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民信箱提升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力的探究

2011-02-12 01:56:39王国海吴晓柯黄海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信箱网络营销浙江

王国海,吴晓柯,黄海龙

(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农业信息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组成要素和重要时代特征,必将成为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1]。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纷纷试水网络营销,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达92.7%,规模较大的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更是接近100%,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应用水平为42.1%,网络营销已成为我国企业利用互联网的最主要的应用[2]。

近年来,以实施农民信箱工程为重要标志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浙江省农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在开拓农产品供销渠道和市场,发挥网络营销功能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浙江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

1.1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2005年浙江省基本实现了100%行政村通电话,成为全国各省 (区、市)率先启动并完成村通工程的省份之一,其中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电话全部通达;行政村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率达100%,自然村覆盖率也接近90%;全省行政村宽带通村率超96%,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至2010年底,浙江省平均每百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家用电脑拥有量分别达到89.13,198.01和89.84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发展均取得长足进步。

1.2 农业信息公务服务体系已建立健全

浙江省制定市、县两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有健全机构、有专业队伍、有配套设施、有完善制度、有工作成效”“五有”建设标准,对达到标准的市县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给予资金扶持,并拨出专款70余万元,为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各配置一台笔记本电脑。现全省有92个市、县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机构,其中单独建立农业信息工作机构有39个单位。市、县两级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核定编制190人,实际在编165人,编外人员172人。据统计,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共建立115套农业信息服务系统、32套办公OA系统以及73套农业业务应用系统,100%的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门户网站,每年发布各类农业信息90多万条,23个市县建立了农技110服务系统。

1.3 浙江农民信箱已初步建成农民网上社会

浙江省政府于2005年9月开始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按照“数字浙江”总体规划,落实“以用促建”原则,建立了面向“三农”、集电子政务与商务、农技服务、办公交流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初步构筑起信息真实、诚信可靠、方便实用的网上农民社会。通过农民信箱,广大农民能够快速、便捷、免费地获得各种农业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产销对接,提高了农民信息意识,提升了防灾抗灾预警能力,加强了政府与群众沟通[2]。截至2010年12月底,农民信箱系统已拥有覆盖全省的236万户真姓实名注册用户,其中普通农民用户168万户,各类农业经济主体用户16万户,各级涉农科技、管理、服务人员29万人;日点击量200万次左右;建立新农村基层子网站3.6万个;分类建设包括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家乐等6类14.7万家新型农业主体集群。

1.4 浙江农民信箱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已初见成效

农民信箱开通以来,累计发布各类农产品买卖信息135万余条,通过网上发布信息和联系沟通达成农产品交易额66.5亿元,提升了农产品营销能力。同时,减少营销成本3.2亿元,节省电话、邮寄、纸张等行政成本1.8亿元,帮助农民减少因灾损失52.5亿元。于2009年5月18日开始的农民信箱“每日一助”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农产品供求信息对接功能,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省省、市、县三级累计发送“每日一助”信息18644条,接到电话、邮件等反馈信息52万余次,达成农产品交易和意向约6.35亿元。同时,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有1万余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展,设立买卖摊位,展示展销农产品3万多种。

2 提升浙江农民信箱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力的对策

2.1 继续大力组织开展农民信箱“每日一助”服务

突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两区”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服务重点。结合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两区”建设,努力贴近农民实际服务需求,充分利用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分类建设成果,积极发布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有用的服务短信。利用“每日一助”信息服务平台,广辟农产品买卖信息收集渠道,开展多部门联合的针对性信息服务,不断提高信息对接效率。

建立健全一整套服务制度。按照“每日一助”服务活动的要求,完善“每日一助”信息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服务流程,细化工作要求,明确服务职责,确保信息准确、有效,服务细化、到位。要规范农民信箱联络体系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行为,明确服务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保障服务工作有序发展。

