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粉碎机 攻破六道关

2011-02-10 03:25撰文张健康
浙江林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竹鞭毛竹竹林

□撰文/张健康

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制约,山区竹农经营竹林,靠的是肩挑人扛,靠的是布满老茧的双手,靠的是最为原始的力气。

日前,湖州市一对务林不到10年的父女杨健和杨倩倩,深入一线潜心听取竹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竹林地下根系结构,面对形态各异的竹蒲头,成功研制出了毛竹蒲头电动粉碎机。该机械成功嫁接机械、电机制造和竹子生理学特性等相关技术,从竹农实际需要出发,填补了竹林经营机械的一项空白,为全国4000万亩竹林经营户增添了新利器。整机包括钻头、电机、操作手柄3个部分,全重约10公斤,动力原为220V市电或便捷式发电机,每小时可以粉碎10—12厘米的毛竹蒲头近50只。

据测算,机械清除竹蒲头后,每亩竹林年净增效益可达60元。该机械的全面推广应用,又将是生产工具的一次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这对于促进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将产生深远影响。2011年3月底,长兴县白岘乡成立了国内首支由合作社社员组成的专业服务队,应用该机械为竹农清除毛竹蒲头。

毛竹蒲头电动粉碎机不仅是林农增收致富的好帮手,也是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目前,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外观专利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产品由浙江省湖州森泰林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生产、经销。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工具,毛竹蒲头电动粉碎机的研发成功,攻破了当前制约竹产业发展的六大技术瓶颈。

一是林地空间关。据测算,一个竹蒲头平均占地约0.3平方米,需要8—10年才能完全腐烂。“去三头”技术,关键之一就是去竹蒲头。而今,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和山区劳动力转移,去竹蒲头这项劳动强度大的技术已很少有人去做,使得竹林里竹蒲头越积越多,一般每亩在200只以上,多的已超300只,约占林地有效空间的十分之一以上。竹蒲头被粉碎后,就能大大缩短有效林地的恢复时间,为竹林发展留出更多的空间。

二是竹材增量关。近年来,一些竹制品加工企业的经营者反映,现在的毛竹越来越小。据实地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毛竹资源需求量快速增长,相当多的竹农在材用竹林的实际生产中,采取表面施肥或仅用化肥的情况日益增多,有的竹农每年只是简单地在竹林里撒一点化肥,导致竹鞭越来越浅,竹子越长越小,虽然立竹量短期内有所增加,但持续经营后继乏力。毛竹蒲头电动粉碎机粉碎作业后,竹兜形成一个空洞,既可以施上有机农家肥,也可以施一定量的复合肥或化肥,充分利用竹鞭的趋肥性,让竹鞭“回归”,达到增产增量的目的。

三是旱季补水关。随着毛竹纯林量的增加,竹林旱季缺水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竹林一旦干旱缺水,必然危及行鞭、孕笋和竹林良性发展。用粉碎机将竹蒲头打碎时,将“螺丝钉部”适当保留,以便其能将雨水积聚其间,干旱季节再通过竹鞭慢慢渗出,解决竹林缺水难题。假如在粉碎竹兜里填入足量的有机质,既有利于林地土壤结构的改善,也可以为竹林保存更多的水分,补水增肥同步进行。

四是生态保护关。人工挖除竹蒲头,一挖就是一个大坑,一些坡度大的竹林,如果长期挖掘或垦复,就会导致水土流失,危害生态。应用机械粉碎竹蒲头后,无须对竹林进行全面挖掘和垦复,竹兜多大,留下的坑就多大,不会松动周边的土壤,加上可以直接在洞穴里施肥,省力省时,使肥料不会随雨水流走,既能增产又能保护生态。

五是合理利用关。竹蒲头里也有十分丰富的竹资源。但在传统的做法中,这些资源除极少数被挖掘制作工艺品之外,被竹农挖出的部分大都只能当柴烧,大量的资源还是放在山上自然烂掉。一个10厘米的竹蒲头,粉碎后的竹屑约有0.5公斤多,大的竹兜可达2公斤,只要简单收集起来,就能作为基质、烧制竹炭、压制人造板等原料进行合理利用,这也为竹制品加工企业找到了新的资源。

六是碳汇林业关。用粉碎方法去除竹蒲头,它在缩短林地恢复时间,增加竹林立足量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一个吸收二氧化碳而固碳的过程。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使命光荣又艰巨。对毛竹林实施机械粉碎竹蒲头,在扩大林地面积中增加竹林产出率,符合碳汇林业的规则和要求,也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竹鞭毛竹竹林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引种竹子竹鞭扦插繁育技术体系优化研究
天然苦竹林竹鞭及根构特征研究
敲竹杠
竹林野炊
为什么竹子开花后会死?
情寄苍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