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2011-02-10 22:22李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4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多普勒

李丽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rans-craninal doppler,TCD)可较客观地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减少或推迟脑缺血疾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TCD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脑血管造影(DSA)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伤且价格昂贵等,患者往往难以接受,限制了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的随访应用。其他影像学方法如CT、MRI等,可清晰显示颅内解剖结构,但无法对血管疾病提供实时的血流动力学信息。TCD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病的检查。

国内各项研究显示,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75%,其中对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最高,TCD对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狭窄检出率明显较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CVA)为低[1]。陈美珠[2]等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400例临床分析,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90例,脑梗死(CI)110例。检测结果发现,颅内动脉收缩期峰速(VP)异常309例(77.3%),其中TIA组210例(72.4%),CI组99例(90.0%);信号消失116例(29.0%),其中TIA组70例(24.1%)、CI组46例(41.8)。分析表明,TCD检测可了解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可对该病分型、分类,预测病变,指导用药及判断预后,提供检测依据。曾远明[3]等对210例经CT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测,并将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21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TCD检测结果显示193例脑血流异常,异常率达91.91%。CT显示病灶位于颈内动脉供血区者,TCD则显示65.7%的病例该病灶区供血血管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结论表明,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在腔隙性脑梗死发病中起重要作用,TCD检测可反映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这种脑血流动力学异常。袁伟杰[4]等对75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查TCD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者中,异常54例,异常率72.0%,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异常率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P<0.05),结论表明,TCD检测对于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胥氏等对30例经CT、MRI证实为脑腔隙性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查,并对TCD的表现差异进行分析。

TCD表现为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的血流速度改变。①脑腔隙性梗死是大脑动脉、基底动脉的深穿支小动脉狭窄、闭塞所引起微小动脉缺血性病变,而形成小梗死病灶,形态了腔隙,所以称为腔隙性梗死,它的特点是:症状轻,常常表现为单一性;临床表现为多样性,有的甚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仅在影像学检查中(CT、MRI)会见到脑梗死病灶[5]。不同年龄的脑腔隙性梗死患者病因不同、病理不同、TCD检查的表现也不同,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也不相同。②脑血管痉挛,这是中青年患者出现脑腔隙性梗死的主要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通常仅表现为收缩期血流速度升高,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一般多为正常,RI、PI、S/D等指标多为正常。TCD也是监测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特别是可以在一天内多次监测,动态观察SAH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价值。其基本原理为通过血流速度的变化估计管腔狭窄的程度,最重要的检测部位通常为双侧MCA,也可监测颅外段颈内动脉的血流状况。正常MCA血流速度为30~80 cm/s,一般脑血管痉挛的诊断标准为血流速度超过120 cm/s。如怀疑存在血管痉挛,整个治疗期间均持续动态行TCD检查。多次反复的脑血管痉挛,使脑局部供血减弱,患者产生头痛头昏症状,且长期、反复发作。③脑供血不足,这是颈椎病、动脉炎患者较常见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一般收缩期血流速度降低,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多为正常,PI、RI、S/D等指标多正常。当血管双侧峰速之差>20cm /s时,临床均可出现病症,尤其以大脑中动脉更为明显。Arnolds认为,一般大脑中动脉峰速差异应<19.5cm/s。左右峰速有较大差异应考虑为病理性。当脑血管严重狭窄和闭塞时TCD可表现为受累血管多普勒信号消失或近端血流速度明显降低。④脑动脉硬化是脑腔隙性梗死的常见病因之一。

较多的是由于脑动脉硬化造成长期的脑供血不足,使脑的局部出现缺血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脑动脉硬化造成脑血管狭窄,久之流过狭窄血管的血流量减少,使该狭窄血管的供血区产生局灶性缺血。一般流速曲线改变,显示收缩峰圆钝,S1>S2或两峰融合,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PI、RI、S/D可增高。有时可合并对称分布在基线上下的凸状的低频率高强度多普勒信号的涡流血流流速曲线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表面凹凸不平是造成狭窄处涡流的原因之一。若硬化严重则出现供血不足的表现,若硬化较轻,血管轻度狭窄,出现收缩期血流速度稍增高的表现。一般合并供血不足的表现多见。

[1]宋杨,高山.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颅内动脉溶栓中的作用[J].中国卒中,2001,16(3):153-156.

[2]陈美珠,于昕,刘道坤,等.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400例临床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1998,18(2): 194-195.

[3]曾远明,李长清,胡长林.TCD对腔隙性脑梗死早期脑血流动力学评价[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5,7(3): 159-160.

[4]袁伟杰,李庆军,肖为民,等.经颅多普勒检测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1): 158-159.

[5]顾慎为,王晔.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经颅多普勒及脑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5): 399-401.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多普勒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