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斗文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妇科,山西 临汾 041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痛经、不孕、性交痛和慢性盆腔疼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其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手术切除病灶可有效缓解症状。我院对于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4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9.6±9.1)岁,均有剖宫产史。经腹部检查发现切口瘢痕处触痛、扪之有结节或包块,直径2~6cm,质硬、形态不规则,经期疼痛症状加重。全部患者中伴高血压3例,高血糖2例。
1.2.1 术前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疼痛折磨,加之对手术的恐惧和疗效的未知,常发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术前向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详细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知识、手术方案、注意事项和预后情况等。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消除或缓解其不良情绪,帮助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1]。
术前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障患者的睡眠,必要时手术前晚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口服,以适应手术的需要。
术前1d对患者进行备皮和肠道准备,护理操作前应与患者讲明操作必要性,以取得合作。操作过程中避免过度暴露,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嘱患者术前8h禁食禁饮。
1.2.2 术后护理
术后协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12h,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舌后坠或口腔分泌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维持低流量吸氧,加速麻醉药物排泄。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生呕吐时给予镇吐剂,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感染或窒息。手术次日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保持屈膝,以减轻腹壁张力,有利于切口愈合。嘱患者术后3d内不要急于下床活动,3d后可适当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观察并记录尿液颜色、出入量,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自行排尿,防止发生尿潴留。保持会阴部清洁,采用0.5%活力碘溶液冲洗外阴,1次/d。拔除尿管后,每日以温水清洗外阴。
定期更换切口敷料,1次/d。观察有无切口渗血、渗液、红肿、敷料脱落等异常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患者出汗较多,应及时更换衣物被褥,帮助其擦浴[2]。
指导患者术后加强营养,合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保障充分的营养物质,促进切口愈合,防止便秘。
保持病室环境整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 ,保持室温22~24℃,湿度65%~75%,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预防院内感染。对于有合并症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合并的基础疾病。
术后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有感染迹象应立即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种类和用量[3]。
1.2.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局部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防止逆行感染;预防感冒、咳嗽、便秘等疾病,防止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导致切口裂开等严重后果;术后2个月禁止盆浴、性生活。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告知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服药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定期复诊。指导患者自我观察切口处变化、月经期是否仍有疼痛、有无新的包块出现,如有阴道出血、反复发热、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咨询。同时留下随访电话,进行术后跟踪访视。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全部数据均录入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完成率为100.00%;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8.3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以子宫内膜组织的异位生长为特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学术界有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和血行-淋巴播散学说等几种理论[4]。
手术切除病灶可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病灶清除是否完全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术后对于患者合并的基础性疾病应给予积极治疗。本研究中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术后虽常规使用抗生素,但切口仍发生感染,后经降糖治疗联合高剂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术后随访期间,3例患者复发,可能与手术病灶切除不彻底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1]郝俊香.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3):115-116.
[2]范桂红,关淑芬,方淑彩,等.子宫内膜异位症66例的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208-209.
[3]蔡爱萍.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的临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718-719.
[4]王月玲,张红珍,樊小帮,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的围术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1075-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