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沙沙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张某,女,2010年5月23日初诊。主诉:双眼干涩无泪5年。病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干涩无泪,不耐久视,未予重视,后发展为双眼视物欠清,伴口干多饮,鼻干,全身皮肤干燥。曾于风湿免疫科就诊,查视力:左0.4,右0.3,Schirmer试验两眼均<10 mm/5 min,并作血沉、免疫功能检查、唾液流量测定等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予治疗干燥症药物,初期症状尚可缓解,渐感药物疗效不佳,且担心药物副作用较大,不愿长期服用,遂来我门诊。否认家族史。就诊时双目干涩无泪,视物模糊,口干多饮,无进食困难,鼻腔干燥,偶便秘,全身皮肤干燥无脱屑,舌红苔薄,脉滑数。治疗当清热生津、滋阴润燥。取穴:百会、风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四白、迎香、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气海、中脘、太冲。操作:嘱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30 mm×40 mm毫针针刺上述穴位,攒竹、鱼腰、丝竹空向眼部斜刺;阳白向攒竹、丝竹空透刺;气海、中脘施提插捻转手法,余穴平补平泻。1次/天,每次留针30 min,10天一疗程。2个疗程后,双眼干涩感消失,眼球湿润,视物清晰,口干、鼻干、全身皮肤干燥等亦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干燥综合征(SS),又称Sjogren氏综合征,是一种以口、眼干燥为主要表现,以外分泌腺体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病。本病发病以女性居多,临床上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原发性SS只有口、眼干燥症;而继发性SS除有口、眼干燥症外,伴有另一种结缔组织疾病,半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一部分患者亦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笔者临床体会,针灸疗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有研究表明[1]针刺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促进角膜病变修复的作用。针刺刺激眼周围穴位,可引起反射性泪液分泌,缓解眼干涩。故取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四白等眼周穴位疏通眼部经络气血,治疗双目干涩;取鼻周迎香穴来疏通鼻部经气,治疗鼻干。针灸治疗除眼周、鼻周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外,还应配合循经远端取穴,以滋阴生津、行气清热。本病多表现为津液输布失常,五脏六腑、形体百骸失其灌溉濡润而呈现相对的阴津不足的状态。然津液代谢非一脏一腑之力所能调节,需肝、脾、肾、肺、三焦等脏腑的协调作用。故不可单以疏通局部气血为法,还应配合整体疗法,改善全身津液代谢,津液布散正常则全身五官九窍得以濡养,诸干燥症状消失。故取中脘补中益气,气海培补元气,配合血海化气血、生津液;足三里扶正祛邪;太溪乃足少阴之原穴,取之补肾益精;太冲乃肝经之输、原穴,泻之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以达通络生津的目的,且配合谷,开四关,调阴阳;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养血荣血、疏通经络、濡养目巢之阴精;同时针刺百会可以提升阳气、镇静安神,配风池又可清利头目。
西医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目前尚无满意疗效,主要是对症治疗,多以饮水、人工泪液等局部替代治疗为主,西药对口、眼干燥症的改善并不明显,病程日久可累及各个脏器,必要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严重,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期用药。而针刺操作简便,起效快,治疗后感觉舒适,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1]高卫萍,孙化萍,王育良,等.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4,24(10):68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