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明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罗城 546400)
山羊螨病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山羊体外寄生虫病,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大规模流行。山羊螨病除可引起山羊发病死亡外,还可以严重地扰乱山羊的安宁、采食,破坏山羊正常的生理代谢,影响羊皮、羊毛的品质,给山羊饲养带来严重的损失。寄生于体外的山羊螨虫,种类繁多,包括疥螨、痒螨、足螨、耳痒螨、蠕形螨等多个属的众多螨种。其中危害最大的有山羊疥螨和山羊痒螨,他们寄生在山羊的表皮、体表,引起山羊接触传染性的慢性皮肤病。做好山羊螨病的防治是保证山羊养殖业高效、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山羊疥螨病和山羊痒螨病为世界分布的外寄生虫病,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各年的统计来看,总发病率5.3%~7.2%,死亡率在1.3%~1.7%之间,危害相当严重。又据2009年对全县5个养羊乡镇的统计,发病羊387只,死亡87只,发病率17%,死亡率3.8%。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周边县也有大量的山羊螨病感染报道。
山羊螨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冬季出现流行高峰期,其次为秋季和初春,到了春末进入夏天,阳光充足,家畜脱毛,皮温升高、通风良好、水草充足,临床即使发病也很快好转,出现临床“自愈”现象。临床“自愈”的山羊往往成为带虫者,虫体常隐藏在山羊不见阳光的皮皱处,一旦条件变化易复发并传给其他山羊。山羊体最易隐伏螨虫的部位有耳壳、尾根、蹄间、眼窝、会阴等处。
山羊螨病的传播为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山羊舍、舍内用具及工作人员的衣服等间接传播,同时犬及野生动物也可以传播螨病。
山羊痒螨的易感动物为山羊,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而疥螨的宿主异性并不强。绵羊、山羊、骆驼的疥螨之间可以互相传染且引起的疾病症状、病理损害等无明显差别。
羔羊及2岁以下的山羊较成年山羊易感且发病更严重。当山羊营养充足、体质健壮时,虽感染但有时不发病,可成为极重要的传染源。
山羊疥螨和山羊痒螨都属不全变态的节肢动物,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若虫及成虫等4个阶段。从卵经幼虫、若虫发育到成虫并开始产卵称为螨的一个生活周期。若虫又叫稚虫,有人将其分为1期稚虫和第2期稚虫。
山羊疥螨:主要在山羊皮薄且软的部位营造隧道,并以表皮深层的细胞液及淋巴液为食物,终生在山羊皮肤内寄生。在适宜的条件下山羊疥螨的1个生活周期,雄虫为8~14 d,雌虫为14~22 d。当雌虫发育为若虫(第2期若虫)时,雄虫已发育成熟,雌雄交配在这时发生。交配后雄虫死去,雌虫则向皮内挖掘隧道并在其内发育成熟、产卵。每个雌虫约产卵40~50枚。
山羊痒螨:多在山羊毛较密而长且温、湿度比较稳定的皮肤表面生活、繁殖,以皮屑、细胞及体液、淋巴液、渗出液为食。其发育过程和山羊疥螨大致相似,但不挖掘隧道,终生营寄生生活。
主要通过在山羊表皮内挖掘隧道和移动,咀嚼和刺穿皮肤,使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从而引发皮肤炎症、剧痒,随着皮乳头层和表层组织的浆液性浸润而形成小结节、小泡,破溃后流出内官物开成痂皮,细菌感染时出现化脓。其唾液、分泌物被吸收后,山羊则出现代谢障碍。疥螨病主要症状为剧痒并有脱毛脱屑、皮炎、形成痂皮,严重时皮肤出现皱褶或龟裂,体质消瘦,行动不便。山羊疥螨病又俗称“干疥”。
