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琴,赵建阳,潘慧锋,金昌林,胡美华
(浙江省农业厅 农作物管理局,浙江 杭州 310020)
蔬菜产业作为浙江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在浙江省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紧紧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打造长三角蔬菜区域性主产区,呈现面积产量稳定,产值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产业增长方式基本实现了从保障城镇居民菜篮子供应向增加菜农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大产业方式转变,和从注重量扩张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提高的战略性转变,在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全省农民增收和效益农业的重要增长点。现将浙江省蔬菜产业现状、制约因素及“十二五”对策措施探讨如下。
2009年浙江省蔬菜年播种面积72.87万 hm2,居全国第11位,总产量2 085万t,总产值约309.3亿元,比2007年增长55.5亿元,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约36%。出口蔬菜加工原料约150余万 t,占蔬菜总产量的8.3%,出口蔬菜创汇额2.43亿美元,据全国第4位。全省蔬菜产业的基本发展态势是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总产值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浙北和浙东南沿江沿海鲜菜、加工和出口蔬菜产业带,浙中、浙西南高山蔬菜和特色蔬菜产业带已基本建成。2009年全省设施蔬菜面积8.47万 hm2,其中大棚蔬菜面积为4.67万 hm2余,比5年前增加50%以上;全省山地蔬菜面积达9.67万 hm2,比2008年增加0.67万 hm2以上,产值50亿元以上,成为浙江省继设施蔬菜、出口加工蔬菜之后的又一个发展增长点。特色蔬菜面积较快增长,榨菜、茭白、花椰菜、西兰花等特色品种成为全国区域性重点产区,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大棚绿芦笋等高效品种发展势头良好。
2003-2007年,浙江省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在优势产区初步建成一批基础和生产设施良好的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2008-2009年,浙江省先后组织实施了3批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蔬菜产业提升项目),总投资3.1亿元,其中中央、省和项目县财政扶持资金近2亿元,项目实施主体自筹资金1.1亿元。通过项目建设,蔬菜基地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在保障蔬菜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浙江省积极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蔬菜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监管,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昆虫性诱剂应用、色板诱杀、杀虫灯诱杀等非化学防治技术,无公害蔬菜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提高。据浙江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2008-2009年全省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比2004年增长7个百分点。
洪涝、冰雪、台风、干旱是影响浙江省蔬菜生产的主要灾害。近几年来,虽然加强了蔬菜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强。部分沿海平原生产基地沟渠排涝标准不高,山地蔬菜灌溉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遇旱易灾现象时有发生,蔬菜生产设施化比重不高,新产区大棚冬季保温技术措施不尽到位,突出表现为沿海地区的抗台防涝能力、山区的抗旱能力和冬春季的抗雪防冻能力薄弱。
由于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区域性生产障碍逐步加重,生产障碍较为严重的区域已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影响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
目前内销蔬菜产品仍以散货和统货居多,蔬菜的保鲜、分级、包装水平发展滞后,提升产品档次的相应技术较为缺乏。新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能力不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无公害蔬菜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虽然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蔬菜品牌虽多,但知名度高的产业名牌产品较少。
蔬菜优良品种自主创新培育能力不强。设施蔬菜瓜果和加工出口型蔬菜对外依存度较高。新型育供苗产业发展滞后,蔬菜工厂化育供苗不到设施栽培商品用苗的10%,分户生产为主的生产体制和农户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约化育苗生产方式的推广应用。
浙江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综合实力普遍较弱,利益联结机制和社会化服务机制不健全,统一供应优质种苗与技术指导、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品牌价格销售等服务能力不足,示范带动能力不强。具有较强实力的蔬菜产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部分企业的产销管理水平不高,影响投入资本的收益。
