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梅 王文玲 谭丽
环境噪声与健康管理
孙立梅 王文玲 谭丽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但环境噪声对健康的损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噪声最先损害听力,许多人直到听力衰退才检查听力,而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害是不可逆的。本文就环境噪声与健康管理进行了阐述,希望对人们有借鉴意义。
环境噪声;健康;听力
环境噪声对人们听力的影响愈加严重,年轻人中,高频听力损失的人至少有20%以上,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保持正常的听力,重视防护是最重要的。因此预防是第一位的。为将环境噪声对健康的损害降到最低,一下介绍了噪声和听力的一些有关知识,希望能对噪声影响听力的现象有预防作用。
任何流体属性存在的一系列压力变化可以定义为以声音。大于每秒20周(Hz)低于每秒20000周(Hz)的压力变化人是类能感知的频率范围。当声音以一种信号的形式,传输有用的信息时,声音是有价值的。任何其他的声音,噪声即不是信号,也不是有价值的信息。声音的时程,可是连续声,也是短时程撞击声。连续声是物体振动或可听频率声音转移的结果。连续连续声的例子可以是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或警笛的声音。撞击声是经过观察者的单一压力的结果。这通常是诸如物体之间的碰撞或爆炸的冲击结果。声音的频率是一种声音的频率或压力变化频率的混合状态。纯音,作为听力测试中经常使用的声音,包括500~6000 Hz的正弦压力变化。几乎环境中所有的声音比单一频率的纯音更复杂。共振频率的复合型其他泛音很难适当描述,但临床上允许使用单一频率的声音分析或多个频率的加权。
噪声是机械性的扩音之后传递到外耳,外耳起着气压的收集器的作用,并将压力的变化传递到中耳鼓膜。中耳的鼓膜和听骨起着阻抗配器的作用,放大气压变化,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流动,刺激耳蜗感觉神经,耳蜗起着压力信号转换成电能信号的换能器作用,传递到神经通路,最终到大脑皮层。由其识别。这个传递链的任何水平的损害,都会导致听力下降。肿瘤可以影响感觉神经通道。结绨组织疾病可引起听小骨的融合。感染或咽鼓管功能不良可引起中耳炎症。压力变化可极罕见的引起内耳液体部分的爆裂(圆窗漏)。暴露在强噪声下可引起听器的损害。当较大声音损害中耳时,可导致一种噪声诱导的听力损害。剧烈冲击波可使鼓膜破裂,拉紧中耳的肌肉,或引起听骨链脱位。也可引起中耳出血。这些变化或其他中耳病变可导致永久性传导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损害在所有频率是一样的。如果一耳受冲击损害只限制一耳。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生活方式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引起了国人的重视。但对于环境噪声对健康的损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容忽略的是,在年轻人中,至少20%以上的人有高频听力损失,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噪声最先损害听力,对于保持正常的听力,噪声防护是很重要的。许多人直到听力衰退才检查听力。噪声引起的慢性进行性高频听力损害是不可逆的。听力损失是最常见的工作场失能。现代社会中,中老年人高频听力损失的发展率较高,但真正的老年性耳聋应该是在65、70岁后发生,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高的原因主要是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休闲娱乐噪声,比如音乐会的扩音系统,立体声耳机,发动机,除草机和轻武器可能都会影响听力,并对人体其他系统产生影响。关于噪声和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个体的损害风险与加权的噪声暴露时间有关,美国标准是当一个人暴露在稳态噪声85 dB或以上,或者脉冲噪声在140 dB SPL(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或以上,需要听力保护。无论持续多长时间。并且任何强噪声在机器或强噪声区域,都需要个人听力保护。总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科学预防,健康的目的就一定能够实现。
[1]郑日真,等.噪声对某厂员工身体健康的影响调查.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6):170-171.
130012 一汽总医院体检中心/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噪声对听觉的另一个影响就是耳鸣,耳鸣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问题,可能和休闲活动都有关系。在瑞典约有15%~20%的人群有耳鸣。耳鸣可以逐渐出现,或突然出现,也可以持续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回到偶发,或变成永久性耳鸣。耳鸣可以影响生活质量,引起压力、失眠和烦恼。失眠和疲劳常常由患有耳鸣的人报告。听力损害是众所周知的耳鸣危险因素,其他包括童年时患中耳炎、老年、压力、血管疾病、药物、严重头后部痛和夜磨牙症。暴露在枪击声或休闲时其他的脉冲噪声也可引起耳鸣。频繁的或连续的耳鸣可分散或干扰患者交流。耳鸣与年龄、性别、休闲时间接触高脉噪声、听力损害密切相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