山羊痒螨通过口器刺穿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和不断破坏角皮层,同时口腔内不断分泌物质,从而引起皮肤炎症,病羊皮肤出现小结节的小泡,汗腺和毛囊被破坏。感染严重时大片脱毛,由于淋巴液的渗出和同羊的嘴咬,患部潮湿,俗称“湿疥”。冬季则见到患部非常明显的“白霜”。痒螨寄生在耳壳内时,患部形成硬的、坚实的、紧贴皮肤的黄白色的痂皮,病山羊常摇动耳朵。痒觉明显。
依据临床症状及病原体检查即可确诊。
病羊表现剧痒、脱屑脱毛、皮肤增厚、痂皮形成、消瘦等,据此可作出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与秃毛癣、湿疹、过敏性皮炎、营养不良脱毛等的区别。
在临床症状的基础上,通过病原检查可以作出准确诊断。
5.2.1 死螨检查法 在皮肤病健交界处刮取皮肤,怀疑为疥螨时,要先剪毛并刮见血,刮取物放入10% NaOH(或10%KOH)溶液中浸泡2 h,或加热到将沸未沸2~3次,然后离心取沉淀物镜检。
5.2.2 活螨检查法 直接法:用小刀蘸一些食油,挑取刮取物放到玻片上,加1滴甘油水液后在低倍镜下检查。
5.2.3 温水法 用贝尔曼装置,将刮取物放在盛有40 ℃左右温水的漏斗上的铜筛中,经典0.5~1 h,取试管底部的沉淀物镜检。
检查痒螨时,也可将病料置于一平盘中,盖上黑布后加盖,倒置于热水杯上20 min,然后检查黑布上有无虫体。
5.2.4 药物试治 有时,山羊螨病出现了临床症状,但经1~2次检查又找不到虫体,可用治螨剂试治。如果有效,反过来也证明螨病存在。治疗性诊断,在羊群中挑选症状明显山羊进行治疗,如果有效即证明诊断正确。
山羊螨病的防治,目前最主要的措施是药物防治,同时配合搞好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以避免螨病的传播和感染。
本病属于接触传染,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平时注意羊舍及羊体的清洁卫生。对新购入的羊,要隔离观察,并进行预防处理,然后再混入健康羊群。
(2)及时发现病羊,进行严格隔离和治疗,并给以卫生管理及合理饲养。对于治疗过的羊只,在20 d以内应随时观察,如未痊愈,应继续治疗。
(3)施行药浴。这是比较理想的预防方法。可以因地制宜利用0.05%辛硫磷乳剂水溶液、0.05%喜农疥螨灵。喜农疥螨灵的预防性药浴浓度为150~200 mg/L药浴1次,其残效期可维持3个月。在每年夏初秋末各进行1次。
大型药浴时,采用药浴池。药液的配制,是先根据药浴池的大小计算出放入的水量,然后根据水量及需用的药液浓度再计算出所需的总药量。①药浴池中放入水量的计算:池中水量(m3)=(水面长+池底长)/2×(水面宽+池底宽)/2×(入口水深+出口水深)/2,计算的结果×1000,即为池中水量的千克数。 ②所需总药量的计算公式:所需加入药品的总量(kg)=池中水量(kg)×所需药液浓度。③大型药浴时,应该注意的是:必须在剪毛后风和日暖的天气下进行,这样既可防止浴后发生感冒,又能保证预防效果;必须在药浴之前饮羊,以免发生误饮药液而发生中毒事故。
治疗羊螨病的方法很多,寒冷季节或个别发生的羊只多采取局部用药;温暖季节或大群发病的羊只采用药浴疗法。对任何时间发病羊只都可采用口服或注射伊维菌素的办法。6.2.1 局部用药 在治疗前,先清除患部的污物和痂皮。应先剪去患部及其周围健康部分的毛,涂上肥皂水。第2 d用温水洗净,并刮去软化了的痂皮,待干燥后进行治疗。
为了防止药物中毒,对于受感染范围较大的病羊,应分区、分次用药。如果于用药后发现中毒或皮肤炎,应迅速用温肥皂水将药洗去,涂上油类,并采取相应的对症疗法。
