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风田
植物类添加剂应慎批慎用,更不能再继续成为监管的盲点。我国最新的食品添加剂条例规定,任何食物中如果使用了添加剂必须标签明示。植物生长调节类物质过去一直游离于添加剂的管理条例之外,但这类物质不少直接施用于瓜果蔬菜上,且这些果蔬往往被人直接食用,应该按照添加剂的基本要求来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严格规范管理,避免滥用。
江苏镇江西瓜爆炸案,使消费者开始关注我国植物激素类滥用现象。植物生长调节类物质在日美等国都是慎用的,有着极为严格的适用条例与操作规则,不适当地使用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研究报告显示,膨大剂过量使用会使小白鼠的肾脏造成危害。
美国虽然是添加剂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但至今也只批准膨大剂只能在猕猴桃、特殊葡萄中使用,且对使用时间与剂量有严格要求。美国的农场都是大农场,一般使用机械化操作技术,可以做到严格按照技术标准与流程来操作。但我国有2亿多小农户,农民对这些技术使用,是绝对不可能按照严格的标准与时间来适用的,国家也没有相应的监管力量,所以在引进技术时不能仅仅考虑技术,更要考虑这些技术能否被正确的使用。
中国的部分无良研究人员,为了拿到一点技术转让费,拼命地乱引进“先进技术”,却根本不管这些技术在我国会滥用的后果,这点是最让人担忧的。过去的瘦肉精就是被作为“先进技术”引进来的,部分研究人员发了大财,却让全体的消费者承担了健康风险。看一看中国期刊网的相关学术论文,到处充塞着膨大剂被实验到不同的果蔬品种及其增产效果,还有一些所谓的消除膨大剂残留的“新技术”,但却难发现人与动物长期使用后的健康影响报告。
因为我国分工的原因,搞农业的只关心增产技术,搞卫生的并不去做类似的健康试验观察,这是最让人担心的,一种技术被引进来后,早已脱离原来所在国的适用范围。我们的拿来主义,只拿来了技术,却忽视了技术的使用标准、范围及习惯。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两个原则,一是技术上可行,二是确能改进产品品质与营养,在瓜果生产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也应该同样适用这两个原则。目前膨大剂的使用,仅仅是增加了产量,而对于瓜果品质的提升并无贡献,甚至降低了瓜果的品质。陕西省曾在2009年3月下发过《严禁在猕猴桃生产中使用膨大剂的通知》。显然,膨大剂对于瓜果质量、人体健康的负面效应早已为地方所熟知。只是片面地想提高一些产量与经济利益,这类行为应该是被禁止的,至少应该是谨慎对待才对。
由于植物激素等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瓜农果农菜农为了高额利润,存在滥用植物激素,随意提高浓度,随意更改施用时间等。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对这些激素已制订严格的农药残余标准。我国相关标准还严重滞后,急需完善。
政府还应该规定要严格按照添加剂的管理条例,在使用了膨大剂的瓜果上必须进行标签明示,标明瓜果内所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含量,让消费者自行选择是否购买。
引进国外的技术必须要考虑中国的国情,考虑我国的技术使用环境,对于那些易滥用而又难以监管的技术,还是不批准为好。因为如果无法监管或者难监管,如果批准了就等于放任,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另外,美国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那就是被列为农药类的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要经过严格的毒理与健康试验才能上市,由环境部门而不是农业部门来审批,以确保农业部门为了增产滥用技术。植物生长调节类等同于添加剂,应该严格按照添加剂的审批程序与管理标准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