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关系探讨*

2011-02-10 09:57赵厚睿
中医研究 2011年10期
关键词:杂病论方证经方

戴 红,赵厚睿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65)

近年来,对“方证”的研究逐渐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专题,该专题之所以吸引众多学者的青睐,不外乎中医药界对中医经典学习的重视,尤其是对《伤寒杂病论》的重视,以及经典在指导当今临床时所显示出的生命力和实用性。二十多年来,学术界在这一专题研究中以经方方证为中心,对《伤寒杂病论》的诊治特色、经方思维方法、经方现代临床疗效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其探讨也延伸到整个中医药学术体系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方证辨证一词的提出最早见于顾武军于1987年发表于南京中医学院学报上的“应重视方证辨证规律的研究”一文中[1],但在此之后,仍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词,如“方证对应”[2-3]、“方证相关”[4-5]、“方证相应”[6-7]、“方证相对”[8-9]、“方证照合”[10]、“汤方论治”[11]、“方剂辨证”[12]、“汤方辨证”[13]以及“辨方证”[14]等名词,还有学者提出“方证治法”的概念[15],严格来说,虽然这些名词意义不尽相同,但从一种独具特色的辨证方法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笼统地以方证辨证称之为好,至于以上这些名词的辨析,已另文专门进行讨论。

1 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关系的不同认识

有关方证辨证的研究虽已成为中医学术界的热点,但对于方证辨证的概念内涵及其与辨证论治的关系等问题上观点不一,影响了方证辨证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向[8,10,12,14,16,17]。目前,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认为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彼此独立,并且关系不大,持此观点者如张文选[18]和贾春华[19];二是认为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呈并列关系,且呈互补和渗透之势,如江尔逊等[20]便持此观点;三是认为方证辨证为辨证论治的一个环节,如吴依娜等[21]持此观点;四是认为方证辨证是辨证论治,即方证辨证是一种具体的辨证论治法,如朱邦贤[8]、王付等[22]便持此观点;五是认为方证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六经、八纲、脏腑等辨证基础上的进一步具体深化,使辨证和论治相统一,如顾武军[23]持此观点,冯世纶教授[24]亦持相似观点,只不过认为其指导理论主要为八纲和六经,而非五行五脏理论。此观点与前述4个观点之差异在于旗帜鲜明地将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放在《伤寒论》所创立的中医学体系中,而非整个中医学体系这个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比较。要正确认识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的关系,笔者认为有必要探明二者的渊源,方能把握其实质和核心。

辨证论治作为现代中医学固定术语的出现是在1955年,任应秋先生在《中医杂志》上发表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一文[25],任氏对辨证论治的认识一经提出,立即得到秦伯未等医家的积极响应,从而使辨证论治这一术语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此后辨证论治就被公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特色[26]。事实上,任氏是依据《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论治一词的,该书被后世公认创造了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辨证体系,但该名词术语提出后,迅即被扩展到整个中医学体系,其中的微妙差别是不言自明的。

方证理论基础同样来源于《伤寒杂病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17条云:“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该书以方名证,方由证立,有证必有方,方证一体。指导方证辨证理论之一是如上《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17条所述,其二是八纲理论,其三是六经理论[24]。

2 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的主要共同点

如果将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放在《伤寒杂病论》一书所指的中医药学内容来看,二者均为该书所提出的两个重要辨证体系,二者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辨证论治与方证辨证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体系,二者有很多相似和相异的地方,论述如下:①指导理论部分相同,言其部分相同是指方证辨证除了八纲、六经及脏腑等辨证理论的运用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方证相应”的方证理论指导;②所用方药基本相同,均沿用经方治病,即将辨证论治和方证辨证治病的工具均建立在前人成熟的方证相应经验总结基础上,因而也可以说均在遵循方证相应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辨证论治;③所辨治之证有相似之处,其目标指向均有症候,但方证辨证除症候之外,尚有症状、体质、病种等诸多方面,因而可以说适用面更加广泛。但二者毕竟是两种相对独立的体系,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辨治思维方法和程序,辨证论治强调理法方药的程序性,是属于由因到果的思维方法;方证辨证则是先存一方证对应的关系,再由证逆向推出相应的方药。

3 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的主要区别点

上述关于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关系的观点中,张文选及贾春华、顾武军、冯世纶等均是站在《伤寒杂病论》立场上提出的,反观张文选与贾春华等学者的观点,认为二者独立是正确的,但二者毫无关系则是错误的。第四种观点也可认为是在此立场上提出的(综观其学术观点,是以《伤寒杂病论》为主,且参照后世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27-28],其认为方证辨证是辨证论治,即方证辨证是一种具体的辨证论治法),这种认识也欠妥,因为方证辨证虽也借鉴了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辨证程序,但其落脚点是方证对应关系的符合与否,换言之,方证辨证若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其思维程序等同于解答一个数学方程式:①已知方证对应关系:病种、症候、症状、体质(A)=某一种治疗确切有效的方药(B),且已知症候、疾病或体质等的表现形式(A),求解这种有效的治疗方药?其中的符号“=”代指密切对应关系。②解答方法主要有2种:在由A到B的过程中,既可用到“A=B”的直观思维模式,并不需要过多思考(此处还有一些演绎法和类推法等方证对应的思维方法,本文不做展开),也可用到“A→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分析(《伤寒杂病论》中主要是六经、八纲、脏腑等)→B”的这种推导方式。从以上思维方法可以看出,方证辨证所具有的思维方式,辨证论治并不具备,而辨证论治所具备的思维方式,方证辨证也能加以合理利用。由此可知,冯世纶教授和顾武军教授所持观点,认为方证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由于将二者的思维方式特点未清楚地区分所致。

