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炜 王 洋 郭 娜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是指许多急、慢性肺间实质病变导致肺泡壁、肺泡腔不同程度的炎性和纤维素性渗出,进而发展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一组疾病。本病的治疗,西医多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对于阻止肺纤维化的进程效果不理想,其毒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则着眼于整体调节,具有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改善细胞基质合成与降解均衡的作用,可望在抗纤维化的治疗中取得突出的疗效。虽然中医药有较好疗效,但中医界对于本病的辨证治疗一直没有统一认识,尤其是疾病早期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以至于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笔者希冀通过本文,建立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的辨证框架。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归属中医学 “咳嗽”、“喘证”、“肺痿”、“肺痹”等范畴。咳嗽适合早期,肺痿、肺痹多适合中晚期肺纤维化,而喘证可涵盖疾病全过程,正如明代张景岳描述,“虚喘者气短而不续……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本病的辨证,重点在于辨虚实、寒热、标本及兼症,而虚实又是重中之重。本病以正虚为主,瘀血、痰热贯穿疾病始终。发病早期以上实为主,即痰浊壅肺或外邪袭肺导致致肺气闭塞不通,反复迁延发展为下虚,导致肺肾亏损而痿弱不用。因此,本病以上盛下虚为病机特点,因闭而痿为其病理机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到临床实际应用等问题,笔者认为本病可以“虚喘”、“实喘”、“虚实相兼喘”的宏观辨证再结合微观辨证的方法进行诊疗。这与临床最为接近,最易操作,且不易漏诊,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微观辨证是1986年由沈自尹首次明确提出的。微观辨证是在临床收集辨证素材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其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从而为辨证微观化奠定基础。临床中,微观辨证在无证可辨(有病而无症)时,如肺纤维化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仅胸部CT有变化的患者发挥了辨证的主导作用。或在疾病的初期阶段,有些微观变化尚未显形于外,即所谓的“隐性证”的时候,本方法可起到察内知外的作用。另外在证候不太明显(有若干症状而未能构成证)或证候复杂以致辨证困难的情况下,微观辨证又充分显现出其辅助诊断的作用。山西省中医院呼吸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回顾性观察2007年5月-2010年5月符合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弥漫性间质肺病住院患者103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WBC)、周围血中性粒细胞总数(NEU)、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总数(EOS)、单核细胞 (MON)、 红 细 胞 (RBC)、 血 红 蛋 白 (Hb)、血 小 板(PLT)7项微观指标(均为入院当日检查结果)与其实喘、虚喘的相关性,发现实喘组的RBC、Hb、MON升高明显,而虚喘组的EOS增高明显。此类微观指标再结合宏观的证,可形成宏观结合微观的辨证思路。以下是通过使用以上辨证法应用于临床的病例,可供参考。
王某,男性,63岁,2010年8月23号初诊。主诉:活动后气促伴咳嗽2年,加重2月。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咳嗽,咯痰,痰白质黏量少。曾在外院诊治,查胸部CT提示肺气肿,经抗炎化痰等治疗疗效差。2个月前受寒后病情加重,在晋中中医院治疗1个月(以抗生素、氨茶碱治疗为主)效果差,后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症见精神差,气喘,心慌,头晕,活动后尤明显,咳嗽,咯痰,痰白质黏量少,烦躁,面色红,口苦,咽干,胁胀,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黄,以后部明显,脉滑数。查体:桶状胸,双肺无明显干湿啰音。入院查血常规示 WBC 6.70×109/L,NEU 62.00%,EOS 3.00%,MON 9.10%,RBC 6.10×1012/L,Hb 168g/L; 血气分析、生化检查基本正常;胸部CT示肺气肿;心脏彩超示左心舒张功能稍下降。EF示65.00%;肺功能示中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小气道为主。入院中医诊断为肺胀;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感染不明显,选用痰热清注射液清热化痰平喘、氨溴索化痰治疗3d后症状无任何好转,气喘较前加重。考虑输液加重心脏负荷,因此减少静脉输液量,应用口服利尿剂2d后仍无好转。分析临床症状以气喘为主,化验结果示MON 9.1%,RBC 6.1×1012/L,Hb 168g/L,考虑肺间质性病变可能性大,经气管镜活检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停止静脉输液,改口服激素及中药(苇茎汤合血府逐淤汤),观察3d症状有所减轻后出院。继续门诊治疗。
目前对于微观辨证的研究刚处于起步阶段,仅回顾性研究了血常规与虚喘、实喘的关系,就已经取得较好效果。因此有理由相信,如果配合痰液、免疫等微观指标,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的诊治,特别是肺间质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将更加准确,同时也可使相关研究的设计、试验方法和结果的报告更加规范化,也进一步方便相关文献的研究和检索。通过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完善传统中医辨证的参考标准,使中医辨证论治从主观判断向客观化、标准化过渡。本框架的建立会进一步扩展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范畴,促进循证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中医证候学及中医现代化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