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1-02-12 11:26:44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4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脑膜炎纤维素

卢 明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 110000)

猪链球菌病是猪只由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些疾病的总称,主要由C、D、E、L群链球菌引起。依据荚膜分型,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猪链球菌共有35个血清型,其中以2型和1型菌的毒力较强。猪链球菌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4个病型:败血症型、脑膜炎型、淋巴脓肿型、关节炎型,以淋巴脓肿型最为常见,但以败血型的危害最大。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猪链球菌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变得日益突出。本病具有传染性强、破坏性大、人畜共患的特点。

1 流行特点

猪链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11月份发病较多,养猪密集地区的规模化养猪场(户),以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最为多见,其次为断奶后的仔猪,主要表现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常突然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肥猪和成龄母猪也有发病,主要以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为多见。病猪主要通过损伤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脐带以及去势等途径感染。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可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多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偏低。

2 临床症状

2.1 败血症型

流行初期常出现最急性病例,往往未见任何先兆即突然死亡;以后常出现急性型病例,病猪精神沉郁,减食或不食,体温升高40~42 ℃,便秘。眼结膜潮红,呼吸浅表而快,有浆液性鼻液。部分病例在病的后期,于耳、腹下、四肢下端皮肤发绀,有的出现跛行。如不治疗,通常在1~3 d内死亡,致死率高达80%~90%。不死者或治疗不及时则转为亚急性或慢性。

2.2 脑膜炎型

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猪体温升高40.5~42℃,不食,便秘,鼻流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尖叫、抽搐,共济失调,转圈、空嚼、磨牙、后肢麻痹、四肢做游泳状,甚至昏迷不醒,病程1~2 d。

2.3 关节炎型

由前2型转来,精神食欲时好时坏,主要表现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大,关节周围肌肉肿胀,有热痛感、跛行、行走困难,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病例后期瘫痪。病程十几天以上。

2.4 淋巴脓肿型

多见于颌下、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发炎、肿胀,触之坚硬有热痛感,以后自行破溃,流出绿色、粘稠、无臭的脓汁,随着脓肿的破溃,全身症状好转,脓汁排净后,长出肉芽组织结疤愈合。

3 病理解剖学

3.1 败血症型

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喉头、气管充血,常见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心包积液,呈淡黄色,有时可见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心肌及心内膜见有出血斑点。肝脾肿大,脾可肿大2~3倍,呈暗红色或紫蓝色,部分病例的脾脏边缘有暗红色或黑红色的出血性梗死区。胃和小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有时可见小肠的部分肠段浆膜出血。有的可见肾肿大,常呈暗红色。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纤维素性胸膜炎,胸腹腔有淡黄色或淡红色积液。

3.2 脑膜炎型

脑膜充血、出血、严重者溢血,少数病例脑膜下积液。不同程度的心包炎,有的有纤维素渗出,甚至整个胸腔、肝脏表面、大网膜、肠管表面附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的内脏病变不明显,有的则可见到关节病变。

3.3 关节炎型

可见一处或多处关节种大,关节腔内有黄色或淡红色略带粘性的液体,死亡时间达数小时后的病死猪剖开病变部位,可见胶胨样物质。

3.4 淋巴脓肿型

此型一般不引起猪只死亡,受侵害的淋巴结呈现化脓性炎症,脓汁呈绿色或黄绿色。屠宰病猪,内脏也见不到明显的病变。

4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4.1 涂片镜检

无菌操作取病猪的肝、脾、肺、血液、淋巴结、脑、关节囊液及胸、腹腔积液等组织触片或涂片镜检,革兰氏染色,可见单个、成对、3~5个短链的革兰氏阳性球形或卵圆形细菌,无芽孢,有的可形成荚膜。

4.2 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肝、脾、淋巴结、关节液等病料,接种于绵羊血或马血琼脂平板上,置于37 ℃温箱中,培养至72 h。如为链球菌多于18~24 h即可见到圆形、光华、灰白,或露珠样的小菌落,部分菌落呈β溶血或α溶血。用接种环勾取菌落,取生理盐水作适当稀释,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单个、成对、3~5个短链或更多个长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鉴定为链球菌。菌株鉴定可通过生化试验或血清学试验提取群特异性(C)抗原与分群血清作沉淀试验。再提取型特异抗原与型特异血清作凝集或沉淀试验,分别可鉴定出血清群及型别。

4.3 鉴别诊断

临床上败血型猪链球菌病的耳、腹下、四肢下端皮肤发绀和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脏边缘的出血性梗死病变,与猪瘟十分相似,二者在病变上的鉴别要点是,败血型猪链球菌病常发生多发性关节炎,肝、脾肿大,肝、大网膜、肠管等常有纤维素渗出,常见小肠浆膜部分肠段出血。猪瘟则无关节病变,肝、脾、肾不肿大,腹腔脏器无纤维素渗出,小肠浆膜无出血病变。猪瘟常见肾表面、膀胱粘膜有点状出血,淋巴结的出血呈周边状或大理石样外观,亚急性或慢性猪瘟还常出现坏死性肠炎病变,即回肠末端、盲肠、结肠出现纽扣状溃疡。败血型猪链球菌病则不具有这些病变,败血型猪链球菌淋巴结的出血为弥漫性的。

5 防制措施

(1)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圈舍及饲养用具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的污染。

(2)使用全价配合饲料,保证营养供给,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以提高仔猪的机体抵抗力。发现有咬伤或外伤,及时处理伤口,防止感染。

(3)新生仔猪断脐和仔猪去势时,应用碘酊做好消毒工作,防止链球菌侵入。

(4)定期进行猪链球菌疫苗的免疫接种,可减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但由于猪链球菌的血清型较多,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有条件的规模化猪场可制作自家疫苗进行免疫预防,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

(5)做好相关疫病的免疫预防工作,如气喘病、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免疫预防,这些疫病常可作为原发病原继发感染猪链球菌,这在断奶后不久的仔猪群中最为常见。

(6)治疗猪链球菌病时,要根据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以确保疗效。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早期治疗。可选用敏感药物:头孢塞呋钠、林可霉素等肌肉注射。如表现脑膜炎型,可选择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六甲嘧啶、复方磺胺嘧啶钠等肌肉注射,早期治疗均能收到较高的疗效。如使用敏感药物,早期治疗效果不佳时,猪群中多半是存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等感染,必须做好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等疫病的防制工作。另外,由于该病多为急性,且病菌对药物易产生抗药性,因此,治疗时早期用药量要足,连续用药最好不少于5 d,以巩固疗效。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脑膜炎纤维素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纤维素基多孔相变复合材料研究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陶瓷学报(2021年1期)2021-04-13 01:33:02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传染病信息(2021年6期)2021-02-12 01:52:58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8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纤维素晶须的制备研究
应用化工(2014年11期)2014-08-16 15:59:13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右江医学(2014年1期)2014-03-22 04: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