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伟,林文修,廖新雪,张兴伟
(1重庆市市级机关公房管理处张家花园房管所 重庆 400015 2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重庆 400015)
重庆马鞍山近代历史建筑群保护诌议
李常伟1,林文修2,廖新雪2,张兴伟2
(1重庆市市级机关公房管理处张家花园房管所 重庆 400015 2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重庆 400015)
在重庆诸多历史文化遗迹中,渝中马鞍山近代历史建筑群以其规模大、环境保存好、多层次纪念意义等特点自成一体,值得保护。本文从管理、使用、检测及处理三方面总结了对建筑群的保护经验,也指出资金紧缺、发展带来环境破坏、民众对历史建筑保护意识弱等是目前保护面临的最大压力,最后提出对今后保护的建议。
近代历史建筑;砌体;保护;环境
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陪都,是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不仅留下了国会遗址、南方局、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等大量弥足珍贵的抗战遗址,也留下了诸如宋庆龄重庆故居、郭沫若旧居、陈独秀故居、冯玉祥故居、宋子文公馆、特园等一大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
和其它近代历史纪念建筑相比,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位于重庆地标建筑人民大礼堂南侧的马鞍山近代历史建筑群(总平面示意如图1所示)有其显著的特点:
(1)规模大。建筑群内土地面积约10万m2,房屋30多栋,建筑面积约2.610万m2,遍布整个马鞍山,建筑风格统一,自成一体;(2)环境保存好。建筑群内胡同小巷、曲径通幽、树木葱茏、庭院深深,是日益喧杂都市中一片难得的净土;(3)建筑有特色。建筑结合了中国的传统建筑和西洋建筑的特点,采用条石基础、砖砌体、木楼面、木屋盖、小青瓦斜屋面,精巧不失自然,凝重不失典雅;(4)人文内涵丰富。除沈钧儒、李公朴等名人曾在此居住过,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市历届政府最高行政官员多在此居住,具有多层次的历史纪念意义。
本文根据马鞍山建筑群上述特点,从管理、使用、检测及处理三方面阐述了对建筑群的保护经验,指出目前保护面临的压力,并提出今后保护的建议。
图1 马鞍山近代历史建筑群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新中国成立后,马鞍山近代历史建筑就交付给重庆市市级机关公房管理处张家花园房管所,在长达50多年的管理过程中,有如下保护经验。
由于建筑群占地广,房屋多,因此进行有效管理至关重要。首先是对房屋进行登记并编号,记录、整理房屋的修建年代、建筑面积、结构形式、修缮历史等资料,形成房屋档案,以便查阅。
其次对建筑群内房屋进行分级保护,根据其历史纪念价值大小分成文物保护(如沈钧儒故居)、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文物保护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1],力求最大限度保存其历史纪念价值;重点保护以“原汁原味”为原则,力求最大限度保存其观赏价值;一般保护以“维护建筑群整体”为原则,力求最大限度保存其作为建筑群中一个分子的功能。分级保护可以使保护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三是必要的行政干预,由于建筑群内房屋大多无消防设施,且都为砖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应向房屋使用人加强防火宣传,配备消防设施,对电线应进行穿管,杜绝裸露,防止火灾发生;同时要求正确使用房屋,控制房屋的活荷载,严禁开墙打洞,及时、依法拆除违章建筑。
实践证明,上述管理手段对马鞍山建筑群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筑群内多数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空置近代历史建筑要求资金及人力巨大投入,同时对于马鞍山建筑群的保护级别而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不是好的保护方法,合理使用既能起到减少资金、人力压力,同时也能起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蛀”的作用。以马鞍山31号为例,该建筑是建筑群中目前保存最好的建筑之一,除木屋架局部缺损外,建筑内部整洁、完好,墙体表面未风化、缺失,其很重要的原因是该房子作为人民大礼堂酒店职工宿舍使用,大礼堂酒店对该房的使用、维护起到了保护作用。作为反例——马鞍山47号,房屋使用人多为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受规划及资金所限,对房屋进行维修、维护困难,目前该房屋木结构大量腐朽、墙体污染、风化严重,不仅丧失了历史建筑的特色,还成了危房。
