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胫骨平台骨折属是外科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为高能量创伤,可致平台塌陷、劈裂和分离,往往合并半月板及韧带的损失,严重影响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国内外学者推崇的治疗方法为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恢复关节面完整及良好的下肢力线,获取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本文就我科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18~69岁;左膝39例、右膝19例,按schazker分型:I型2例、Ⅱ型16例、Ⅲ型23例、Ⅳ型10例、V型5倒、Ⅵ型2例,其中交通事故34例、高处坠落伤20例、重物砸伤4例,其中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10例、半月板损伤1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后交叉韧带损伤2例。入院时间伤后半小时至5 d,平均3 d。
1.2 手术方法 在腰麻、连硬麻或全麻下患肢大腿根部置充气型止血带。I型骨折经膝关节前外侧切口,在c臂机透视下复位,骨膜外插入钢板固定;Ⅱ、Ⅲ型均采用前外侧切口,在胫骨外侧置钢板固定;IV型采用前内侧切口,内侧置钢板固定;V、Ⅵ型前正中切口,外侧置高尔夫或锁定板内侧加重建板固定。术中对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者将其撑起复位,植入自体髂骨或异体骨。内髁板螺钉一定要穿透对侧骨皮质,外髁板螺钉同样也要穿透对侧皮质,以加强内固定。术中常规探查内外侧半月板、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对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予以修整,侧副韧带损伤者加强修补,而对交叉韧带断裂者可在骨折愈合后行重建手术。术中常规放置引流,术后48 h拔除,石膏外固定早期行股四头肌等长收肌锻炼,后期可行非负重锻炼及CPM机功能锻炼,术后3月可负重训练。
1.3 疗效评价 参照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方法进行效果评价。
58例患者平均随访1年8个月,膝关节按hohl评分评定,优34例、良1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1.4% 。其中1例为Ⅵ骨折伴开放性损伤,术后功能锻炼不及时造成膝关节僵硬,另1例是复位后关节面再塌陷,分析原因考虑为植骨量不足或负重过早有关。因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再次手术者,无骨不连、再骨折等,1例因韧带重建术后过度训练并发骨化性肌炎。
3.1 胫骨平台解剖特点及手术特点 胫骨平台是指膝关节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是膝关节负重的重要结构,两侧有内、外侧副韧带固定,平台中央附着有交叉韧带。胫骨平台发生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当膝关节受到暴力打击或冲击时可引起外侧或内侧平台的骨折,且多合并韧带和半月板损伤[2]。早期手术治疗目标是恢复关节的解剖关系,维持关节稳定。所以对不同类型的骨折早期应针对性手术。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分型对其治疗甚是关键。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的压缩与移位会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术前评估骨折处塌陷的面积、严重程度以及移位的情况并进行分型,能够帮助选择手术入路、复位和内固定方案。所有术式均要保留骨膜的完整性,探查并保护半月板和韧带,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术中应充分探查骨折部位以及半月板、关节面和韧带的损伤情况,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对交叉韧带损伤者可在术后行重建术。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和合适的植骨是骨折术后完整愈合的保证。关节面平整、坚强的内固定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准确恢复胫骨平台高度与宽度,最大程度达到解剖复位,以因防止复位不全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
3.2 术后功能锻炼和负重练习 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术后容易发生关节内的粘连和周围软组织的挛缩,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为了防止关节强直,如果患者情况允许,应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长腿石膏固定的时间应根据骨折的类型以及手术方式来决定。术后不宜过早负重,负重过早可能导致复位的关节面再次发生塌陷。但固定时间太长又会影响关节功能,引起肌肉的废用性萎缩,所以患者主动和被动活动及训练应在术后3月左右。本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对受损膝关节的功能改善较为明显,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轻了家庭、社会的负担。
[1]陈智华,林俊平,林深镇.胫骨平台骨折57例手术治疗及疗效探讨.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1-112.
[2]张贵林,荣国威,吴新宝,等.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中华骨科杂志,2000,20: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