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注射对比剂渗漏13例分析

2011-02-11 21:39:48陈立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1期
关键词:针头医患输液

陈立林 张 婷

(1 广州市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广东 广州 510545;2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外周静脉注射是目前临床药物输入的一种普遍而重要的途径。静脉注射渗漏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药液流入皮下周围组织。轻者药液流失延误诊断治疗,重者局部组织肿胀甚至变性坏死,给患者生理、心理上带来痛苦,并加重经济负担。本文对我院2000至2010年外周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渗漏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5例,女8例,小儿7例,青中年1例,老年5例。临床症状和体征[1]:一般轻度的炎性改变9例: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中度3例:局部皮肤苍白,出现水疱。重度1例:局部皮肤呈紫黑色,皮下组织坏死,溃疡形成。5例渗漏患者于离院后出现轻度的炎性改变肿胀。

1.2 方法

使用药物:碘海醇(欧乃派克)11例,Gd-DTPA(磁显葡胺)2例。置针情况:Venofix螺旋头皮针9例,20G静脉留置针(Ⅱ-B型)4例,一次未成功者3例,肘静脉肘关节部4例,头静脉腕关节部7例,手背浅静脉2例。处理方法:加强医患沟通及心理护理,局部地塞米松、硫酸镁、丹参、美宝烧伤膏外敷,抗感染。

2 结 果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至2010年发生的13例外周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渗漏相关资料,总结发生原因如下。

2.1 患者年龄因素

一方面患者合作性欠缺,患儿年龄小、顺应性差,在输注过程中患儿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安静状态,家长对注射过程中的患儿出现躁动、哭泣等异常情况缺乏应对经验;老年患者文化素质低,理解力差,反应迟钝,均与护理人员配合不协调。另一方面患者血管状态,年龄越小的患儿皮肤越薄嫩,血管脆性大,而老年患者由于血运循环欠佳,皮肤组织弹性降低,血管弹性减弱。所以二者对药物刺激的耐受性越差,易发生渗漏。本组病例小儿7例,青中年1例,老年5例。从病例中可以看出静脉注射渗漏易发生在小儿和老年人,与患者年龄因素有关。

2.2 药物因素

病例中,碘海醇(欧乃派克)11例,Gd-DTPA(磁显葡胺)2例。增强扫描使用的对比剂均为高浓度高黏滞性制剂,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特别是高黏滞性的药物可损伤循环[2]。

2.3 物理因素

包括环境温度,输液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与静脉管径、舒缩状态是否相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传统拔针对血管壁的损害[3]。就外周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而言,主要是输液速度、压力对血管的刺激损伤,本组13例例均为高压注射泵注射增强对比剂,易产生对血管的刺激损伤致渗漏发生。

2.4 护士的技术和责任心因素

本组病例未一次成功者3例,肘静脉肘关节部4例,头静脉腕关节部7例,手背浅静脉2例,Venofix螺旋头皮针9例,可能与置管技术、血管及部位、注射针头选择有关。另一方面,责任心不强,扫描静脉注射前护士没能认真向患者宣教相关要求事宜,或者患者扫描结束后没能认真按护士宣教要求做,穿刺点压迫的时间不够,穿刺部位的肢体过早的用力,均可导致迟缓性渗漏,因而引起肢体肿胀。在本组病例中 5例渗漏患者于离院后出现肢体肿胀。此外,不能正确地判断是否有药物渗漏,特别是水肿的小儿和体弱的老年患者,对发生渗漏后不知如何进行处理,以致使1例患者疤痕愈合。

3 讨 论

3.1 渗漏的防范

①加强输液教育,重视医患沟通:患者对注射渗漏缺乏重视,故注射前向患者(尤其患儿及家长、老年患者)解释治疗目的及需要配合的问题。制作与注射治疗相关的健康宣传资料,患者顺利完成注射需注意的问题。讲解时态度和蔼,面带笑容,并以充满自信的语言与患者交谈,有利于他们对护士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为穿刺时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础。对哭闹不止、躁动不安的患儿特别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注射情况,找出烦躁的原因,及时进行相应处理。本组病例中渗漏常见于患儿、老年患者,可能与未加强输液知识教育,未与患者及家属有效交流有关。②正确选择静脉、穿刺点及针头:本组肘静脉肘关节部4例,头静脉腕关节部7例,手背浅静脉2例,Venofix螺旋头皮针9例,22G静脉留置针(Ⅱ-B型)4例。对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及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宜选择粗大静脉穿刺,必要时行深静脉穿刺 ,避免同一部位多次输液,穿刺点要避免选在关节部位,宜选留置针头,尤其小儿。选择肘静脉肘关节部、头静脉腕关节部、手背浅静脉、Venofix螺旋头皮针不合适。③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Venofix螺旋头皮针9例,22G静脉留置针(Ⅱ-B型)4例,一次未成功者3例。选择合适留置针 ,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拔针时,应先将与针头衔接的输液管反折而后迅速拔出,再立即用干棉球按压穿刺点,使针头在极小压力的情况下退出管腔,因而减轻了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尽量避免一条静脉连续注射的次数。

3.2 渗漏的处理

①加强医患沟通及心理护理:遇到静脉注射渗漏,要加强医患沟通,进行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慰,对渗漏的原因、损害、预后予以解释、评估,避免医患冲突,使矛盾升级。②渗漏损伤处理:轻度的炎性改变者,局部地塞米松、硫酸镁、丹参[4]湿敷,中度的炎性改变水疱溃破者,局部美宝烧伤膏外敷,重度坏死者,局部清创换药。③抗感染:有脓性物等感染症状者,加强抗革兰阳性菌抗感染。

[1] 宋成栋.老年人及婴幼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折渗漏的防治[J].中外健康文摘,2006,3(12):35-37.

[2] 陈新谦,金友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 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03.

[3] 刘继凤.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效果比较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3):117.

[4] 李严慧.丹参液敷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渗漏后消肿5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681-1682.

猜你喜欢
针头医患输液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护理研究(2022年7期)2022-04-29 07:43:10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家庭医药(2022年3期)2022-03-24 23:04:53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解开医患千千结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2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