对历史建筑的使用,各国、各地区都在进行探索[2][3][4]。马鞍山建筑的使用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之处。本文认为把建筑交付给有承担力的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维护,是一种比较好的保护措施。
和人类衰老了产生机能退化、病痛缠身一样,对于这些存在并使用近70多年的房屋,进行适时的“体检”,发现问题,及时 “对症下药”,是非常重要的保护措施。检测从两个方面进行: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以马鞍山63号为例,该房屋由于年久失修,木结构腐败、墙体风化、脱落、开裂(如图2所示),经鉴定安全等级为D级,需马上加固处理。通过全面替换木结构、加大截面法加固墙体、在外墙面粘贴复古小青砖,马鞍山63号房屋不仅解决了安全隐患,而且基本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
图2 加固前马鞍山63号房屋墙体
图3 加固处理后房屋外貌
图4 外露条基表面风化
耐久性检测必不可少。当前对建筑群耐久性检测表明:局部承重墙体风化,最大深度达15mm(如图3所示);露出地面的条石基础风化严重,最大深度达120mm(如图4所示);围墙风化严重,最大深度达35mm。风化是最主要的耐久性病害,处理措施是增设保护层。以马鞍山31号为例,该房屋墙体表面曾刷了一层厚约4mm水泥净浆保护层,目前墙体除水泥净浆受潮起皮外,墙体本身未风化,砂浆强度推定强度值为M 2.5,砌墙砖强度检测推定值约为MU7.5;而表面没有水泥净浆保护的墙体,砂浆强度推定值为0,砌墙砖风化严重,强度检测推定值低于MU7.5。除了水泥净浆保护层外,新型化合物也是不错的保护材料,文献[5]表明硅氧烷及其改性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渗透能力,能够渗透到多孔的水泥基材内部的微空隙内,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在微孔的壁上与活性基团或自身发生反应,牢固地附着在基材表面,从而提高了水泥基材料的防水、耐沾污和耐久性能,同时由于材料本身是透明、无色,不影响历史建筑本身材质和特色。
适时检测、及时处理对延长历史建筑的“寿命”非常重要,同时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检测和处理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综上所述,管理、使用、检测和处理是马鞍山历史建筑群的保护经验,有成功也有不足,在长达50年的过程,证明基本上是行之有效。
马鞍山历史建筑保护主要面临三个压力:资金紧缺、发展带来环境破坏、民众对历史建筑保护意识弱。分述如下。
这几乎是所有历史建筑保护中都要面临的问题。马鞍山历史建筑群产权属于张家花园房管所,市内无相关资金支持,目前唯一资金来源为收取建筑群内的租金,但租金菲薄,无法支撑整个保护系统运转,特别是日常的维护、维修费用严重不足,导致部分一般保护级别的历史建筑因“无钱看病”而“病入膏肓”,慢慢消失。这些建筑虽然本身历史价值不高,但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构成整个建筑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凝聚着岁月赋予的价值,它们的消失同样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历史建筑的保护迟早要和社会发展产生矛盾[6][7][8]。马鞍山位于渝中区,北临大溪沟和重庆市人民大礼堂,西临学田湾,南临枣子岚垭,东临人和街。重庆市政府、重庆市团委等重要党政机关及人和街小学、巴蜀中学等学校分布其周围,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地段。目前马鞍山周围虽未进行大的房地产开发,但零星的高楼已经在周边竖起,悄然破坏了马鞍山建筑群周边环境。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地产开发是不争的事实,纵然马鞍山历史建筑能够得到保存,但如果置身一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森林中,其历史价值、欣赏价值和岁月价值都要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问题,找到折中的办法,是马鞍山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课题。
在我们对建筑进行检测、鉴定时,经常能听到民众对我们说:这个房屋是不是不行了?什么时候拆了重建?虽然这些言论不能代表所有民众,但也能窥其一斑。和历史建筑保护起步较早的北京、南京、西安、武汉等城市相比,重庆市民众对历史建筑保护意识偏弱。历史建筑的保护非房管所一家所能囊括全部,民众保护意识增强并积极参与才是保护的源泉和根本。据相关报道,2004年围绕武昌白沙洲近代建筑“卢家老宅”的拆除事件,武汉市知名媒体、网站和普通市民自发联台起来,开展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卢家保卫战”,成功阻止了开发行为,保护了优秀历史建筑,可见民众力量的重要。因此,宣传历史建筑保护,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是必须解决的课题。