(1)用油膏涂搽:①百草霜、食盐、桐油各100 g,调匀,涂搽患处。②升华硫磺15 g,凡士林85 g。制成软膏,分别涂搽患部。③中药治疗:原则是杀虫止痒生肌。
方1:灭疥灵:百部6 g,狼毒12 g,大枫子6 g,苦楝根皮9 g,马钱子6 g,当归9 g,苦参9 g,白芷6 g,黄蜡60 g,棉籽油500 g。除黄蜡外,将其他药加入棉籽油内炸至红色,滤去药渣,乘热加进黄蜡,做成药膏,装入广口瓶内备用。
方2:狼毒500 g,硫磺90 g(煅),白胡椒45 g(炒),共为细末,每30 g加入烧开的植物油500 g中,混合均匀涂用。
将药膏涂于患部,3~5 g 1次。患部面积大时,应分片涂抹,以免中毒。
(2)干燥粉剂撒布:痒螨在缺乏湿气的情况下,容易死亡,因此用干燥粉剂撒布在患部,对羊痒螨的疗效很好。一般采用石灰硫磺粉剂,其配方:升华硫磺(或硫磺粉)30份,石膏粉30份,漂白粉30份。
将这些粉剂混合均匀,装入马口铁罐内,给罐盖上作许多小孔。同时,先逆着毛的方向以手或刷子将毛竖起来,再将粉剂由小孔撒出,然后按顺毛方向将毛压平,使药品充分与患部皮肤接触。3 d1次,共治疗3次。本法的优点是,一年四季都可应用,尤其适用于秋冬季气候寒冷时期。
6.2.2 药浴疗法 通常进行2次,间隔7 d。绵羊需在剪毛以后药浴,所用药物与预防药物相同。
药浴注意事项:
(1)为了避免中毒,必须在晴天进行药浴。浴后将羊放在阴凉处,等药干以后再去放牧。同时要防止淋雨和强烈的阳光照射。
(2)药浴时间为1~2 min,原则是让皮肤和被毛完全被药液浸湿。但也不可浸浴时间过长,以免发生中毒。
(3)消毒圈舍。为了彻底灭绝疥虫,在药浴的当日必须彻底清除羊舍的粪便和垫草,利用浴过羊的药水刷洗墙壁及用具,火烧垫草。或把圈舍修刮一层,地上撒以石灰,舍壁用混有5%克辽林的石灰水进行粉刷。有条件时,可将旧圈舍放2个月以后再用。
6.2.3 注射或口服伊维菌素 剂量为50~100 mg/kg体重。此药不仅对螨病有良好效果,而且对其他节肢动物疾病和大部分线虫均有疗效。市售之伊力佳注射液为伊维菌素制剂,除对绦虫和吸虫无效外,对其他极大部分体内外寄生虫都有作用,高效、安全,为治疗螨病的良药。
6.2.4 注射20%碘硝酚酞注射液 剂量为10~20 mg/kg体重,注射后3~5 d症状消失,7~10 d脱痂,14 d长出新毛,保护期至少90 d。同时对羊鼻蝇蛆、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结节虫、钩虫及片形吸虫等均有驱杀效果。
6.2.5 伊维菌素控释药丸的应用 将这种定期释药丸放入羊的瘤胃内,每天最少能释放出200 μg/kg体重伊维菌素,可保持连续释放100 d,这种延长的活力一直能保证对羊螨病的防治作用。病羊在接受药物1周后,症状即有明显改善。如果在入秋之前应用该控释药丸,可以预防羊在整个秋季3个月免受螨虫的感染。
由于山羊疥螨、痒螨可通过羊舍、用具、工作人员的衣服等传播,故应加强山羊舍的环境卫生,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山羊舍要注意防潮,保持干燥、通风、向阳、宽敞并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药浴和治疗后,要间隔一定时间(1周左右)对羊舍、用具、动物场地等进行几次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人员的衣物定期用3%来苏水或开水烫洗。有条件的地方,在大群治疗后,转换牧地和羊舍饲养一段时间,一般要求7周以上。
做好检疫把关工作,特别是从外地引入山羊时,至少要求隔离饲养1个月,并做好消毒工作。根据山羊群螨病发生规律,定期监测记录螨病状况,一旦发生病山羊,立即隔离治疗。对于从山羊体剪下的羊毛、清下除来痂皮等一律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