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宁安市蜂业发展历程

2011-02-10 21:10黑龙江宁安市蜂业管理站韩秀平
中国蜂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养蜂业管理站蜜源

黑龙江宁安市蜂业管理站 韩秀平

宁安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于低山丘陵区,境内峰峦起伏,山川交错,丘陵广布,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之势,森林覆盖率为66%,活立木蓄积4,190万立方米;以椴树为主的深山木本蜜源约有55.5万公顷,其分布占天然林面积的40%,占总面积的16%,是黑龙江省蜜源大县之一。

一、蜂业生产发展进程

宁安市养蜂历史悠久,现有文字史料记载可追溯到1891年。宁安市现代养蜂业从新中国成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经了从无到有、从传统到现代规模化养蜂、从低谷到高峰的历史变迁,依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宁安市蜂业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

1.近、现代蜂业初创阶段

19世纪末至新中国建国前(1949年以前),为近、现代蜂业初创阶段。宁安市养蜂历史较长,1891年即“有采松子者或采樵者,于枯树中得蜂窝,其蜜无数,汉人教以煎熬之法,始有蜜有蜡”(《宁古塔纪略》)。据《牡丹江铁路局志》记载,中东铁路于1903年7月14日全线通车,铁路各站俄籍员工携蜂搬家,引入远东黑蜂。1917年前后,俄国侨民移居,引入林区铁路线横道河子至绥芬河各火车站,每站5~6户,每户3~5箱,多者100箱,当时宁安有10户,其中一户养100箱。1937年日本入侵时,开拓团引入了意大利蜂,当时养蜂的主要是俄国侨民(1953年俄国养蜂侨民归国,蜂留在了当地),还有朝鲜族人。

2.集体生产经营阶段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为宁安县蜂业集体生产经营阶段。1951年宁安县有蜂群300箱,主要是苏式标准十二框箱,年均每箱产蜜40~50千克。1956年农村合作化后,养蜂业归生产队集体所有。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成立人民公社,有的成立公社养蜂场,当时兰岗公社东升一队养蜂100箱,马河公社养蜂1,500箱,镜泊湖果树场养蜂200箱,镜泊湖养殖场养蜂150箱,蜂业已形成特殊产业进入起步发展阶段。1965~1969年稳步发展,年产蜂蜜130~175吨之间,1969年下滑,1970~1974年养蜂是历史顶峰期,5年中平均每年养蜂在万箱以上。养蜂有大小年之说,丰歉年之间波动较大。1975年之后,蜂群数量减少,蜂蜜产量却在波浪式上升。到1977年牡丹江地区进行蜂业普查时,宁安县养蜂为6092箱,养蜂户102户,仍然是牡丹江地区11个县、局(农场局、林管局)的前四位。当时蜂业归县联社主管,供销社收购、销售。

3.徘徊缓慢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至蜂业管理站成立前(1979~1995年),为蜂业生产徘徊缓慢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至1983年,4年间年均养蜂6321箱,年均产蜜219.5吨,是历史上又一次产蜜顶峰期。1984年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养蜂业由集体经营转向蜂农自主经营,受蜂农个体经济基础制约,养蜂业开始下滑。20世纪90年代初,跌入低谷,1993年开始恢复,到1995年养蜂7010箱,实现产蜜351吨,比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蜂群增加了54%,蜂蜜产量增加192%,总产量是1985年总产量的近3倍。

4.蜂业生产稳步发展阶段

蜂业管理站成立至今(1996~2010年)为宁安县蜂业生产稳步发展阶段。1995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蜂业工作,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宁安市蜂业管理站,隶属宁安市农业委员会,全市蜂产业得以稳步快速发展,步入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管理的快车道。1995年之后的“九五”期间,蜂业生产又出现波动,只有1997年是“九五”期间的发展顶峰,养蜂8086箱,创历史最高。进入“十五”期间,蜂业生产开始稳步发展,2002年又创新高,之后蜂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3年养蜂达到17470箱。至2010年养蜂达到43000箱,蜂王浆20吨,年产值4000万元,已发展成一个重要产业。