渝中区马鞍山近代历史建筑群是重庆陪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人文内涵,对这些建筑进行系统管理、维护和修缮,对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和利用,对反映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总结了对马鞍山近代历史建筑群管理、使用、检测及处理的保护经验,指出资金紧缺、发展带来环境破坏、民众对历史建筑保护意识弱是目前面临的压力,对今后的保护提出如下建议:
(1)对建筑群的保护要具有整体性。个体组成群,群形成环境,损害了个体建筑,即损害群,损害群也即破坏了环境,反过来也一样。因此保护建筑群要从整体出发,协调好个体、群、环境之间的关系。
(2)保护措施多样性。随着理论发展、科技的进步,采用新理念、新技术对建筑群进行保护,学习发达城市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经验,势在必行。
(3)为马鞍山历史建筑申请“重庆市历史文化街区”称号,这样不仅能解决资金缺少问题,还能有效保护整个建筑群,同时还能预防未来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历史建筑保护和参与意识。最有效的措施是借助网络技术,建立宣传网站,实时和网民互动,接受民众的监督和建议,群策群力,共同保护。
[1]常朝晖,陈家平.关于做好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探索[J].工程科学,2010,(9):64-65.
[2]汪阔,杨丽,何亮.上海理工大学的历史建筑保护策略[J].山西建筑,2010,(31):7-8.
[3]孙炜玮,张涛.新兴中小城市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初探—以威海市为例[J].华中建筑,20110(9)97-99.
[4]张扬.社区居民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态度研究——以比利时鲁汶市女修道院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09,(6):102-105.
[5]王金前.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材料耐久性分析及其处理技术[J].住宅科技,2009,(11):56-60.
[6]孙大川.哈尔滨现代城市建设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建筑技术,2010,(14):166.
[7]陈佩杭,石坚韧,赵秀敏,等.以宁波庆安会馆维修工程为例探讨历史建筑保护技术与方法 [J].高等建筑教育,2009,(5):51-56.
[8]余习军,曹峰,李芬芬.城市记忆的保护和延续——以青岛老建筑节能改造再利用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10):5-8.
On Protecting Modern Historic Buildingsat Chongqing's Ma-An Hill
Comparedw ith theotherhistoricalbuildings in Chong Qing,theenvironmenthistoricalbuildingsarewellpreserved and rich inmemorialsignificanceswhich form the characteristicsofMa-An Hillmodern historicalbuildingscomplexes.Thesebuildingsareworthwhile to be protected.Based on experiences,the paper proposes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includingmanagement and using and detecting,and puts forward ways to solve a number of problemssuch as theshortageof fundsand theenvironmentbeingworsened by development.Some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are valuable.
themodern historic building;masonry;protection;environment
TU 984.11+5
A
1671-9107(2011)07-0001-04
10.3969/j.issn.1671-9107.2011.07.001
2011-06-16
李常伟(1963-)男,四川岳池人,大学专科,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及房屋安全鉴定。
林文修(1946-),男,重庆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会员,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研究工作。
余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