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赣春,覃琳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400045)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农村建设,使中国农村的面貌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由于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数量巨大,规划、设计和施工时间相对短暂,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有的地区把新农村当作城市小区来建设,并不适应于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在空间布局上套用行列式排列,导致农村面貌单调乏味,失去了外部空间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风貌设计上信奉拿来主义原则,套用所谓“先进”模式,致使各村的面貌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反而丧失了乡村风貌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先进”模式作为一种外来建筑模式,和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没有什么关系。笔者以石柱县“沙子印象”片区设计为例,探讨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设计策略和方法的思考。
图1 "沙子印象"总平面图
规划区位于沪渝高速路从石柱县城至沙子镇方向隧道口以东,高速路以北,沙子镇收费站以西,北临小冲沟与山体相邻。用地处于沿高速路重要景观地段,东西向总长约860m,南北向最宽处约140m,最窄处约20m,东西向高差约30m,东西向平行于高速路设有贯通的7m车道一条。用地西段狭窄,东端高差变化大,可建设用地比例较少。该区规划定位为安置高山移民的新农村。“沙子印象”地段的命名,旨在强调该地段作为沙子镇门户的重要区位作用,突出石柱土家族聚落风貌特点。
沙子镇移民新村设计中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体现在传统院落群体组织、传统空间尺度营造、地域风貌语汇应用等几个方面。
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各地民居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院落关系。土家传统农宅基本形制主要有四种:一字形、L形、三合水、四合水。土家群落丰富的组群关系都是由这四种基本形制灵活组合而来,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院坝进行组合(图2)。土家村寨在山地环境下形成了尊重自然的院落组织,以吊脚之高低适应多变的地形,并以梯坎弥补高差带来的不便。在尊重自然的同时也提升了建筑及群落的意境,依山傍水、随势赋形、高低错落、灵活有致,“虽为人作,宛若天成”。
在沙子镇移民新村设计中,引入模块化的概念,选用5种套型作为基本模块,在控制套型面积的同时,以双拼的形式将
图2 传统土家族院落组合关系
图3 移民安置点院落组合关系
以人的尺度为中心来塑造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普遍特点,石柱土家传统建筑也是如此。土家院落规模通常都不大,组成院落及街道的建筑的层数通常为两层左右,使外部空间具有较好的高宽比例。沙子镇移民安置点在院落组织上强调了对空间尺度的控制,建筑规模上趋向于小型化,住宅层数基本为3层,以8~10户居民采用拼接方式组合成院落(图4),院落的D/H值在1.2~1.5,且院落之间形成小尺度的街道空间,在保持围合感的同时减少封闭和压迫感。
“沙子印象”片区进行了风貌设计以呼应土家地区的传统文化。土家民居的最大特色在于转千子(走马转角廊)和牛角挑:转千子空透、轻盈、灵动;而牛角挑多由山地特有的弯曲树木加工而来,豪放、雄健,赋予了吊脚楼另一种性格(图5)。沙子镇移民安置点在建筑设计中把转千子和牛角挑作为重点突出出来(图6),特别是在作为片区对外展示面的东端,富有变化的山墙通过建筑的高低跌落创造了错落有致的街景竖向关系,形成了生动的风貌展示面。
图4 院落内景
图5 土家传统建筑的转千子和牛角挑
图6 新建建筑的转千子和牛角挑
风貌设计需要传统构件作为“语汇”,土家族的传统构件种类有很多,仅窗户式样就有数十种。考虑到建筑材料的现代化因素,设计中对这些构件做了“减法”和变化:保留正脊脊饰等重点装饰细节、小青瓦用同色系的双层压型钢板替代、出挑只选用小弯挑和牛角挑等简洁且容易识别特征的样式、山墙上以抹灰装饰骑柱关系以呼应传统构架风格(图7)、门和窗选用几种成熟简便的样式并适度现代化。这样既便于构件的生产和安装,在体现土家族建筑特色的同时,也最大化地减少了建房的成本,符合现代建筑工业化生产和装配的需要。
图7 山墙面的骑柱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的多样性体现出地域性的差异。由于地形、气候、物产的不同,同一民族的建筑风貌也会产生微小的变化。大部分土家民居都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但不同地区的土家族也会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选用其他的材料建房。在石柱县,不少民居采用土坯墙作为外墙材料(图8),且这一承重墙方式与其他土家民居“千柱落地”的穿斗结构方式也有很大不同。“沙子印象”移民安置点在设计中将部分农宅外露山墙以土坯墙方式进行色彩和材质的表达(图9),延续当地的用材特色,与传统进行呼应。点缀在灰瓦白墙中的土墙黄,极好地丰富了居住区的色彩,强化了传统风貌的视角效果。
图8 土家的夯土墙
图9 风貌对夯土墙的呼应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认真研究农村居住模式,学习传统建筑的智慧,同时综合多方面因素,维护和挖掘农村面貌的多样性,让乡村建设在自身建筑文化基础上进行有机的继承和发展,使地域建筑文化能够得到延续和传承。“沙子印象”移民安置点的设计,对院落关系的传承、空间尺度的塑造和地域文化的符号化呼应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态的设计仅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对传统建筑文化如何在当代得到发展——如建筑技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传统材料的现代化表现方面,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挖掘和探讨。
[1]孙雁,覃琳,夏智勇.渝东南土家族民居[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晓晖,李必瑜,李先逵.渝东南土家族民居之基本形制及其智慧[J].新建筑,2007(0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