4 从概念的起源看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的实际内涵及意义

若将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放在今天所指的整个中医学体系中来看,辨证论治已不再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始内涵,理论上可以做到理法方药的一致性,但在实践中由于不一定是在经方的严密体系中进行运用,而是将方药的选择进行大量扩展,这对于整个中医学体系而言,当然是一个积极的进步,但是由于后世经验方药与经方对比,因其验证的时间有限,其组方配伍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加以规范和完善,其疗效多数尚未达到经方的有效程度,所以尽管后世药物和方剂发展迅猛,也很少能和经方著作中的经典方药相提并论的。正因为方药组成不够严密和规范,其疗效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故而使得辨证论治的结果也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相比较而言,方证辨证则较少偏离《伤寒论》和经方学派的本义,仍然能够将理法方药有机地融为一体,临床上具有疗效的可预见性。前述关于二者关系的观点中,江尔逊、朱邦贤、吴依娜等是在此立场上提出的。江尔逊认为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呈并列关系,且呈互补和渗透之势,这在《伤寒杂病论》的辨证体系中是如此,但综观江尔逊先生的中医学术观点,其倡导经方时方并重,并提出“时方方证”之说,所指之辨证论治,当为整个中医学体系中的辨证论治,而非专指《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故有将真理扩大化之嫌。朱邦贤认为“方证相对是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之魂”[8],即认为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与江先生所论之文化背景相同,故而仍然是将其扩大化了。吴依娜等认为“方证辨证为辨证论治的一个环节”,此观点无论是在《伤寒杂病》论的中医学体系中来看,还是在当代整个中医学体系来看,均是欠妥的,若按此观点,辨证论治的思维操作程序当被改变,由“症候→理法→方药”变成了“症候→理法→方证对应关系→方药”了,这并非辨证论治的原始内涵和现代内涵。

5 小结

综上所述,从方证辨证和辨证论治二者概念的源头出发可以看出,二者是《伤寒杂病论》提出的独立的两个学术体系,既互相补充、又互相渗透,各有其特色理论指导。经过后世的发展,二者均有所创新,应在遵循各自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二者的优点有机结合,才有利于中医学整体全面的发展。

[1]顾武军.应重视方证辨证规律的研究[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10):4-5.

[2]王阶.方证对应与方证标准规范探讨[J].中医杂志,2002,43(7):489 -491.

[3]李慧.方证对应学是中医的经验传承体系[J].中医药通报,2006,5(6):33 -35.

[4]范颖.方证相关的系统论探讨[J].中医杂志,2005,46(4):249-250.

[5]李喜悦,张文生,王永炎.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方证相关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探讨[J].中医研究,2007,20(3):1-2.

[6]刘丽梅,陈琳,王瑞海.对中医方证相应研究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6):406-407.

[7]王燕平,孙明杰,周艳华,等.方证相应论解析[J].中医杂志,2006,47(11):875 -876.

[8]朱邦贤.“方证相对”是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之魂[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52 -54.

[9]叶继平.张仲景“方证相对”辨证思想的内涵及价值探析[J].国医论坛,1995,10(1):8-12.

[10]刘公望.论《伤寒论》的“方”与“证”[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15(4):35 -39.

[11]李文瑞.伤寒论汤证论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

[12]朱邦贤.方剂辨证与方证规范化之我见[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11):2-5.

[13]畅达.汤方辨证与临床[M].北京:中国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9.

[14]熊兴江.辨方证不同于辨证[J].中国中医药报,2010,7(1):4.

[15]辛智科.《伤寒论》方证治法的源流及发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3):12 -15.

[16]谢鸣.方证相关逻辑命题及其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11 -12.

[17]贾春华,王永炎,黄启福,等.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论治系统构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6):369-373.

[18]张文选.辨方症论治体系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2):1 -5.

[19]贾春华,王永炎,黄启福.《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框架[J].河北中医,2006,28(3):224 -226.

[20]余国俊.我的中医之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1]吴依娜,何国樑,贺文娟.论方证相应辨证与辨证论治的关系与价值[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4):371-373.

[22]王付.方证辨证之我见[J].中医药通报,2008,7(5):16-18.

[23]顾武军.《伤寒论》方证辨证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2):20 -22.

[24]冯世纶.解读张仲景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5]任应秋.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J].中医杂志,1955,12(4):19-21.

[26]符友丰.论“证”的概念与“辨证论治”的思路[J].医学与哲学,1994,15(8):38 -40.

[27]王付.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与用方[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28]王付.杂病辨治心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杂病论方证经方
基于胡希恕教授下利治验探溃疡性结肠炎六经方证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伤寒论》“方证辨证”思想探讨
《伤寒杂病论》书名辨析
《伤寒杂病论》中腹满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探析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运用经方治疗疼痛验案举隅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贯穿式教学法的研究
李发枝谈方证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