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践及体会

2011-02-10 17:18:26陈红燕刘思源
中国药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调配药师药学

陈红燕,刘思源,刘 莉,廖 鸿,李 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医院药剂科,贵州 贵阳 550009)

我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践及体会

陈红燕,刘思源,刘 莉,廖 鸿,李 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医院药剂科,贵州 贵阳 550009)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服务的意义。方法介绍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基本情况及工作流程,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临床中的应用。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1年来,未发生一例输液反应,有效地降低了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增强了职业防护,减少了药品浪费,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的建立,将有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是现代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合理用药;药学服务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指医疗机构中有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按照静脉用药调配的要求,在药学部门的统一管理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和(或)护理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包括肠外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的调配,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成品输液和药学服务的功能部门[1]。临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一种将医、药、护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优质、规范服务的工作模式,有利于静脉药物调配过程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有利于减少药品流失、降低分剂量成本,有利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用药失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将原来分散在医院各病区加药混合调配的静脉滴注药物,转为在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监护下调配、混合、检查、分发的管理新模式,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新亮点和重要内容[1]。我院是贵州省首家建立并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现介绍我院的工作实践及体会。

1 以前的静脉用药调配模式

以前,各科室医师开医嘱(处方)后,由护士到住院部药房领回药品,在完全开放的治疗室独立完成输液的调配工作。这种传统的调配模式,给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带来了隐患。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多数护士对药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不足,如溶剂是否相容、药物是否过量、药物浓度大小、药物间是否有配伍禁忌、调配顺序等,有时凭经验配置,忽视了药物的合理使用;在不洁净环境下调配药物,微粒、热原、活性微生物等污染较普遍,无法保证输液成品的安全性;药物和耗材浪费现象较大,增加了医疗成本;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被忽视;药剂科的临床药学得不到较好的发展[2]。

2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

2.1 设施

美国93%的盈利性医院、100%的非盈利性医院都建有规模不等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3]。我国第一家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于1999年在上海诞生。10年来,在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广东、云南、陕西等地的200余家医院陆续建立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1]。在此大背景下,我院于2008年10月由四川科伦公司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有关要求及相关标准设计建造,经有关部门按照GMP的相关标准、规定进行监测并验收合格,成为贵州省首家建立静脉采用药调配中心的综合性三甲医院。该中心于2009年10启动运行,总面积为250 m2,包含调配区(普通药物及营养药调配间、抗生素及细胞毒药物调配间)、排药准备区、成品区、药品周转库、药师审方打印室、更衣室、洗衣间等。普通药物及营养药调配间配有超净层流台5台,抗生素及细胞毒药物调配间配有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6台(其中1台调配细胞毒药物),所有药品均在相对负压的洁净环境中调配。调配间及其二更的空气洁净度为1万级,一更的空气洁净度为10万级,调配间超净台为局部100级。

2.2 人员配备

中心目前共有工作人员22人,包括药剂人员5人(其中主管药师1人,药师4人)、护理人员14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6人)、工勤人员3人。有规定,应由药学或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加药混合调配工作[3]。我院采用药护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所有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方能上岗。药学人员需有扎实的药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一定的临床经验,主要负责医嘱审核、定批次、排药、校对、成品核查、药学服务等工作:护理技术人员全部从临床一线选拔,主要负责加药混合调配、配合药师排药准备等工作。护士与药师的合理配置,解决了药师缺乏临床调配技术、护士缺乏系统的药学知识的弊端,使其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还解决了目前药师短缺的问题,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

2.3 工作流程

我院根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规范,制定了质量控制相关制度及操作规程。我院静脉用药调配流程为:医生开出用药医嘱→护士核对医嘱→(查对无误后)通过电脑提交到调配中心→药师审方(对药物相溶性、稳定性、配伍禁忌、合理性等进行适宜性审核)并确认合格后→打印配药标签、排列输液顺序→按每组医嘱所需药品贴签摆药→核对签名,经药师再次审核无误后,由传递柜送入洁净间→(次日晨)护士核对后进行调配、签名→调配好的输液经传递柜送入核对区,药师(根据贴瓶单核对空安瓿,检查液体澄明度及有无异物等)签名→成品包装→统计发放→交病区护士核对签收。目前该中心共承担11个病区的静脉用药调配工作,日调配输液量为1000余袋。

