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猪常发病的防治

2011-02-12 11:26:44杨俊格李高伟张翠红张八改张继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4期
关键词:病理变化菌素水疱

杨俊格 李高伟 张翠红 张八改 张继伟

(1.河南省伊川县半坡乡农业服务中心,伊川 471300;2.河南省伊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伊川 471300;3.河南省伊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伊川 471300)

秋季气温适合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加之昼夜温差较大,猪群应激因素增多,猪易感染猪霉形体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猪副嗜血杆菌病、猪瘟、传染性胃炎及流行性腹泻等病。以下就主要的4种疫病的防治措施发表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1 猪霉形体肺炎

1.1 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母猪及幼猪最易发病,其次是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猪,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经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季多见。

1.2 临床症状

多数患猪体温无大变化,病初食欲正常。猪只发病时表现为咳嗽,次数逐渐增多,特别在早上及剧烈运动后和喂食时,发生连续咳嗽。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发生呼吸困难,表现为明显的腹式呼吸,急促而用力,严重的张口喘气。

1.3 剖检变化

急性可见肺泡性肺气肿,间质水肿、气肿。慢性病变呈对称性出现“肉样”或“胰样”实变,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显。两者小支气管内都有灰白色液体。

1.4 防治措施

(1)疫苗接种,成年种猪,每年用猪喘气病弱毒冻干疫苗免疫接种1次;后备种猪于配种前免疫接种1次;仔猪于7~15日龄免疫接种1次。(2)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严格检疫杜绝引种时引进病猪。(3)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逐步淘汰。对污染用具及场地严格消毒。采用全进全出制,可达到消灭本病的目的。(4)病重猪用土霉素油剂和硫酸卡那霉素交替肌肉注射,1次/d,连续5~7 d为1疗程,大群用泰妙菌素、泰乐菌素等饮水,2周1疗程。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2.1 流行特点

一般发生在每年的夏天和初秋气温较高的季节,病程一般在5~20 d左右,病死率高,一般在30%左右。

2.2 临床症状

高热、便秘、厌食、呼吸困难、皮肤紫红等症状。有的流清鼻涕,呕吐,间歇性神经症状出现。妊娠母猪产下20%以上的死胎、弱胎、8%以上的母猪发生流产或早产、初生仔猪死亡率在25%左右。

2.3 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为淋巴尤其是腹股沟浅淋巴结显著肿胀,切面湿润外翻、充血出血;肺胸膜与肺脏发生粘连心冠脂肪发生胶样萎缩,内有胶冻样物、肺组织均呈肉样变性;气管、支气管内有多量的泡沫状粘液或淡黄色浓性粘液;胃部有明显的胃溃疡病变;肝脏肿大,脾脏肿大颜色变黑。

2.4 防治

(1)用弱毒活疫苗接种,除按程序外在每年高热病发病季节前再普防1次。(2)大群猪用替米考星+黄芩多糖+葡萄糖粉+优质多维拌料。病重猪肌注黄芩多糖、泰乐菌素等。

3 口蹄疫

3.1 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冬春、秋季气候寒冷时多发,病传染性极强,常呈大流行性,传播方式有蔓延式和跳跃式。

3.2 临床症状

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

3.3 病理变化

除口腔和蹄部外还可见到食道和瘤胃粘膜有水疱和烂斑;胃肠有出血性炎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混浊而粘稠的液体。严重的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

3.4 防治

(1)全场猪群用热毒败+林可壮观霉素粉饮水或拌料7~10 d。

(2)定期接种口蹄疫灭活疫苗,首免后1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4~5个月免疫1次。

(3)并搞好卫生、消毒等措施。

(4)病猪无害化处理,可疑猪用热毒威+奥林米先 肌注

1日1次,连用3天;注射治疗前可试用口服人的速效救心丸1~2粒,以减少心肌炎发病率。

4 猪副嗜血杆菌病

4.1 流行特点

多发生于断奶仔猪和青年猪,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感染,传播迅速。

4.2 临床症状

本病多呈继发和混合感染,临床症状常无特征性。病猪精神沉郁,短促咳嗽,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烧达40 ℃以上,皮肤发红,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鼻孔流灰白色分泌物,耳梢发紫,眼睑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关节肿大。

4.3 病理变化

胸膜、腹膜、心包膜及关节的浆膜出现纤维素性炎症;肺脏肿胀、出血、淤血,并且常与胸膜发生粘连;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灰白色。

4.4 防治

(1)经产母猪产前30 d免疫1次,仔猪在7日龄内进行首次免疫,首免后过15 d 2免。

(2)重症 肌内注射硫酸卡那霉素、头孢噻呋,大群用氟甲砜霉素、头孢菌素、泰乐菌素饮水或拌料。

5 秋季疾病预防

(1)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强化消毒工作。

(2)强化免疫,特别做好猪瘟、伪狂犬、猪蓝耳病、口蹄疫的免疫,提高猪群整体免疫抗体水平。

(3)供给适合猪只各阶段生长需要的全价日粮,杜绝饲喂变质饲料。

(4)加强饲养管理,处理好保温、通风等,给猪群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5)全场实施定期药物预防保健——治“未病之病”!如定期添加预防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和预防腹腹泻药物,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等药物。

(6)尽量自繁自养,做到全进全出。必须引种时须严格检疫,并隔离观察1~2个月,确定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猜你喜欢
病理变化菌素水疱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伊维菌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硫酸黏菌素促生长作用将被禁
广东饲料(2016年6期)2016-12-01 03:43:24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6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6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牛水疱性口炎的诊疗实例分析
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组织病理变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