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贻
浅谈麻醉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对提高麻醉质量控制的作用
施贻
麻醉;术前检查;术前访视;麻醉质量控制
本文通过在麻醉术前访视及术前检查的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麻醉术前检查及术前访视对提高麻醉质量控制及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作用,麻醉医师应当重视并严格执行术前访视制度,才能提高麻醉质量。
手术是现代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而麻醉质量的好坏在手术中占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麻醉是最具风险医疗工作,麻醉的质量控制更为重要,除了要求不痛以外,安全、舒适等逐渐成为现今麻醉科关注的课题,手术患者受到强烈的生理心理刺激,会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还会严重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身体健康。[1]因此,术前访视作为麻醉医师与患者沟通的一种直接手段被越来受到重视,麻醉医师通过术前沟通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心理状态,从而调整麻醉计划,进行心理干预,这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控制麻醉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术前访视和术前检查指的是麻醉医生在手术前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病史、目前病情、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的精神状态等,对患者的整体状况做出评估,给患者介绍自己,作麻醉术前宣教,回答患者关注的麻醉方面的疑虑,解除其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同时与外科医师一起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及例行麻醉协议书签字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麻醉科医师在麻醉前与患者及其家属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的过程,是完善术前准备,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降低麻醉的风险,控制麻醉质量及安全性的必要过程。
2.1 麻醉的安全性及麻醉质量取决于麻醉师与手术医师共同商定制定出的麻醉方式以及在完全熟悉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对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变化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法。而要做到完全了解患者情况,术前访视及检查则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高龄患者,手术对于各脏器功能均处于下降阶段的老年人来说,不论选择何种麻醉方式,风险相较中青年来说都会大很多,高龄手术患者多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呼吸系疾病等,在麻醉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机率以及术后出现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反应也比一般人大,故对其尽可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动脉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糖、肝、肺、肾功能以及体格检查等,详细了解病史,包括了解有无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饮酒史,明显的左室肥大及糖尿病等麻醉危险因素。对心脏功能评级,手术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在手术麻醉过程中,患者可能由于紧张的心理而增大心肌耗氧量,心功能不全的手术患者,要预防在麻醉过程中出现意外,对于患者心功能的评级非常重要。麻醉医师通过术前访视和术前检查,根据掌握的信息和术前检查结果进行危险性评估,充分预测术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加强术前准备,以便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正确的采取应对措施,如对术前呼吸道压迫或梗阻的患者应做好困难气管插管准备,备好纤维支气管镜帮助插管,气道压迫严重,必要时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行手术。对于因内科疾病病情严重,不适宜手术麻醉的患者可以及时提醒手术医师推迟手术,纠正内科疾病,调整生理状态,待影响麻醉的病情改善后再行手术,最大程度的确保手术安全,保证手术麻醉质量。
2.2 由手术室的陌生环境引起的陌生感、对手术事件本身的迷茫、无助感、手术产生的孤独感以及对进入手术室后可能发生的事情的焦虑、恐惧、都会成为应激源,引起患者非特异性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加等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病情,除了从外在生理上对手术患者进行评估,对手术患者的心理调整也非常重要。麻醉医师通过术前访视及检查直接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和不安、恐惧心理,缓解焦虑,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适应状态。手术患者焦虑、恐惧、紧张、迷茫等心理,主要源于他们对手术这一医疗手段的不了解,从心理需求上说,手术患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需要了解麻醉情况、要求关心照顾、关心手术大夫情况、关心预后情况、担心手术室环境、担心经济问题、关心术中输血问题、担心疾病性质、关心手术时间长短等。这些问题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是患者则由于不了解情况,造成心理上的诸多问题。有些没有做过手术的患者怕自己手术后留后遗症,担心手术麻醉药剂量不够,让他们承受痛苦等。这样的心理状态对手术及麻醉十分不利,现代研究证明焦虑过重会使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过度,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干扰手术及麻醉,影响预后,术中疼痛程度与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对手术的焦虑、恐惧、缺乏信心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等都可影响患者痛阈,使轻微疼痛产生剧烈反应。不同程度的焦虑对手术效果有不同影响,轻度焦虑反映了患者正常心理适应功能,手术效果好。[2]为减轻心理原因对患者的影响,术前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和进行适时的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建立信任关系使其在术中主动配合,提高麻醉质量。术前访视的内容除了对患者生理情况进行整体评估外,对患者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和信息,使其了解手术室环境、布局、设备、仪器、手术间的温度调节,为患者适应手术环境做好心理准备。介绍施行麻醉、手术时的体位配合、手术大概所需时间,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以及手术人员的相关信息等,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由于不可预见性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对手术的心理适应力。通过医患沟通,能够使麻醉医师了解患者的基本精神状态,如有的患者在理解力方面不太好,那么在进行麻醉时,麻醉医师就能够更清晰,更耐心的指导患者按照要求配合,针对不同的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详细解答患者提出问题,使患者有充分的准备,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2.3 由于医疗信息的不对称,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对现代麻醉理解存在很大偏差,一旦发生意外及不良后果极难接受,甚至产生矛盾、医疗纠纷。[3]医务人员通过术前访视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以书面及口头形式告知麻醉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预想不到的意外,导致生命危险及并发症、不同麻醉方案的区别、全麻与非全麻的利弊、不同麻醉方案的可能结果、麻醉方案的更改、费用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签定麻醉同意书不是走过场,而是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麻醉的信息,建立互信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绝对不能忽视。
麻醉医师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前检查,是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直接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做好充足准备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降低麻醉的风险,实施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控制麻醉质量及避免医疗纠纷的的重要手段,医院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麻醉术前访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控制麻醉质量。
[1] 崔东辰,耿华.择期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2):692.
[2]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
[3] 李军,吴华英.医患沟通在麻醉科的重要性及作用探讨.现代医药卫生,2007,(12):1880.
516000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