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杨建勇 刘瑞军 王飞
近几年来,我县梨树种植发展迅速,随着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各类病虫发生日趋复杂。梨树主要害虫有木虱、蚜虫、网蝽、花蕾蛆等,病害有锈病、黑星病、黑斑病、日灼病等。为有效防治梨树病虫害,应该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机械措施及化学措施对梨树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现将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阐述如下。
1.1 彻底清园,减少越冬病虫源。许多病菌、害虫是在病果、枝条、翘皮、枯叶和园内杂草、土壤中休眠、越冬,结合修剪,将留在树上的无用枝条清除;刮掉老皮,杀灭越冬害虫;清除园内杂草,与修剪下的枯枝、烂叶集中烧毁,并将草木灰返园;结合施基肥深翻土壤,杀灭越冬害虫;降低园内病虫基数。
1.2 搞好果园排灌设施。果园积水,会引发根部各种病害,必须及时排水。根据开花前需水多,花期需水少,果实膨大期需水多,果实成熟期需水少的原则,合理排灌,以增强树势,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1.3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在修剪时有选择性地留枝。在生长季节多摘心,及时抹除多余的枝梢,使树冠通风透光,以减少病虫害,尤其对梨木虱高发园区效果明显。
1.4 合理施肥及确定留果量。每年秋季重施有机肥,株产50k g的梨树施有机肥100k g、过磷酸钙2k g和饼肥5k g。追肥在芽前、花前进行,重施孕花壮果肥。5月下旬~6月上旬株施1k g复合肥。重施以氮肥为主的采后肥。追肥尽量少施含氯的化肥,多施磷、钾肥,以增强树势。同时,合理留果,以免造成株产偏高使树势衰弱。
2.1 人工捕捉:如天牛、金龟子等,如天牛其幼虫在冬季进行人工捕捉或用铁丝插入刺死或用毒签均可。
2.2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如蛾类、金龟子等有趋光性,夜间点亮灯后,可引诱成虫触杀。
2.3 挂放捕虫板:利用梨黄粉蚜等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在果园挂放黄色虫板以粘住蚜虫,减少蚜虫危害。
2.4 性引诱剂:昆虫多发季节,在果园内每公顷排放60-90只水盒,盒内放水和少量肥皂粉或菜油,水面上方1-2c m处挂昆虫性引诱诱芯,可诱杀大量前来交配的昆虫,降低害虫基数。
套袋能预防梨果病虫为害,并能提高梨果外观品质,防止日灼,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用药量及农药残留。套袋时间在5月中旬~6月上旬,套前必须喷1次以水剂和粉剂为主的农药,忌喷乳剂等容易诱发锈斑的农药,干后即套。套袋时应撑开袋体,幼果在袋中央部,避免袋纸与果面接触,袋口扎紧,勿使漏光,并使袋与果位于叶的下面。
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做到及时准确而有效地防治。控制化学农药施用次数,防止环境污染,可以小范围防治的不全面喷药。
4.1 休眠期喷布化学药剂。冬季梨树进入休眠期,彻底清园后,全园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等高效杀虫杀菌剂1次,3月初萌芽前再喷1次,可有效杀灭病菌害虫,降低病虫基数。
4.2 生长期喷布保护剂。对生长期的病虫害,除了有针对性地防治外,还要求定时、定量用药。部分露花蕾至套袋前,每隔7~10天喷1次药,套袋至采果前每隔12~15天喷1次药,采果后至落叶每隔20~30天喷1次药,重点突出部分露花蕾、开花前、花后、套袋前、采果后用药。除了对梨锈病在3月中旬~4月中旬用2%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外,其余的治虫药剂用10%吡虫啉1500倍液、80%敌敌畏800倍液、20%速灭菊酯3000倍液,治病药剂用40%福星80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退菌特800倍液等。药剂的混合为杀虫剂+杀菌剂+营养剂,营养剂有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硼砂、1%过磷酸钙浸出液、1%草木灰浸出液等。要求各种杀虫剂、杀菌剂轮换使用,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