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斌 孙金梅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超声科,河南 郑州 450007)
本组65例含钙化甲状腺结节患者,均来源于郑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女性48例,男性17例,年龄25~75岁,平均46岁。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超检查并经病理证实。
采用Philips iu22、Philips超凡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5~10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在甲状腺处用不同切面扫查,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大小、部位、数量、形态、边界及内部、后方回声表现,并用彩色多普勒对结节周边及内部血流、频谱进行分析,做出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65例含钙化甲状腺结节患者,含微钙化51例中,恶性40例(占78.4%)良性11例(占21.6%);含粗钙化14例中,恶性3例(占21.4%);良性11例(占78.6%)。
甲状腺癌超声表现大多数边界不规则,周边呈“蟹足状”或“毛刺状”改变,内部回声大多呈不均质低回声;少数边界规整,内部呈中等回声,甚至高回声,同良性结节不易鉴别,尤其是对≤1cm的微小癌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但当结节出现钙化时,癌的危险度是不出现钙化的4.02~5.88倍。钙化的发生可能由于癌细胞生长迅速,肿瘤中的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组织过度增生就易出现钙盐沉积从而导致钙化。目前通常将甲状腺钙化按大小分为>2mm的粗钙化和<2mm的微钙化。肿块内出现钙化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26%~79%,特异度为61%~94%,甲状腺癌微钙化的发生率为74.6%,粗钙化的发生率为20.9%[1]。文献报道,微钙化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最高,灵敏度为76%,特异度达93%[2]。有研究发现,微钙化与多种乳头状肿瘤有显著的相关性[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中,无论是在淋巴结或甲状腺周边组织中发现微钙化都提示有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存在的可能性[4]。由此可见,彩超显示的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重要意义。虽然微钙化有很高的准确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误诊和漏诊的病例。因此,将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其他特征相结合,才能明显提高彩超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
[1]燕山,詹维伟,周建桥.甲状腺与甲状旁腺超声影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71-203.
[2]Takashima s,Fakuda H,Nomura N,et a1.Thyroid nodules:reevaluation with ultrasound [J].J clin ultrasound,1995,23(3):179-184.
[3]LiVolsi VA.Surgical pathology ofthe thyroid [M].Phi1adelDhia:WB Saunders Co,1990:138.
[4]Anil VP,Theresa YC,Syed zA.significance of psammomabodies in semus cavitynuid[J].[J].Cancer,2004,102(2):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