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得宏 阳正国 肖顺琼 何中美 郭方君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庆402160)
化脓性鼻窦炎属中医学“鼻渊”范畴,临床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课题组采用经验方鱼酱排毒汤治疗本病中医辨为实证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诊断标准按文献[1]鼻渊的诊断要点,中医辨证实证者。鼻镜检查见下鼻甲充血水肿,鼻道脓涕引流,鼻涕黏稠黄浊而量多,或涕中带血丝,或有臭味。鼻窦X线或CT检查常见窦腔模糊,密度增高或混浊,或可见液平面。上颌窦穿刺可见窦内有脓液。
1.2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2002年12月-2005年12月间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五官科住院或门诊患者。男性78例,女性48例;年龄5~82岁,平均37.50岁;病程3~60d,平均 18.70d。 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40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鱼酱排毒合剂,本院制剂室提供,成人每次50~100mL,儿童视年龄、体质量服用成人剂量的1/2~1/4,每日3次。嘱其尽量自行及时排出或到医院清洗鼻腔脓涕,尽量保持鼻道通畅。1周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连续2~3个疗程,酌情门诊随访或住院观察。对照组:口服千柏鼻炎片,每次5片,儿童酌减,每日3次,温水送服。1周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痊愈:鼻塞、流脓浊涕、头痛等症状消失,嗅觉恢复,呼吸通畅;查体见双鼻腔黏膜肿胀消失,无脓涕,CT检查示鼻窦液平及软组织肿胀消失,窦腔清晰。显效:头痛、鼻塞基本消失,鼻涕明显减少,呼吸较通畅,嗅觉明显改善;查体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减轻,CT检查示鼻腔密度较前降低,液平明显减少或基本消失。有效:头痛、鼻塞减轻,脓涕减少,嗅觉改善不明显;查体见鼻腔较少脓性分泌物,黏膜轻度水肿,CT检查示鼻窦液平减少。无效: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86例,痊愈27例,显效40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40例,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素问·气厥论》指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有鼻渊的论述,并认为胆热移于脑,邪热犯肺是致鼻渊的病因。后世医家多遵从《内经》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笔者认为鼻渊实证病机主要为肺经风热、胆府郁热、脾经湿热循经上犯鼻窦,灼伤窦腔内黏膜,脓毒积聚,黏膜肿胀,阻闭窍隙。
鱼酱合剂是本院多年来针对鼻渊实证治疗的有效方剂,功效为清热解毒、排脓通窍。方中鱼腥草、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为君药;石膏、黄芩泄热解毒为臣药,佐以苍耳子、白芷、辛夷除湿散邪,通利鼻窍,有利于脓毒排出,同时引导君臣药物直达病所;皂刺消肿排脓,川芎上行头目,祛风止头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用,兼顾胆、肺、脾和鼻窦局部病变,共奏清热解毒,通窍排脓之效,使胆热得清、肺热得泄、脾湿得解、鼻窍得通、脓毒得排。
[1]王德鉴,王士贞.中医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