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成
(湖南省平江县三阳畜牧水产站,414500)
牛痧症是牛只所患急症之一,发病突然,症见呕吐,或欲吐不吐;急起急卧,倒地滚动,回头视腹;四肢拘急,卧地不起,耳、颈静脉怒张,甚至昏迷。若诊治延误,大多预后不良。
笔者在基层乡镇站从事兽医临诊工作30余年,治疗水牛寒痧症多例,采用中西兽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选一例水牛寒痧症的治疗经过报告如下,敬请同行指正。
三阳乡金坪村山背组张某某,饲养水牯一头7岁,1986年4月4日下午求诊。
主诉:上午9点多钟使役到11点左右,休息时将牛放在山坡塘里水游约2小时,牛上岸后拴在大树下吃草,下午3点左右使役时牛突然倒地,发抖,不能站立。
检查:体温 36.5℃,呼吸 25次/分,心跳 75次/分。角根、耳、鼻冰冷如铁,四肢无力,臌气,倒地呻吟,回头顾腹,听诊瘤胃无蠕动音,粪便稀薄,目闭,结膜发青,口吐白沫,鼻镜无汗,呼吸稍喘,舌质紫黑,卧蚕青紫。强迫站立时,走路左右摇摆,脉搏浮细。
2.1 开全身冷针,重点是人中、知甘、血印、顺气、中膊、追风、寸子、百会、垂珠等穴位。
2.2用清凉油先擦肚脐及周围,再用白酒500ml加热,四季葱250g一起擦全身。
2.3 氨基比林50ml、风湿宁20ml、麝香注射液20ml分别肌注。
2.4 中草药方:红马蓼尖150g、樟树尖150g、青木香藤100g、茶椒尖100g、小茴香100g、艾叶100g、菖蒲100g、生姜50g、胡椒 40粒、葱白20根。
以上切碎捣烂用2500-3000ml开水冲泡10-20分钟后过滤去渣灌服,间隔3-4小时后再灌服1剂。
4月5日上午二诊体温回升到37.5℃,呼吸20次/分,心跳64次/分,角根、表皮稍温,牛能站立走路,瘤胃蠕动音正常。关节处有疼痛感,颈项活动不灵,舌苔白,脉浮缓。
二诊处方:桂枝 60g、菖蒲 60g、苍术 50g、麻黄 50g、独活 50g、杏仁 50g、苏叶 50g、羌活 50g、五加皮 60g、粉葛 60g、毕澄茄 50g、厚朴 50g、陈皮50g、甘草20g,2剂,每日1剂,水煎灌服。服药后用麻袋覆盖背部,并嘱畜主停止使役三天。
4月9日随访,病牛已康复,并下田使役。
水牯使役后下塘水泡过急,时间过长,春季气候不稳定时冷时热,山塘水温不平衡,上层温下层凉,冷料充饥,冷气伤身,即谓寒痧闭肚。寒痧症是一种症候,多见于感冒及热性病的初期。由于使役后毛孔扩张,下水后寒邪入内,肌表外束,卫阳受阻,故寒不热,病程较短。春季又遇冷风吹拂,畏寒尤剧,为外邪侵入肌表的特征。寒邪郁表,卫气不宣,毛孔闭塞,因而无汗。寒淫骨节,经络元气不畅,故关节疼痛难立。寒束肌表,卫外阳气郁滞,故体表及四肢不温。寒气入内,瘤胃臌气,牛疼痛不安,治宜解表去湿,温胃,顺气,镇痛。故选用方一开针通经;方二白酒回温解表;方三注射氨基比林,风湿宁、麝香注射液散寒通经,镇痛;方四用中草药开窍散寒,顺气温胃,醒痰解表。复诊时用麻黄、苏叶发汗散寒,宣肺平喘;桂枝、菖蒲、苍术、发汗解肌温经脉,助阳化气;独活、羌活、五加皮、粉葛散寒通经,去风湿疼痛;毕澄茄、厚朴、陈皮顺气止痛,除胀气;甘草甘缓调和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