大力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积极与有关媒体开展合作,通过网站互链、开设专版等方式,加强宣传,多途径的宣传推广“每日一助”服务信息。积极利用“每日一助”服务优秀标语,组织抓好标语的印制、分发和张贴,深入到乡村基层和涉农主体中推广,让“每日一助”服务家喻户晓,扩展服务信息的覆盖范围,提升服务效能。

组织“每日一助”服务专题调研和理论研讨活动。将“每日一助”服务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深入各类农业主体,了解服务需求,总结服务经验,改进服务方法,创新服务模式,探索服务规律。为促进“每日一助”服务工作有效开展,提升服务效能,经过考核认定,对服务工作扎实、服务活动踊跃、服务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适当资金扶持。适时组织调研论文征集活动,推进“每日一助”服务理论建设与服务工作同步发展。

2.2 做好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参展工作

突出经营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品牌,强化其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功能。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重点组织发动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消费集团用户等新型农业主体参加网上农博会,结合规范建设成果,指导农业主体上网设摊,发布农产品买卖信息,同时对已过期的信息予以清理。二是坚持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在全国农交会、浙江农业博览会和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会上,组织各地展商利用网上农博会平台推荐、摆摊销售农产品。在实地举办浙江农业博览会期间,组织开展名特优农产品拍卖、秒杀等电子商务现场体验活动,组织各市展团宣传当地农业信息化成就。三是扩大宣传,积极利用各类涉农展会和交流会,引导各地宣传推广网上农博会,扩大影响力。充分利用各地农业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和网站,加强网上农博会网络链接与宣传报道。

2.3 做好农民信箱买卖信息发布工作和农产品网上供求专场推广应用工作

围绕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强化农民信箱买卖信息采集、审核、发布工作,引导各地从单纯追求信息数量向提高信息质量转变,全年组织全省发布农产品买卖信息20万条以上。组织各地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的涉农节庆活动,共同推广应用农民信箱供求专场,实现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络发布和现场集中推介的有机结合,大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重点组织好“六月杨梅红”、 “瓜菜种业交流会”等农民信箱网上供求专场,通过设立专题网页 (网站),举办现场点击开通等形式丰富的专场活动,组织各地积极收集、发布相关信息,做好专场信息发布、图标链接等宣传工作,认真统计上报活动成效。

2.4 建设网上农博会电子商务平台并推广应用

在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的基础上,利用宽带网络、手机短信、农民信箱平台等现有信息技术和系统资源,开发建设既可供农产品买卖双方洽谈大宗批发业务 (B2B),又兼顾农业主体直接与农产品消费者进行网上交易 (B2C)的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交流洽谈、网上定单、在线支付交易、客户管理等一系列电子商务功能,着力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电子商城”。通过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实施,争取在近期发展100家左右有基础、有意愿、有优势产品的农业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中长期争取组织60%以上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

可通过筛选一家或几家基础条件扎实、管理服务有效、市场信誉良好、网络营销经验丰富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具体运行维护网上农博会电子商务平台,包括平台建设、日常管护和招商推广等。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电子商务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组织试点、培训指导、推广应用和监督,不直接参与农产品网上交易活动,但要强化监管,严格筛选,努力推介当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确保浙江农产品优质健康形象,提升农民信箱的品牌影响。

[1]董越勇,朱莹,陶忠良.浙江农业信息化发展思考 [J].浙江农业学报,2010,22(5):689-695.

[2]陶忠良,董越勇,朱莹.“浙江农民信箱”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J].浙江农 业 学 报,2010,22(6):868-872.

猜你喜欢
信箱网络营销浙江
“三只松鼠”网络营销模式分析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如何做好网络营销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互动信箱
时代风采(2016年10期)2016-07-21 15:07:34
心信箱
小学时代(2016年17期)2016-02-23 06:46:01
汽车行业如何“玩转”网络营销——以宝马MINI PEACEMAN为例
新闻传播(2015年19期)2015-07-18 11:03:27
网络营销也玩“田忌赛马”
浙江医改三部曲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