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念珠菌感染110例临床分析

2011-02-11 15: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6期
关键词:败血症念珠菌早产儿

丁 璐

(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深圳518020)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侵入性诊疗操作在 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继发医院感染特别真菌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1],念珠菌是新生儿常见医院感染菌种之一,易造成流行,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等严重后果。为了解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现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本院收治新生儿2630例,其中早产儿385例,足月儿2245例。念珠菌感染110例(发生率4.18%)。

1.2 方法

对110例新生儿念珠菌感染患儿易感因素、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以及预后作回顾性分析。

1.3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110例均为医院感染。其中男58例,女52例;足月儿76例,早产儿34例。原发病:早产儿33例,极低体质量儿18例,新生儿败血症43例,新生儿肺炎16例。平均入院时年龄为(20.6±2.8)h,胎龄(32.9±4.3)周,体质量(2150.3±1030.5)g,发生感染的时间平均为入院后(13.1±6.7)d。

2.2 临床表现

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吃奶量减少、反应差、畏寒、间断呼吸或呼吸暂停、胃肠道营养不耐受、腹胀、腹泻,口腔黏膜及唇、舌表面覆以大小不等乳白色块状物,较易剥离,剥离后可有出血[2]。患儿常伴有皮肤念珠菌感染,表现为皮疹,局部皮肤糜烂、发红、伴表皮脱屑,病变周围皮肤可见透明小水疱或脓疱[3]。

2.3 易感因素

①早产:早产儿免疫系统不完善,低体质量儿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其原因包括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功能降低,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皮肤结构功能不成熟,表皮屏障的破坏等,这使早产儿更容易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4]。②长期应用抗生素:110例患儿均使用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26d。多为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长期应用抗生素易诱发菌群失调,患儿孕龄越小、体质量越低、联用抗生素种类越多、用药时间越长,引发念珠菌感染的概率就越高。③原发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造成的全身感染,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症,本研究发病患儿中新生儿败血症52例,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显示,晚发型败血症念珠菌感染的比率逐年上升[5]。④其他原因还有应用激素和全肠外营养、静脉导管、母亲产前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等。⑤相关因素回归分析发病易感因素依次为早产、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新生儿败血症。早产与发病率评分相关系数r=0.825,P<0.05;长期使用抗生素与发病率评分相关系数r=0.617,P<0.05;免疫功能低下与发病率评分相关系数r=0.609,P<0.05;新生儿败血症与发病率评分相关系数r=0.593,P<0.05。

2.4 治疗效果及预后

发现念珠菌感染患儿立即给予隔离治疗。皮肤感染涂硫酸米康唑霜,同时口服枯草杆菌二联菌。口腔感染用1%碳酸氢钠清洗局部,涂制霉菌素混悬剂,提倡母乳喂养减少口腔感染率[6]。对早产儿、原发疾病严重、住院时间长的患儿应早期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无病例进展为深部真菌感染及交叉感染,经过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

3 讨 论

新生儿对微生物尤其是对细菌高度易感,胎龄越小,体质量越低,免疫力越低、抗感染能力就越弱。近年来,新生儿念珠菌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可通过感染血行播散引起肺炎、脑膜炎、骨髓炎及肝肾脓肿等。新生儿感染的念珠菌多为白色念珠菌,属于机体正常菌群[7]。当机体免疫力降低,菌群失调这种正常菌群就转变为致病菌侵袭机体引起二重感染。广泛使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概率[8]。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于发生感染,并且感染后不易治愈,易于发生反复感染。真菌感染在新生儿中发生率较高,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9]。念珠菌是常见的感染菌之一。如不及时诊治,可直接威胁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念珠菌的发病因素与败血症密切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败血症易于混淆,需仔细鉴别。

根据我们对于念珠菌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的分析,我们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新生儿念珠菌感染。首先加强新生儿病房管理,发现念珠菌感染症状后立即隔离治疗。病情严重的患儿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可予以静脉丙种球蛋白。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二重感染的患儿可口服益生菌,有助于新生儿肠道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持,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免疫力,减低口腔念珠菌的感染。念珠菌感染的防治十分关键,尽量减少新生儿反复感染。严格掌握新生儿抗生素应用指征,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择合适抗菌药物治疗。

[1] 冯文莉,杨静,张荣丽,等.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747-750.

[2] 陈亚梅,谢雅茹,崔燕.新生儿念珠菌感染97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2):123-124.

[3] 乔萍,严越秀,梁建红,等.极低出生体重儿预防性抗真菌治疗的临床意义[J].热带医学杂志,2008,12(8):1253-1254.

[4]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5-366.

[5] 胡娅,余加林.新生儿念珠菌血症流行病学及易感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2):115-117.

[6] Fidel PL Jr,Cutright J,Steele C.Effects of reproductive hormones on experimental vaginal candidiasis[J].Infec Immun,2000,68(2):651-657.

[7] Reef SE,Lasker BA,Butcher DS,et al.Nonperinatal 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Candida albican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prospective study[J].J Clin Microbiol,1998,36(5):1255-1259.

[8] 付桂莉,黄美莲,王莹,等.婴幼儿真菌性肺炎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8):621.

[9] 李明珠.常见新生儿医院感染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生儿杂志,2010,25(2):65.

猜你喜欢
败血症念珠菌早产儿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结果分析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念珠菌种类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