。另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促进了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传播。许多农民进城后,在参加城市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学到新知识、新技能,逐步适应城市的节奏和契约化的社会关系,其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自身素质和精神风貌的变化。通过转移劳动力的扩散作用,城市文明就逐渐向乡村传播开来[3]。

2.6 缓解自然灾害影响效应

2009年10月11日以来,大理州出现了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为严重的秋冬春连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情。2009年全州降雨量466~1049 mm,平均为681 mm,比2008年少312 mm,比常年少144 mm。尤其是雨季结束以来,大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气温异常偏高,由于干热少雨,2010年3月份大理州各河流来水量较往年大幅度减少,其中以红河流域最为突出,减少幅度在70%以上,巍山县西河洗澡塘水文站、宾川县大惠庄水文站已经断流;金沙江流域次之,减少幅度在60%以上;受上游取水及长期无降水影响,州内已有23条河道断流,弥渡县毗雄河、南涧县礼社江及宾川县桑园河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断流[4]。在旱情严重的情况下,农作物面临减产甚至绝收,很多地方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大量的人口面临因自然灾害而返贫的困境。这时,转移旱情严重地区的农民到外地打工,稳定已转移人口,既可避开旱灾带来的饮水困难,也可在旱情影响农作物收成减少农民收入的情况下让农民也有一定收入,让农民在不等不靠,通过自己劳动付出来度过难关。

据2010年3月9日农情统计,大理州作物受旱15.25万 hm2、受灾率达 88.7%,成灾 11.02万 hm2、成灾率达 69.4%,无收成 7.69万 hm2,占成灾面积的48.4%。全州有1.16万 hm2茶园、1.34万 hm2桑园严重受旱,2.77万 hm2水果不同程度受旱,有 11.08万 hm2核桃新造林,259.5 hm2苗圃地受灾。因旱造成了71万人、53.3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水库干涸8座,机电井出水不足693眼。据不完全统计,全州因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26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达24.5亿元,工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80亿元[4]。如此严重的损失,如果大量的人口滞留在旱区,转移人口再回流到旱区,后果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稳定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动员部分旱区人口转移,对于避免、缓解自然灾害的影响是非常有效的。

[1]李建昌.2004年大理州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21.

[2]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03年大理州统计年鉴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34.

[3]武国定,方齐云,李思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 [J].中国农村经济,2006(4):70.

[4]大理州防办.大理州旱情情况 [EB/OL]. (2010-03-11)[2010-09-21].http://www.wcb.yn.gov.cn/.

猜你喜欢
大理州劳动力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饸饹面“贷”富农民
大理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监管平台建设研究
大理州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与建议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