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华 金 霞 牛建佩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郑州 450000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多因脑出血流入脑室所致。CT扫描为全脑室加蛛网膜下腔出血者,预后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属于重型脑室出血[1]。2001—2008年,我们对56例脑室血肿患者采取以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为主的综合治疗及全面护理监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35例,女 21例;年龄45~78岁,平均66.5岁;全部病例脑室出血量均在30 m L以上,其中10例在80m L以上。
1.2 治疗过程所有患者经头颅CT检查证实诊断后,先常规应用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并迅速处理内科症状,如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癫等,然后在床头协助医生用颅钻行双侧脑室额角穿刺侧脑室引流。具体方法如下:预先行室内紫外线消毒、备皮。原发性脑室出血行双侧侧脑室引流,以生理盐水冲洗血块,然后以尿激酶2万U灌注1侧,双侧夹管2 h后放开。目前认为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经脑室引流管注入溶栓药物(如尿激酶等)溶解积血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若夹管过程中出现血压升高,昏迷加深,早期颞叶钩回疝征兆,即刻放开。继发性脑室出血先在CT定位下做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然后行双侧侧脑室引流。
本组引流时间5~9 d,平均7 d;复查CT发现脑室积血消失。按脑出血预后分级,56例中基本治愈24例(43.8%),显效18例(32.1%),好转12例(21.4%)。自动出院1例。
3.1 病情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密切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射,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呕吐等情况。脑出血患者常有中枢性高热,要及时给予物理降温。血压控制在180~150/95~85 mm Hg(1 mm Hg=0.133 kPa),过高易导致再出血,过低易引起脑灌注不足引发继发性脑损害。
3.2 引流管的护理
3.2.1 引流管的高度:应置于侧脑室同一水平或低于头颅水平,多数情况放置于床面即可,有利于脑室积血流出,随着引流液逐渐转清,引流液增多,可将引流袋位置逐步抬高于头颅上10~15 cm。
3.2.2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保证引流通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如发现引流不畅,系血凝块堵塞引流管口所致,可于手术后24 h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 2万 U,闭管2~4 h,闭管期间可能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异常,即刻开放引流。
3.2.3 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脑脊液分泌量为0.3 m L/min,24 h约 432 m L[3],若引流量日超过450 m L,提示循环通路完全梗阻。若引流量日渐减少,提示脑脊液循环通路逐渐恢复。引流液初为暗红色并混有血凝块,逐渐转为淡红色,如引流液突然出现全面性或颜色较前加深,患者意识障碍加重,说明有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引流液由清变混浊,提示可能有感染,宜留取脑脊液送检。
3.2.4 预防颅内感染:脑室引流是造成颅内感染的途径之一,多因消毒不严格或脑室持续外引流时间过久,使细菌沿管道侵入脑室引起。创口敷料被血液、渗出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无菌纱布。穿刺部位每天更换无菌敷料1次,保持创口敷料干燥无污染,更换引流瓶应注意无菌操作,一般每天更换1次,切忌引流管外口与脑脊液收集瓶内的液面直接接触,防止逆行感染。
3.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3.1 一般护理:术后绝对卧床,保持室内安静、温暖、舒适,减少探视,定期室内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2~3 h翻身1次,预防压疮发生。
3.3.2 呼吸道护理: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行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定时翻身、扣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3.3 泌尿道护理:定期做好尿标本细菌培养,选择相应的敏感抗生素治疗。外阴及尿道口用0.1%洗必泰棉球擦拭消毒,2次/d。留置导尿者应用生理盐水250 m L+庆大霉素8万U膀胱冲洗,2次/d。
脑室出血患者病情危重,及时行侧脑室引流并保持引流管通畅,可迅速清除脑室内积血,既可减少血液成分及分解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又可迅速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控制病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而在术后及时监测颅内压,观察引流的量及颜色,防止血块阻塞及再出血,缩短引流时间并在可能情况下尽早拔管,可减少感染机会。同时护士高度的责任感,仔细认真的临床观察,综合分析,及时有效的护理均可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1]孙艳红.重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6(9):15-16.
[2]苏晓玲,陈超丽,曾明珠.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后观察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2):104.
[3]丁铭臣主编.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5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