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长春市中心医院 长春 130051)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性病症,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的作用下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急性胰腺炎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短时间内可引起多脏器、多系统功能障碍,病死率高。据临床资料统计,我国胰腺炎的发生率占消化内科疾病的3%~11%,病死率则高达20%~30%[1]。随着近年来医学的快速发展,药物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积极地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障,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对收治的胰腺炎患者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对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8例,男25例,女性13例;年龄25~61岁,平均(38.6±3.8)岁。所有患者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诱发因素:暴饮暴食或饮食不当16例,胆囊炎或胆源性疾病10例,慢性胰腺炎7例,无明显诱因5例;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明显增高22例,轻度增高16例,血象明显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症状。患者均给予胃肠减压、补充液体及电解质、禁食水、解痉止痛改善微循环等治疗。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有效地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7.9±1.1)d,无一例发生腹腔和胰周感染,无发生严重并发症与死亡。
急性胰腺炎由于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快速的抢救和监测生命体征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降低身体代谢及胰脏、胃肠分泌,增加脏器血流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心率、体温、尿量变化和血氧饱和度并认真记录,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变化,必要时可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如患者出现烦躁、脉率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情况应警惕有内出血发生的可能,应积极进行抢救,准备急救器械及药品,遵医嘱进行急查血常规、血清电解质及淀粉酶检查,立刻开通2条以上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大量补液,并及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积极降温、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措施,防止发生低氧血症甚至休克。
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多数患者为突发性或持续性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剧烈时可出现血管收缩,心肌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发生心脏骤停。我们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其腹疼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有无伴随恶心,呕吐、腹胀等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并注意或询问疼痛是体位的变化和进食关系,有无放射及放射的部位、腹痛时患者的神志及腹部体征变化并记录[2]。当患者腹痛剧烈难以忍受时,可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配以抑制胃及胰腺分泌等治疗,可给予阿托品0.5mg或异丙嗪25mg肌注,必要时可给予杜冷丁肌注,用药时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患者在急性期内严格禁食、禁水,一般禁食1~3d,避免刺激胰腺分泌,减轻腹痛和腹胀,同时应给予胃肠减压,可给肠内营养支持。禁食期间口渴者可用含漱或湿润口唇,给予足量的补液治疗。待腹痛基本缓解后,可少量进食,给予全流质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强,产气多,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逐渐向半流质、普食饮食过度。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应指导进食清淡、低脂、低糖、低蛋白、易消化的食物,禁止暴饮暴食及服用刺激性食物。在饮食恢复时应注意腹部的疼痛变化和体征[3]。
抑制胰腺分泌及活性是治疗胰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除禁食及胃肠减压外,应同时给予药物治疗,用药过程中注意保持静脉通畅,严格控制液体滴注速度,防止疼痛与休克的发生,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时、定量给予药物,患者如出现不适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急性胰腺炎发生感染的机率为60%~75%,因此,控制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常规、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患者由于疾病突如其来的腹痛常,心理常处于应激状态,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烦躁甚至出现频死感。我们护理人员应用亲切的语言安慰、鼓励患者,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疾病的临床发展过程、引起疼痛的原因、治疗措施及预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治愈率。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暴饮暴食使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不断上升趋势。我们应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及预后,掌握熟练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加强急救,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饮食、腹痛护理,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命质量。
[1]王蕾.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11:116~117.
[2]朱爱菊.50例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79.
[3]王椿,林芝卉,郑学章.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内营养支持(EN)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7,4(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