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国 班有军 高忠平 张 琪*
(1.四川省大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大竹 635100;2.四川省九寨沟县畜牧兽医局,九寨沟 6234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瓣胃阻塞
黄永国1班有军2高忠平2张 琪2*
(1.四川省大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大竹 635100;2.四川省九寨沟县畜牧兽医局,九寨沟 623400)
瓣胃阻塞(俗称百叶干),是耕牛比较常见的前胃疾病,如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耕牛死亡,给农牧民带来极大地经济损失。近年来,大竹县保华乡曾多次发生该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耕牛50头,痊愈41头,治愈率达82%,治疗效果较理想,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本病由于饲料粗糙,饮水不足,以及长期过劳,气血亏损,津液不足以及继发于其他疾病所致。
(1)失水和饲料粗劣:本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季节,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长期饲喂玉米秸秆、糠谷等粗硬饲料,或饲喂混有泥沙的饲料,加之长期饮水不足,以致胃液耗损,百叶失润,后送无力,食积不化,致成百叶干燥之症。
(2)劳役过度,饮喂失时,损伤脾胃,生化不及,日久气血两亏,胃液无源,致成百叶枯燥之症。
(3)真胃及小肠疾患或其他热性病亦可伤津耗液继发本病。
初期:食欲减退,反刍缓慢,嗳气减少、鼻镜干燥,口色发红,精神不振,毛焦,排粪量减少,粪干小,如算盘珠状,色黑;瘤胃蠕动停止而且并发膨胀,瓣胃蠕动减弱,触诊瓣胃时,病牛疼痛不安,抗拒触压,穿刺时感觉到胃内容物坚硬、且胃内液体一般不会由针孔自行流出。听诊三胃音弱而短,
中期:不吃、不反刍、喝少量水,喜卧,头弯向一侧,口色赤、舌有黄苔,脉象沉而涩,三胃音废绝。
后期:不吃、不喝、不反刍,胃镜龟裂,小便赤黄、体热、眼红,眼窝深陷,气粗。不排粪或排少量粪便,有的呈黑色糊状,带白色粘液或血。频频磨牙,卧地不起,头弯向胸侧;三胃蠕动音消失,瘤胃音极弱。
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一般即可确诊。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粗硬饲料,同时保证充足饮水和适度劳役。
(1)中医以滋阴降火、涌肠通便为治则。藜芦润燥汤处方:藜芦100 g、常山100 g、二丑100 g、当归150g、川穹120 g、滑石100 g、石蜡油1 000 g、蜂蜜250 g
用法:上药混合,水煎2次混合得药汁3~4 kg,加菜油和蜂蜜灌下,1日1剂。
方解:藜芦、常山均为催吐之药,对牛胃反刍有促进作用,二丑消积攻坚,当归、川穹活血润燥,配以菜油、蜂蜜润燥之力更显,滑石利尿通淋,故此方有治百叶干的功效。
(2)用10%安纳加20 ml,10%高渗盐水300 ml,5%氯化钙200 ml,10%葡萄糖溶液1 000 ml 一次静脉注射。
(3)也可用500~2 000 ml石蜡油、500~1 000 ml硫酸钠(硫酸镁)加5 000~80 000 ml 1次内服。也可用200~300 ml石蜡油、加300~500 ml水、10%的硫酸钠溶液注入瓣胃内,或普鲁卡因2 g、呋喃西提3 g、硫酸镁400 g、甘油200 ml、加水3 000 ml、溶解后注入瓣胃内。同时注射促使瓣胃蠕动的药物,可用20~50ml新斯的明进行肌肉注射。也可用300~400 ml5%葡萄糖溶液、0.9%氯化钠注射加10 ml、20%的安纳加进行静脉注射。
(1)根据治疗50例的经验,凡初期症状一般在治疗的当天晚上或第2 d即可出现反刍,吃喝大增而愈。中期较重病症,可将油加大至1.5~2 kg、也可先内服西药泻剂,8 h后再内服中药,用以上2药见效快,再辅调整胃肠之剂即可病除。但后期严重病例,大多体力降低,体温增高有炎症,或继发真胃炎,则先以抗菌药消除炎症,以增进体质,然后用上法治疗,但治愈数不多。
(2)对刚治愈的病畜要免受风寒,灌服稀盐水或米汤水、饲喂青绿多汁饲草和麸皮、适当牵溜运动、多给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