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翔
(山西省大同市中医院,037004)
笔者2007年11月~2009年11月运用自拟固肾安胎饮,在门诊观察治疗习惯性流产5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50例均来自本院妇科门诊习惯性流产患者,其中21~25岁者12例,26~30岁者16例,31~35岁者17例,36岁以上者5例。50例中阴道出血发生于停经35~40天者6例,41~45天者18例,50~59天者16例,60~69天者7例,70天者1例,3个月以上者2例。就诊时均已确诊妊娠,且多已出现下腹坠痛或阴道出血等症状。
辨证分型:根据阴道出血的颜色和临床症状而分型:①阴道血性分泌物或少量出血,色淡暗,无血块,腰酸下腹坠痛,同时伴有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滑尺弱等,多为脾肾阳虚。②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质黏稠,或有小血块,腰膝酸软,小腹下坠不明显,口渴喜凉饮,手足心热,尿赤便干,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多为肝肾阴虚。③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质稀薄,或腰腹坠胀疼痛,伴神疲气短,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多为气血虚弱。④阴道流血,量少色黯,夹有血块,时而腹痛不适,伴见面部色斑,胸闷嗳气,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而涩,多为瘀阻胞宫,血不循经,患者多有盆腔肿瘤及盆腔手术史。50例中脾肾阳虚型24例,肝肾阴虚型15例,气血虚弱型9例,瘀阻胞宫型2例。
诊断标准[1,2]:①有连续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史。②尿妊娠实验阳性,或B超检查有胎囊反射,胎芽胎心正常。③排除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盆腔占位性病变、染色体异常、感染等因素。④男方检查正常。
固肾安胎饮基本方:菟丝子15g,续断15g,桑寄生30g,阿胶(烊化)10g,杜仲15g,山药15g,艾叶炭10g,苎麻根10g,仙鹤草15g,荆芥炭12g,苏梗10g,炙甘草10g。如脾肾阳虚,冲任不固,可加山茱萸6g,鹿角胶(烊化)10g,制何首乌10g;如肝肾阴亏,迫血妄行,可加熟地黄10g,黄芩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焦地榆15g;如气血虚弱,冲任不足,可加党参10g,黄芪15g,白术10g;如瘀阻胞脉者,可加蒲黄炭10g,三七粉(冲服)3g。
药物文火煎煮,取汁250ml,分早晚2次服用。自妊娠确诊之日起,连用3~5剂。如首诊时已出现腹部坠胀疼痛或阴道出血者,确诊妊娠后即用上方治疗,直到上症消失后再巩固10~15剂。此后至孕7月前每月2剂,孕7月后每月1剂,直至分娩为止。服药期间停服西药,进食富含营养及维生素食品,避免不洁或辛辣、油炸等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绝对禁止房事,卧床静心修养。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足月正常分娩;好转:妊娠超过以往流产日期,经B超提示:胎儿发育与妊娠月份相符,心搏正常;无效:经治疗后胎儿与妊娠月份不符,或仍自然流产。
治疗结果:50例中治愈46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一般均于用药2~3天内阴道出血停止。有2例经治疗无效,流产,以清宫处理。
患者,30岁,2009年3月9日初诊。自然流产3次,其中2次发生在停经50天左右,妊娠5个月小产1次。现停经48天,末次月经2009年1月17日。自诉近2日晨起阴道有少量咖啡色分泌物,鼻腔分泌物有血丝,特求以中药保胎。经B超检查显示孕囊1.5cm×1.2cm,有胎心闪动。诊见小腹下坠,双侧腰部有憋胀感,恶心欲吐,口干口苦,舌质淡胖,苔薄黄,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兼夹内热。治以固肾安胎饮加减:熟地黄10g,太子参15g,山药15g,山茱萸6g,菟丝子15g,阿胶(烊化)10g,桑寄生30g,川续断10g,杜仲10g,黄芩15g,白术10g,砂仁(后下)10g,竹茹10g,焦地榆10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共用3剂后血止,小腹及腰部坠胀除,再巩固15剂,诸症控制,出血未再反复。此后每月2剂,直至孕7月以前,孕7月后改为每月1剂,至分娩为止。于2009年11月足月娩出一女婴,母女平安。
连续自然流产发生3次或3次以上称为习惯性流产。近年常用多发性流产取代,改为连续2次及2次以上者的自然流产。主要症状为停经后出现阴道出血,小腹坠痛。中医称之为“滑胎”。常因先天不足,复损于肾气,以致不能荫胎系胎;或脾弱冲气受损,化源匮乏,以致不能摄养胎元而滑胎;或素体阴虚,因妊更虚,内热伤胎,如《景岳全书·妇人规》提出:“凡胎热者,血易动,血动者,胎不安,故堕于内热而虚者,亦常有之”。亦有因气血两虚,不能载胎养胎,以致屡孕屡堕,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妊娠之数见堕胎者,必以气脉亏损而然”。亦有因素有癥痼之疾,瘀血留滞于胞脉,新血不得归经以养胎元,故而漏下。《金匮·妊娠病脉证治》说:“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因而在治疗上应以补肾健脾、养阴清热、益气养血、止血安胎为治疗大法。
就笔者临床观察发现,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本病,不仅保胎的疗效较佳,而且使用补肾为主的药物,对胎儿生长发育亦有较好的作用。
固肾安胎饮中菟丝子、杜仲、续断、补骨脂滋肾养胎;熟地黄、阿胶、山茱萸补血养胎;山药、白术补气载胎;苏梗顺气安胎;黄芩清热安胎;旱莲草、荆芥炭、苎麻根止血安胎。全方肾、肝、脾气血同治,以益冲固之本。现代药理学证明,菟丝子、续断、杜仲能促进孕激素分泌,使子宫蜕膜孕激素受体含量增加,促进黄体功能;菟丝子、杜仲、白术还可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故对因内分泌异常、免疫因素以及不明原因引起的习惯性流产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反复连续的流产不仅使渴望生育的妇女机体受到伤害,而且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对习惯性流产妇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孕妇的情绪变化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及血液化学成分,影响胎儿生长。因此,通过对孕妇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缓解其焦虑、抑郁、敏感症状,使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可以帮助孕妇顺利渡过这一特殊时期。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56-159.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