目前,浙江省蔬菜市场营销方式较为传统落后,与生产的发展不相适应,不能引导生产甚至反而制约生产的发展。蔬菜产销信息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应对和预警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十二五”期间,浙江蔬菜产业应以推进现代蔬菜产业建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围绕三稳定、三提升、三培育,即稳定生产规模、稳定发展区域、稳定设施蔬菜、山地蔬菜及加工出口蔬菜3个发展重点,提升抗灾保收能力、提升质量效益水平、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培育现代种业体系、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培育产业技术体系,加强产业基础建设,推进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突破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按照集中连片、设施配套、规模经营、示范引领的要求,支持、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蔬菜标准园、精品园及示范区创建工作。重点建设高标准抗洪防涝基础设施、高效节水的管网式肥水微灌系统及山地微蓄微灌系统,大力发展标准化钢管大棚、以集约化穴盘育苗为主的现代育苗设施和质量安全保障设施,提高蔬菜现代化设施装备比重,提升生产基地的抗灾保收能力。3~5年内在优势产区建成一批配套设施完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示范带动蔬菜质量和效益提高。
加强科技协作攻关。要完善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为中心的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努力扩大年产值7.5万~15万元·hm-2的蔬菜高效种植面积。同时,要重点攻关研究蔬菜生产上日趋加重的区域性连作障碍问题治理和重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不断增加产业发展中抵御生产性障碍的能力。
强化多样化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建设一批省级蔬菜瓜果多样化增效技术示范园,重点推广优良品种、设施栽培、安全生产、节水灌溉、新型育苗等先进适用集成技术,扩大新型设施和覆盖材料、生物物理病虫防控技术、新型育苗设备及基质材料、微蓄微灌和肥水同灌等新材料新装备的推广应用面积。
推广一批高效生态循环模式。在浙北—浙东南设施蔬菜生产区域大力推广设施周年高效栽培模式、长季栽培模式以及“大棚番茄-单季稻”、“大棚茄子-单季稻”、“大棚瓠瓜-单季稻”、“大棚甜瓜-单季稻”等千斤粮万元钱 (年产粮 7.5 t·hm-2,收入15万元·hm-2)稳粮增效种植模式。在台风影响较小的浙中浙西山区推广山地设施避雨栽培、长季栽培等高产高效模式。大力推广耐阴蔬菜与玉米等粮食作物间作套种等种植模式。通过种植模式的优化,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和耕地资源利用率。
推进标准化优质化生产。优化蔬菜品种,拓展优质精细特色产品种类,积极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模化区域化蔬菜生产基地推行统一供应优质种苗、统一防治病虫害 、统一品牌价格销售。依托山区良好的生态优势,发展蔬菜有机化栽培,加快发展绿色、生态、有机等高品质蔬菜。加强产品采后分级整理设施和冷链系统建设,推行精细采收包装。加大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具有较大生产规模、较高生产水平和较强产业带动力的生产、流通、加工和出口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资产实力强大、服务功能良好的规范性蔬菜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专业种植大户,使之成为提升和发展现代蔬菜产业的主体。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产业服务等措施,推动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发展,提升产销组织化程度,完善创新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和社会化服务机制。
培育现代化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并完善省级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平台,强化“三农五方”协作机制,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发挥专家团队作用,及时研判发展趋势,准确指导产业发展。
培育现代蔬菜种业体系。一是完善品种创新机制,加强原始创新育种和进口品种替代育种,重点培育耐低温、耐弱光、抗低温高湿病害以及耐次生盐渍化的设施栽培专用品种。建设国内外蔬菜新品种展示交流与示范平台,扩大蔬菜良种推广应用面。二是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体系。逐步建立以供种和供苗相结合、集约化商品化育苗生产与自育自用育苗相结合的蔬菜现代种苗产业体系,培育一批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效益良好、服务周到的瓜菜商品化育苗骨干企业,提高茄果类、甘蓝类、瓜类等蔬菜集约化专业化商品育苗的应用率。
努力培育有较高知名度的蔬菜品牌,推进蔬菜著明商标和地域品牌的创建工作,培育整合产业名牌产品。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以及参加农展会等形式宣传企业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产销对接,促进规模化生产区域与产品销售区域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同时推进产地拍卖、产品配送、直销专卖、电子商务等现代新型营销方式。
建立健全高效灵敏的蔬菜产销信息体系,及时提供和掌握产地销地的蔬菜交易信息,强化对蔬菜生产、市场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引导蔬菜生产者、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增强应对和预警市场风险的能力,防止产业发生大的起伏波动,保持产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