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兰
(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甘孜 626000)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而引起的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常继发于粟粒型肺结核及其他器官的结核病灶[1]。近几年来,特别是在农村及城市贫困人口中,结核性脑膜炎有上升的趋势[2]。现将甘孜州人民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5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本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16~48岁,平均38岁。除5例入院3d内自动出院、3例死亡外,其余48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
本组患者头痛56例(100%)、发热42例(75%)、呕吐40例(71.4%)、脑压增高34例、颈阻阳性39例(69.6%)、意识障碍23(41.1%)、抽搐3例。
1.3.1 药物
临床常用的 抗结核性脑膜炎药物有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等。
1.3.2 给药途径
在早期异烟肼(INH)多为静脉和椎管内用药,病情控制好转后改口服;SM为肌内注射;RFP为静脉用药;EMS为清晨空腹足量顿服,PZA每天分3次口服。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2.1.1 体温的观察
每4h测体温1次,发热时不定时测体温,并准确记录。
2.1.2 意识的观察
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嗜睡、双目凝视、感觉过敏、脑膜刺激征等,应及时通知医师做相应处理。
2.1.3 瞳孔的观察
主要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等。
2.1.4 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
发热患者应按时测量体温,并观察热型做好记录。
2.1.5 颅内压增高的观察
如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则为颅内压增高症的典型表现,应采取降颅内压措施。
2.1.6 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
给药前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药物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和坚持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并在用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2.1 严格卧床休息
患病期间必须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多次搬动患者颈部或突然变换体位,直至脑膜刺激征消失、脑脊液检查正常后才可每天在床上坐起30min~1h,若病情无反复,再逐渐增加活动量。
2.2.2 做好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发生口腔炎。要勤漱口,对已发生溃疡者,用2%甲紫涂患处时,可用冰硼散、西瓜霜等涂于患处,亦可用1%~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来治疗和预防。
2.2.3 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
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勤换内衣内裤,勤擦浴,对昏迷患者应1~2h翻身一次,经常按摩受压部位,有条件者使用气垫床防压疮。
2.2.4 注意患者安全,如有烦躁不安或抽搐者,应加床栏或上约束带及牙垫,防坠床或外伤。
2.2.5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重、疗程长,护理上需要特别强调对血管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可使用静脉留置针或置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可来福针头,避免反复穿刺破坏血管及减少患者的痛苦。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由于频繁呕吐、机体组织得不到充分营养,而持续高热、抽搐造成水分流失和氧的消耗,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3],做好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为患者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医护人员对患者应和蔼可亲,护理治疗操作时动作轻柔,多些关怀体贴,要经常与患者交谈,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以稳定患者情绪,尽可能消除其恐惧、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1 应用整体护理理论,做好健康指导,使患者了解有关结核性脑膜炎的一般知识以及注意事项,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搭配,适度锻炼。定期复查,介绍复查时间及其方法等,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以便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2.5.2 按医嘱规定服药,坚持治疗,以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总之,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抢救治疗,精心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曾正国.现代实用结核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451.
[2]林鹏星,陈国章.结核性脑膜炎31例诊治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校报,2007,10(38):10.
[3]马秀华.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1985,20(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