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仿丽 陈乃富
(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制药工程专业的挑战和机遇
谷仿丽 陈乃富
(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本文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建好制药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即师资队伍、实验教学硬件设施、实践教学基地,又从制药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化人才方面阐述其发展的机遇;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尽全力解决目前办学中遇到的三大挑战,就能办好制药工程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药工程;挑战;机遇;对策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越来越重视,随之对药的质量、品种、效果等相应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制药行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社会需求大量的专业化人才。1998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在工学门中化工与制药类下新设制药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从1999 年起,全国招收制药工程本科生的高校有40 余所,2004 年则迅速增至140 余所,这其中包括众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制药工程是应用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工程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解决制造药品的实践工程;其涉及面广,专业性、实践性强,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好此专业是重大的挑战;当然,对于当前医药企业需求大量专业性人才,又是难得的办学机遇。
高等学校的竞争是师资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制药工程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到化学、生物、医学、药学、工程学等众多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由于本专业办学时间短,高层次的复合人才稀缺,且自愿到地方高校工作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师基本是单纯学药学出身或学工程出身,工程实践经验缺乏或科学素养不足,本身未形成复合的知识结构;教师队伍年轻化,缺少资深的学术带头人,尚未形成良好的师资队伍人才梯队;另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落后,仍然是“填鸭式”教学,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的师资队伍对于地方本科综合院校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制药工程专业化人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具有其他任何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1]。制药工程专业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相应的需要充足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是近年来从专科学校升为本科,由单一学科向综合院校过渡,申办了许多新专业,每个专业尤其理工科需要较多的教学硬件设施,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制药工程专业来讲,尤其需要充足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但目前地方本科综合院校办学经费紧张,在教学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上显得不足,这对于办好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很大的硬伤。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一般通过设置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到制药企业实地操作,了解生产过程,掌握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一般来说,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如生产实习,会给企业带来一些经济效益,这本是对企业有利的事。但制药企业不同于其它行业企业,较高的生产管理要求,如GMP车间要求无菌,较高技术的水平及某些品种处方及技术的保密性,易燃易爆的生产环境等,使一般制药企业认为接受实习生弊大于利,因此,一般制药企业不愿接受实习生;有些制药即使企业勉强接受,也只让学生从参观通道走马观花式的观看,或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使学生无法了解制药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对药品的生产过程无法全面了解,这样的实习方式达不到培养方案的要求。
2003年,世界药品市场的增长率为5%~7%,中国药品市场的增长率为28%左右,直至2009年,仍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我国人口众多,加之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医药品的需求量会更大,这给制药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近年来,药品安全事件频发,如齐二药、欣弗、刺五加、糖脂宁胶囊、双黄连注射液、山西假疫苗等,使人们对国产药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也引起国家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的制药企业有七千余家,虽然自1999年即开展GMP认证,但与国际制药企业比,国内制药业无论在产品的种类、质量、新产品的研发、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要缩小这种差距,必须加强对药品的生产管理。针对于此,国家相应措施加强对制药企业的监管力度,如建立与国际标准相当的GMP,从内容看,我国新版GMP借鉴了国际先进标准和药品监管经验,更强调管理、人员等“软件”设施;因此,制药企业必须加强药品生产的质量监控,以企业目前平均5%的质控人员看,距国际平均15%水平相差甚远,生产企业质量管控人员至少需增加一倍,这将吸收大量的制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因此,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制药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均需要社会加强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好制药工程专业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办好制药工程专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但遇上如此好的发展机遇,应积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积极办学。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办学条件: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造就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才具备了较强的教育资源优势。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多方位采取措施,如将本校现有教师送出去,到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或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进修,提升其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助其建立复合的知识结构;或直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作为学术带头人,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尽快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坚持“师本位”思想,提供有利于人才安心工作的软、硬环境,稳定师资队伍。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积极推动教学改革,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应用新技术,让学生由被动注入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工程的社会性决定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2]。因此,要建设好制药工程专业,必须修改培养方案,加大实验教学比例,多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今后走入岗位、适应工作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使每个同学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应加大投入,增加实验仪器的人均台(套)数,改善教学硬件设施,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校内资源有限,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一般制药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实习,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达不到培养方案要求。蒋建兰等[3]提出建立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基地,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培养学生。笔者认为可借鉴本硕连读的医学生“4+3”培养模式,对制药工程施行“3+1”的培养模式,即在学校培养3年,进行理论和实验教学,最后1年进入产学研基地施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延长,学生能较长时间接触生产实践,熟练地掌握生产中每个环节,全面地了解生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精神。
总而言之,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制药工程专业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遇良好的发展机遇,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制药工程专业作为学院学科发展的重点,加大经费的投入及精力上的投入,建设好办学的软、硬件设施,相信能办好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1]冯淑华,林强,李可意.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07,21(4):85-87.
[2]李正,林凤.从工程的本质看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19-25.
[3]蒋建兰,元英进,赵广荣.产学研基地建设 培养创新型制药工程人才[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22(1):49-51.
R-03
A
1671-8194(2011)35-0474-02
皖西学院教研项目(NO 2010jy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