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运锑
(江西省上犹县寺下街43号, 341200)
骨膜炎是指被覆于骨表面的骨外膜的炎症,俗话说的骨质增生,即是该病的病理表现,它分急、慢性两种、多由肌、腱、筋膜、韧带等超过生理范围的持续牵张,骨膜的外伤以及邻近组织炎症蔓延等诸多因素引发的。
急性者患部骨膜肥厚,触压有疼痛,局部增温,皮肤及皮下有轻微的压痕。肿胀不明显的,只能感到骨膜部粗糙,稍突出健康的骨膜面,病灶常发生于四肢、颌骨,出现病变常引起机能障碍,如跛行、咀嚼困难等。
慢性者多由急性转化而成,局部出现坚实而稍具有弹性的肿胀,紧贴骨面而无明显的移动性,热痛轻微,多为纤维性骨膜炎的过程,久之,形成骨赘,通常没有热、痛,常不影响机体功能。
据此笔者择中西结合施治,试治7例,1例淘汰,6例均治愈,现整述以下,供牧医界同仁借鉴。
① 10%氯化钙溶液100ml,静脉注射,每天1次。
② 中药方:海藻30g、昆布30g、黄芪30g、苍术 15g、金银花 15g、连翘 15g、花粉 15g、鹿衍草 15g、鸡血藤15g、骨碎补15g、当归15g、土鳖虫15g、桃仁15g、自然铜 15g、五加皮 15g,赤芍 15g,牡蛎 15g、红花12g、皂角刺 12g,透骨草 20g。研末,黄酒 100ml为引,灌服,早、晚各服1次,每次1剂。
坛前村何某一成年公黄牛、左前肢跛行,于2005年6月1日,笔者应邀诊治,体症,中等体膘,体温38.5℃,心跳63次/分,呼吸31次/分,鼻镜汗珠成形,分布均匀,大小便正常,左前肢小腿部触摸有疼痛感,稍有肿胀样,局部皮温稍高于右肢同部。由此笔者疑为骨膜炎施治,择上处方一周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