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2011-02-10 22:22:16蒋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4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蒋丽华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鼻外科崛起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少的新手术。在鼻内镜直视下,以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为前提,以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功能为目的的鼻外科手术[1]。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配合围术期的护理,术后随访1个月至半年,大多数患者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20例。男8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0岁,病史1~15年,其中50%接受过药物治疗。120例患者中合并鼻中隔偏曲40例,合并鼻息肉样变5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头痛及嗅觉减退等症状,手术前行鼻腔检查、咽部检查、鼻窦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及X线平或断层片,以确诊。

1.2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手术部位.采用全麻或局麻,手术时患者在鼻内镜下开放上颌窦口、筛窦及蝶窦口。清除鼻腔、鼻窦不可逆病变,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术中用肾上腺素盐水棉片止血,术毕使用医用止血海绵填塞鼻腔止血。

2 结 果

术后随访1个月至半年,90例患者痊愈,30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

3 护理及体会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检查

术前协助患者行CT检查,鼻窦CT检查是诊断鼻窦炎、鼻息肉最重要的环节及手段,以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是实施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凝血功能,避免手术发生意外。

3.1.2 术前心理护理

主动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式、配合的方法、术中鼻腔填塞的重要性和暂时性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言行,通过交谈,消除其紧张情绪,耐心解释手术的过程,向患者说明该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不同,手术创作小,面部不留疤痕,并向患者介绍同病种患者的手术成功病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保持稳定健康的心态[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戒烟酒。

3.1.3 鼻腔准备

术前1d做好个人卫生准备,剪双侧鼻毛,沐浴,剪短指(趾)甲,男患者需剃胡须,避免剪伤鼻黏膜,增加感染机会。

3.1.4 术前指导

教会患者用口呼吸,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全麻者嘱术前6h禁食禁水。指导患者掌握控制咳嗽、打喷嚏的方法:指压人中,舌尖抵住上腭,深呼吸。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压一侧鼻翼擤出或吸至咽部吐出。

3.1.5 示范教育

指导患者滴鼻药及鼻腔冲洗的方法,避免打喷嚏的减压措施,术前使用1%呋麻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以收缩肿胀的黏膜,抗炎、消肿、利于鼻腔通气和引流 。

3.1.6 术前使用抗生素3d,以减轻炎症,减少术中、术后出血。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局麻患者取半卧位,全麻患者平卧6h后改半卧位,以减轻局部出血,有利于分泌物吐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禁食硬食及过度咀嚼。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嘱患者及时吐出口内分泌物,避免咽下引起恶心、呕吐。手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经口呼吸,易致口咽干燥、口唇干裂,可用湿纱布盖于口唇或涂润滑油,多次少量饮水,饭后漱口。

3.2.2 出血的护理与观察

因鼻腔血管丰富,24h之内鼻腔会有少量渗血渗液,可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鼻部冷敷,如有少量血液渗出,及时擦干。如患者欲咳嗽或打喷嚏,应使用术前指导所教的正确方法,防止鼻腔填塞被强烈的气流冲出而引起出血。如鼻前部持续出血,流入口中,要嘱其吐出不要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密切观察出血量,必要时报告并协助医师重新进行鼻腔填塞,做好应急处理。

3.2.3 术后因鼻腔填塞纱条可致鼻背部、眼眶、前额部肿胀,48h内可以用冰袋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观察患者视力及眼球运动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3.2.4 保持鼻腔填塞物固定在位,切勿自行拽出。术后不可用力擦鼻涕或打喷嚏,以免使鼻腔内纱条松动或脱出而引起出血。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过度用力,以防鼻腔填充物脱出,以防诱发或加重出血。术后纱条抽除后,即行鼻腔冲洗,以清除结痂,防止术腔粘连。冲洗时使用鼻腔冲洗球及生理盐水,指导患者鼻腔先滴1%呋麻滴鼻液,冲洗时压力不宜过大,防止液体冲入咽鼓囊,导致中耳炎,冲洗时嘱咐患者不宜做吞咽动作[3],冲洗后每日1次予盐酸氮卓斯汀鼻气雾剂往鼻腔深部喷鼻。术后7~10d嘱患者勿用力擤鼻、后吸鼻涕,以防出血。为防止鼻腔干燥,可用薄荷涂剂每日涂3次涂鼻腔。

3.2.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并发症种类有脑脊液鼻漏、眼眶皮下气肿、眼周淤血、泪溢等。因此,术后要密切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现患者鼻内流出清亮液体,低头时加重,应警惕是否有脑脊液鼻漏的可能,及时报告医师并将分泌物送检,同时协助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并密切观察眼睑有无充血或水肿、眼球有无固定或外突,常为全筛窦切除后的反应,抽出鼻腔填塞物数日内便会消退。

4 出院指导

嘱患者3个月内勿用力擤鼻,戒烟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饮水,干燥季节,注意居室湿度。嘱患者出院后正确使用滴鼻剂,防止鼻腔粘连。根据医嘱继续应用类固醇激素和稀释鼻腔分泌物的药物,以减轻术腔水肿,促进分泌排出。术后随访和换药是预防此并发症的重要措施。鼻腔仍需多次冲洗和定期换药。1个月内每周来院行鼻内镜鼻腔检查清理1次,1个月后2~3周复查一次至痊愈。因术后窦腔黏膜上皮化需要3~6个月时间,在此期间,炎症反应水肿、囊泡形成、小息肉再生可能发生,通过鼻内镜随访,可以及时处理以上情况,预防术腔粘连。

5 总 结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优点:治疗彻底,创伤小,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临床发现在术后的早期,患者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效果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患者对其了解不够,所以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士要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流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息肉再生,以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治愈率[4]。

[1]韩德民.鼻内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9-208.

[2]裴红英,周静.鼻内窥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术期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6):166.

[3]徐开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疗,2009,28(29):139.

[4]陈丽璇.208例鼻内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09,11(7):2838-2839.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0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22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