3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意义

3.1 有利于保障静脉用药安全

传统的药物配置是分散在各科室的治疗室内进行,不能保证配置环境的洁净度,尤其是操作人员无菌操作技术的差异会导致微生物污染的增加,人体输入污染的药品后易引起输液反应及使不良反应增加[4]。国外有研究发现,在输液中加入或不加入药物的污染率分别为6.75%和3.9%;国内研究发现,输液中加入1种或2种药物时污染率分别为12.7%和16.7%,而加入3种药物时污染率急剧升至44.3%[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及规程在万级环境、局部百级的洁净层流台上,按照无菌调配技术配制药物,从而大大降低了微生物、热原及微粒污染的几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确保了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

3.2 有利于加强药品管理、降低医疗成本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药剂科的统一管理下,药品的使用、保管、储存等规范、有序,防止了药品的流失、过期变质失效;通过集中调配,将同种规格药品(如氯化钾、普通胰岛素、硫酸镁等)合理拼用,可以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分剂量成本,而一次性消耗性材料(如注射器等)的合理“共享”避免了重复操作造成的浪费,从而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

3.3 有利于发展临床药学、推广合理用药

处方审核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工作的重点,是保证患者合理输液用药的有效举措[4]。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提供了一个可以让药师充分发挥专业作用的平台。审方药师通过审核医嘱,加强了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利用其药学专业知识,科学地甄别药物间、药物与溶剂间的相溶性及稳定性,提出科学的给药时间及溶剂选择、输注方式选择、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等方面的建议,发挥药学监护作用[5],从而避免了不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减少了医疗差错,减少了医疗纠纷的风险。因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药师参与临床的有效切入点,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价值。

3.4 有利于增强操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危险药物是指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或危害的药物,主要包括肿瘤化疗药物和某些细胞毒药物。在传统的调配环境中,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每天调配大量的抗生素及化疗药物,会对其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2]。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调配人员是穿着专门的防护服并在相对负压、百级垂直层流洁净生物安全柜中进行调配,空气中无药品残留,从而增强了职业防护,保护了调配人员的健康。另外,由调配间排出的气体经过了净化装置过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5 有利于优化医院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病区调配的静脉药物进行集中调配,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护理患者,有效地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整体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4 工作目标

2010年4月20日,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范临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促进静脉用药合理使用,保障静脉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制定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办医政改[2010]62号)。此规范所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6]。该规范进一步加强临床药物的规范调配和合理应用,对人员的基本要求等方面有了明确规定。由于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此规范出台前就已开展,因此我院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逐步把护士撤回临床,全部转为由药学技术人员承担调配工作,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7]。

5 结语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作为一种先进的静脉用药调配技术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临床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配制的传统做法,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1年来,经中心调配发出的药液未发生一例输液反应,受到了护士及患者的好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是现代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提升了静脉药物治疗水平,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为我国医疗事业能尽快与国际接轨并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1]吴永佩,焦雅辉.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

[2]李海燕,黄小茜,伦小燕,等.静脉配置中心的建立与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1):53.

[3]李 方,张 健.临床静脉输注药物使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

[4]朱福海,许杜娟,夏 泉,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2010,14(1):107-109.

[5]朱铁梁,郝素云,吴志恒,等.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是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途径[J].天津药学,2007,19(2):69-7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7]王 莉,王雅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推动医院管理的又一新平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3):36-38.

Establishment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in Our Hospital

Chen Hongyan,Liu Siyuan,Liu Li,Liao Hong,Li Shi
(Department of Pharmacy,44 Hospital of PLA,Guiyang,Guizhou,China550009)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through its establishment in our hospital.Methods To introduce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workflow of our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and to explore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Results After 1 year of developing PIVAS,no case of infusion reactions occurred.The incidence of acquired infections was effectively reduced,th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was enhanced,the pharmaceutical waste was reduced,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was improved and the rational drug use was promoted.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IVAS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afety,effectiveness and rationality of drug therapy.PIVA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care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medica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rational drug use;pharmaceutical care

R952

A

1006-4931(2011)02-0053-02

2010-11-09)

猜你喜欢
调配药师药学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养猪饲料巧调配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大气调配师
调配工人
读写算(下)(2015年11期)2015-11-07 07:21:09
张馨予调配
Coco薇(2015年7期)2015-08-13 22:28:01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23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