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少洲 张春波
(辽宁省沈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 110034)
科学的饲养管理能充分发挥家兔的生产潜力,更能给饲养肉兔者带来经济效益。根据兔生物学特性确定其饲养管理原则。
兔是草食性动物,应以青粗草料为主,供给营养不足的部分由精料补充,饲养兔应有的基本原则。兔不仅利用植物茎叶、根块、果菜等日粮饲料,还能对其粗纤维进行消化,消化率达80%,对于生长期、妊娠期、哺乳期或患病期等阶段的营养需要可补充精料,大约在150~180 g。
日粮应多种饲料组成,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搭配均衡,全面,发挥其生产潜力,使饲料之间的必需氨基酸互相补充。禾本科类产品为主体,适当加入豆科混合成日粮,能提高整个日粮中蛋白质的作用和利用率。总之,在生产中切忌饲喂单一饲料,无论大型饲养或散养尽量做到多种饲料合理搭配。
不喂霉烂变质饲料;不喂带雨、露水的青绿饲料;不喂粪尿污染的饲料;不喂农药污染的饲料;不喂冰冻的饲料;不喂发芽马铃薯和带黑病的甘薯;不喂未经蒸煮或烤焙的豆类饲料;不喂有毒植物;不喂大量的牛皮菜、菠菜等;不喂大量的紫云英等青绿饲料。总之,抓住各种饲料的特点进行合理调制,做到洗净、切碎、调均、晒干、煮熟,提高饲料利用率。
粗料分3次,精料分2次。根据季节、气候、体型、年龄等采食情况来定时定量,干湿搭配。夏季,早吃得早、中吃的精而少、晚吃得饱;冬季,早吃得早、中吃得少、晚吃得精而饱。兔每天需水量一般为采食干料的2~3倍。每天需饮水400~800 ml,供水量可根据兔的年龄、季节、生理状态和饲料特点而定。水质要符合“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的标准。
夏、秋季节青绿饲料充足,多汁饲料为主;冬、春季节以干草和根茎饲料为主。兔的嗅觉敏锐,突然改变饲料种类会影响采食量的下降,甚至导致消化机能紊乱,因此,在变换饲料需由一种向另一种饲料过度,每个阶段2~3 d,每次替换1/3饲料。
每天做好兔笼、兔舍的环境卫生,清除粪便,洗刷饲具,更换垫草,定期消毒,保持干燥,使病原微生物无法繁殖。这是预防疾病在饲养上的基本措施。
便于饲养管理,有利于兔的健康生长,对兔群应按品种、年龄、性别、生产方向、肉用、皮用、毛用、公兔、母兔、幼兔、青年兔等分群分笼管理。饲养员定人定岗,相对稳定。
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采食,提高性欲,可减少疾病的发生等。特别是公兔,如果是笼养每周需放出去运动2次,每次1 h左右。夏季防暑,可搭起遮阳棚,打开舍门窗通风降温,同时喂给清洁饮水,加入少许食盐,补充盐分的消耗;冬季防寒,加扣塑料棚,封闭窗户,门口加棉门帘做好保暖措施;雨季防潮,此时应特别注意舍内干燥,垫草的更换,地面上撒石灰吸湿气,保持干燥。应符合“NY5133-2002无公害食品 肉兔饲养管理准则”。
必须加强对兔群的观察工作,认真观察兔子的精神、食欲、粪便、活动状态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做好疫苗,厂区消毒,严格遵守防疫规则,杜绝各种疾病的发生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