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辉,张宏亮
(安阳市脉管炎医院,河南安阳 455000)
豹文刺法又称“贬镰法”、“点刺放血法”,是用三棱针浅刺患处皮肤或黏膜以达到使内蕴毒热随血外泄目的的疗法,也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以往的外科临床治疗中,此法主要用于毒热内蕴血分、流窜经络的急性实热证,如流火、红丝疔等。2008年 3月—2009年 10月,笔者采用豹文刺法结合解毒化瘀丸治疗臁疮 208例,总结报道如下。
208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的臁疮患者,其中男149例,女 59例;年龄最小 18岁,最大 87岁;病程最短36 d,最长60年;病因为下肢静脉曲张137例,单纯性下肢溃疡 33例,外伤 35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3例;溃疡面积最小0.8 cm×1.1 cm,最大11.8 cm× 11.5 cm;溃疡最浅0.1 cm,最深0.6 cm。
按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臁疮的诊断标准,且经下肢静脉彩超或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确诊为臁疮。
嘱患者取端坐位,将患肢放在脚凳上,充分暴露疮面;将三棱针用碘酒、酒精棉球常规梢毒;施术者手持三棱针沿溃疡边缘环刺 1周,针距1~2 mm,深度 2~3mm,注意避开大血管和神经,让刺血点自行流血2~5 min,每点流血1~2 mL,待恶血流尽后,再清洁创面,敷以凡士林纱条,覆盖无菌纱布,外以弹力绷带包扎加压固定(须有较好透气性,松紧适度)。5 d 1次,直至创面痊愈。同时内服解毒化瘀丸(由滑县明善堂制药厂煎制,豫药制字Z04050056,每袋15 g),1次7.5 g,1 d 2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 2个疗程。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臁疮的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溃疡面愈合,临床症状消失。好转:溃疡面缩小 50%以上,局部分泌物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变。
治愈 198例,好转 10例,无效 0例。
患者,男,71岁,2008年 10月 12日初诊。主诉:小腿下部外侧破溃 3年余,加重2周。现病史:患者左下肢静脉曲张 20余年,7年前曾于某医院行左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术后左小腿静脉曲张复发,小腿下部外侧破溃 3年余,久不愈合, 2周前病情加重,遂前来本院住院。现症:左小腿筋聚怒张,中下部皮色紫暗粗糙无光泽,小腿下部外侧可见1个大小约3.5 cm×3.0 cm,深0.3 cm的溃疡,疮面肉色暗红,基底板硬,疮缘皮肤增厚,周围皮色呈黛黑色,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黄、微腻,脉沉细滑。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提示左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级并血栓性浅静脉炎。西医诊断:左下肢静脉性溃疡。中医诊断:臁疮,证属气血瘀滞、湿毒浸络、肌肤失养。治宜解毒化瘀通络,生肌敛疮。给予豹文刺法,操作方法:将疮面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后,距疮缘1 cm处以三棱针点刺放血,之后敷以凡士林纱条,覆盖无菌纱布,外以弹力绷带包扎加压固定,抬高患肢。5 d 1次。同时给予解毒化瘀丸口服,每次 7.5 g,1 d 2次。治疗 3周,疮面周围皮肤黑色渐退,疮面肉芽生长迅速、色红润泽,疮缘上皮生长较快,溃疡面积明显缩小,大小约1.8 cm× 1.6 cm。治疗 40 d,疮面结痂。数日后,干痂脱落,疮面完全愈合。
按 本例患者因禀赋素虚,脾虚湿胜,加之久站久立或者负重,妨碍气血运行,导致气血瘀滞,湿热下注,湿毒浸络,肌肤失养而发病。治以解毒化瘀通络、生肌敛疮之法,给予豹文刺法祛瘀生新,清除体内局部蕴积热毒,使营卫调和;内服解毒化瘀丸以清热解毒,活血祛湿,疏通经络。二者配合,相得益彰,标本兼治,则顽症愈。
臁疮又称“老烂腿”、“裙边疮”,现代医学称之为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该病的发生与下肢血液瘀滞、静脉血氧含量低有关,故又称为“瘀滞性溃疡”、“重力性溃疡”。随着静脉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静脉性溃疡的发病率亦增高,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已引起医学界的关注。笔者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湿、瘀、热互结,脉络不通,气血瘀滞,肌肤失养;湿、瘀、热乃主要致病因素。下肢顽固性溃疡一般病程均较长,疮面日久不愈合多因疮面周围瘀血湿热凝滞、肌肤失养所致,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疮面缺少气血的濡养,则新肉不生,上皮不长,故疮面难以收敛。若单纯靠口服祛湿活血之药,局部瘀血湿热难以速去。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藏……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这里的心,亦指心经火热。由此可见,豹文刺法有行气通经、活血化瘀的功效。豹文刺法运用于下肢顽固性臁疮的治疗中,能祛瘀生新,清除体内局部蕴积热毒,使营卫调和,有利于炎症和代谢产物的吸收消散,改善疮面周围血循环障碍,促进疮面修复愈合。解毒化瘀丸乃本院制剂,由金银花、黄连、黄柏、玄参、守宫、地龙、土鳖虫、水蛭、制乳香、制没药、延胡索、丹参、川牛膝、黄芪等药物组成。方中金银花、玄参、黄连、黄柏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丹参、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守宫、土鳖虫、水蛭、地龙均为血肉有情之品,可加强化瘀通络消坚之功效;川牛膝既可活血,又可引诸药下行;黄芪补气扶正敛疮,祛邪而不伤正。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湿、疏通经络之效。针药合用,标本兼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