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

2011-02-10 19:21张淑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3期
关键词:心率心肌梗死病情

张淑娟 周 鹏

(1 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大安 13130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1)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坏死,临床上表现为严重而持续的胸痛、急性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常可见特征性的血清心肌酶学、心电图动态改变,是冠心病的严重临床类型,病情危急,病死率高。一旦诊断,应及时抢救患者,尤应加强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以防止梗死面积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使患者安全渡过急性期。

1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的心理和社会因素起重要作用。由于疾病的影响和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加之住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患者存在情绪稳定性差、暗示性高、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特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护理人员应该掌握患者的心理反应和病情变化,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解释,稳定患者的情绪,做好身心全面护理,促进身心积极效应。要给患者及其家属亲切热情的安慰,适当讲解心肌梗死的治疗和注意事项,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2 一般护理

急性期绝对卧床3~7d。不能随意搬动或让患者自行翻身,更不允许下地走动。病室内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让患者充分休息,以促进损伤心肌恢复和梗死范围扩大。

饮食护理。给予低脂、低胆固醇、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少量多餐,保证热量的供给,避免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前两天为流质,以后为半流质,戒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持续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氧流量为6L/min,2~3d后视病情的不同而定。

并发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尤其是一些特殊药物,如多巴胺、硝酸甘油、利多卡因,滴速一般控制在15~20滴/min为宜,最好使用静脉输液泵控制滴速。用药过程中,要严格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心电和血压的监测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心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24h内。所以,连续心电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心率的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同时,血压监测可以提早发现心源性休克。作为接诊者来说,正确识别心律失常的波纹图形,能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4 心肌梗死疼痛的护理

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持续缺氧、缺血,代谢产物的积累或产生多肽类的致痛物质,经反射弧而产生疼痛。此时,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发现突发的、不明原因的心前区疼痛或其他部位的疼痛,要认真分析,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并通知医生,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并根据医嘱迅速给予有效的止痛剂和镇静剂,以防因剧痛而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5 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护理

5.1 心律失常的护理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不稳定,加之患者情绪紧张、恐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对这类患者护士要主动关心患者的起居,做好生活护理,解释、安慰患者时要言语得体、和蔼可亲,使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探视,必要时应用镇静剂。

缓慢心律失常可导致头晕、胸闷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此时应密切观察心率的动态变化,如心率低于40次/min或出现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必要时唤醒患者,使过慢的心率稍有增加,并把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早搏、心动过速等快速心律失常会造成血液动力学障碍,发现后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同时,应认真观察心电监护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现心室扑动或室颤,首先电复律,而后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复律后要专人负责,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和变化,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要树立高度责任心,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

5.2 心功能不全的护理

心功能3级以上的患者要采取集中护理的方法,卧床后给予舒适的半卧位或坐卧位,使用气垫床减少局部受压,对受压部位经常进行按摩,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的低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并指导患者解便时切忌用力,以免增加心脏后负荷,必要时用缓泻剂、低压灌肠。

6 健康教育

患者平时精神上要保持舒畅愉快,应消除紧张恐惧心情,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感冒等,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和精神刺激。应戒烟,避免摄入过多胆固醇,出院后应逐步增加活动量,经3~4个月的渐进性锻炼后,可酌情恢复部分轻体力活动,一般6个月后恢复正常工作。

护士要指导患者积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协助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进入康复阶段,在锻炼阶段要指导患者注意观察有无胸痛、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心律、血压和心电图变化,一旦出现应停止活动。出院后要遵医嘱继续服药,随身常备扩张冠状动脉的急救药物,定期到门诊复诊、随访[1]。教育患者并督促家属,使其服用药物,预防AMI的发生[2],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达到综合防治,有效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只有在认真观察病情和做好监护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安排,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合理使用止痛镇静药物,积极防治合并症和并发症,才能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1]李红双.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330-331.

[2]卢兵.药物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150-151.

猜你喜欢
心率心肌梗死病情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