二、蜂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在宁安市蜂业发展史上,虽然经历了低谷、徘徊,但在养蜂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技术,蜂业产业不断壮大。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就。

1.蜂产品呈现“量值双增”的喜人景象

“八五”期间的1995年,蜂蜜产量最高为351吨,“十一五”的2009年在自然灾害情况下产量仍达到1900吨,比1995年翻了5.41倍。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蜡等产品也相应大幅增加。蜂业产值大幅度增长,1995年蜂业产值164.5万元,“十一五”的2009年蜂产品产值达到4000万元,产值是1995年的24.3倍。

2.蜂业产业更加活跃

随着蜂业的不断发展,以蜂农养蜂为基础,先后组建了蜂业公司、蜂业协会、蜂产品协会、蜂业专业合作社。蜂产品远销国内外,涌现出一批养蜂致富带头人。宁安市石岩镇民主村甘师傅实现年产蜂蜜40吨,花粉3吨、蜂王浆400千克、蜂蜡500千克,年均收入40万~60万元,荣获牡丹江致富带头人光荣称号。东京城镇光明村李子文年产蜂蜜30吨、蜂花粉2吨、蜂王浆600千克、蜂蜡250千克、年收入30万~50万元。荣获宁安市农民致富标兵光荣称号。

3.蜜源资源开发到位

在宁安春、夏、秋蜜源连续不断,尤其是夏秋蜜源能够生产大宗产品,蜂群通过小转地可充分利用蜜源条件,发展养蜂生产,获得高效益。一是以椴树为主的深山木本蜜源,约有55.5万公顷,其分布占天然林面积的40%,占总面积的16%,椴树开花期长流蜜量大,品质珍贵。椴树分布于深山区,山区早春、盛夏蜜粉充足,蜂群发展快,但受自然因素影响,有大小年之说。二是以苕条为主的杂花蜜源,夏末秋初苕条开花期长、流蜜量大。三是以农作物为主的蜜源,春夏秋常年有蜜源,蜂蜜产量较稳定。

三、蜂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改善养蜂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转变养蜂生产方式,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和产业化建设;稳步提高蜂产品质量,积极促进蜂业增效和蜂农增收,努力实现养蜂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1.发展规模化养蜂

宁安市蜂业生产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可大力发展规模化养蜂,使规模化养蜂场(户)和专业合作组织饲养比重达到70%。鼓励、扶持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养蜂大户30户,改善生产设施和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产业化发展。宁安蜂业管理站将蜂业规模化发展确定为三步走:2011年至2013年,产量年递增15%,产值年递增25%;2015年蜂蜜产量达到 3892吨,年产值12207万元;成为宁安市支柱产业之一。

2.成立蜂业合作社

在蜂业管理站的积极引导支持下,利用蜂业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作用,充分吸纳蜂农加入,将从业人员从现有的1300人增加到3000人,蜜蜂群数由现有的43000群增加到60000群,蜂农年均纯收入达到30000元。合作社全面推行“统一蜂种、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饲养管理模式、统一疫病防控程序、统一产品质量、统一打造品牌”的蜂业标准化生产。制定养蜂业发展规划,并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建立院社技术合作,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培训,滚大发展“雪球”。

3.拓展和延长蜂产业链

在蜂蜜、蜂花粉、蜂胶、蜂王浆、蜂蜡和蜂毒等产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发食用药用保健价值,让蜂产品给人类造福。在培养品牌上下真工夫,在质量上从严要求,充分发挥蜂产品作为绿色食品“安全、优质、营养”的优势,进一步加快蜂产品开发步伐,发展基地建设,建立产供销一条龙机制,可以有效抵御风险,为蜂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顺应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时代潮流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地域发展趋势,依托镜泊湖旅游区、绥芬河、东宁口岸优势,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猜你喜欢
养蜂业管理站蜜源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鄂西武陵山区五峰县及周边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策略
宿迁市救助管理站:小团队如何撬动大社会
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多个“第一”背后的秘密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对绍兴市柯桥区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蜜蜂采花蜜
农户家庭养蜂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
浅析运输管理站的档案管理应如何与时俱进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