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伟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
西双版纳茶庄文化研究
陈红伟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
本文分析了云南西双版纳茶区历史上茶庄兴起的时代背景,提出了茶庄文化的主要内容,介绍了西双版纳历史上的老茶庄,并对茶庄发展的历史意义及茶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西双版纳 茶庄 茶庄文化 历史 普洱茶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故乡,普洱茶生产历史悠久,但由于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茶叶加工技术长期滞后,直到清代雍正后期,茶庄的出现标志着西双版纳普洱茶的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茶庄时代,也标志着西双版纳普洱茶文化翻开了新的篇章——茶庄文化。
在普洱茶生产历史上,明代是一个“质变”的时期。明初统治者在云南实行的“屯田制”,把大量内地汉人迁移到云南开发边疆,同时也把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了云南边疆,大大提高了云南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也给古老的云南普洱茶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茶叶生产、贸易有了重大发展,特别是内地的团饼茶加工技术也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步传入滇南一带。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尤其是在日益扩大的茶叶贸易中,因贮存、运输等方面的需要,团饼茶加工技术演变发展成独具特色的各种普洱紧压茶加工技术[1]。随着这一技术的成熟与传播,以传统普洱紧压茶加工和贸易为主的茶庄开始兴起。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政府对六大茶山一带进行“改土归流”,并对茶叶贸易实行官府垄断,对茶农大肆压榨,最终导致茶叶生产、贸易的一度衰落。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清政府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开始采取“土流结合”“土流兼治”的办法管理茶山,在严禁官府剥削茶农的同时,还要求茶商“按照实价,公开采买”,西双版纳茶叶生产、贸易才得以恢复和发展。特别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茶山交由当地土目管理之后,逐步规范了茶叶加工与贸易,茶商们因此纷纷选择直接在茶叶原料充足的倚邦、易武等茶山设立茶庄。
以老茶庄较为集中且保存较好的易武为例。虽然地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但这里的建筑风格与西双版纳普遍的傣族干栏式建筑迥然不同。由于明清时期石屏等地的汉族大量进入易武从事茶叶生产,雍正、乾隆以来设立茶庄的也多为石屏等地的汉族,使易武具有了较多的汉文化元素。从外部形态来看,易武民居建筑大部分就是内地风格的四合院,建筑结构和布局,甚至一砖一瓦,都与江南地区基本相同。茶庄作为一种家庭作坊,通常就设在四合院内。古镇四合院成为茶庄建筑文化的特色。
茶庄拥有自己的名号,在这个名号之下,依托特定古茶山的茶叶原料加工各类普洱茶。由此而产生的茶叶品质特点、产品外包装、内飞等都属于这一茶庄的品牌文化范畴,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同庆号”“同兴号”“可以兴”等。同时,这些茶庄又多集中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具有地域品牌的特点,不同地域的茶庄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产品特征和销区,如“倚邦茶庄”“易武茶庄”“勐海茶庄”等。
茶庄商贸文化是茶马古道文化的一部分。通常,茶庄收购鲜叶或毛茶,加工成各类紧压茶产品后外销,有一定的销路和销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以茶为主的商品往来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在商品往来贸易中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团结,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
勐腊县象明乡倚邦街曾经是边疆地区较为繁华的茶马重镇,一度茶庄众多,人气旺盛。这里的茶庄始创于清雍正后期,至清代中后期开始衰落。宣统末年,倚邦街上的茶庄仅存庆丰和、庆丰益、元昌、恒盛、宋云等。民国初期,倚邦茶业有所复兴,新创办了园信公、惠民、升义祥、李宝云、杨聘号、陈会明、崔梅祥、鸿昌号、盛裕祥等茶庄,共有茶庄10多家,年产七子饼茶40~60吨[1]。但好景不长,1942年的战火又将倚邦街大部分建筑及茶庄烧毁,现仅有少量茶庄遗迹可寻。
宋云号创办于清光绪初年 (公元1875年),1911年停办,1921年恢复,年产普洱茶12吨左右,产品销往四川等地,1935年停办。
鸿昌号创办于1926年,最初以倚邦小叶种茶原料加工精品普洱茶,年产量5吨左右,销往四川等地。随着茶庄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20世纪30年代,鸿昌号在泰国设立分公司,名为 “鸿泰昌号”,后来又在香港及南洋各地设立了代理公司,形成一个庞大的普洱茶营销网络。鸿昌号茶庄的总部一直设在倚邦,20世纪50年代初期仍以合作社形式运营,1957年西双版纳州茶叶普查时仍然存在。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倚邦鸿昌号茶庄消失。
清雍正年间,石屏人在易武扩展茶园的同时,开始兴建茶庄茶号,就地揉制团茶。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开始压制七子饼茶(又叫圆茶或元宝茶)。至民国时期,易武街先后建立大小茶庄共20多家,年加工各类普洱紧压茶300~450吨[1]。
易武街著名的茶庄有:同庆号、同兴号、同昌号、宋聘号(乾利贞)、福元昌、庆春号、车顺号、综合祥、安乐号、元太祥、太来祥、联兴号、君利祥、迎春号、守兴昌等。
同庆号创办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共在易武从事普洱茶加工及营销200多年,一直以优质的“易武正山”原料加工优质普洱七子饼茶,并在香港、泰国、越南等地建有分号,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民国时期,同庆号年加工普洱七子饼茶30多吨,最高年份达50多吨,有运茶的骡马30头,驮牛30头,是易武著名的四大茶庄之一,其产品主要销往香港及东南亚国家,年营业额20万银元。20世纪50年代,同庆号收归国有,其建筑现已不存,原址在今易武供销社后面,无迹可寻,令人遗憾。
同兴号创办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原名同顺祥,亦称中信行。1736年开始生产七子饼茶,其原料来源除了易武本地之外,还收购倚邦曼松等地的毛茶。同兴号以优质普洱茶闻名于世,产品有七子饼茶、砖茶等,其方砖茶曾经上贡清皇室,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尚保存有一块清代光绪年间的同兴号“向质卿造”宫廷砖茶,距今已有120年左右的历史[2]。民国时期,同兴号年加工普洱七子饼茶30多吨,有运茶的骡马20头,驮牛20头,是易武著名的四大茶庄之一,产品主要销往香港及东南亚国家,年营业额20万银元。1948年,同兴号停业,庄主向纯武一家返回石屏。同兴号茶庄老宅现存易武老街。
同昌号创办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至民国时期,同昌号年加工普洱七子饼茶20~30吨,是易武著名的四大茶庄之一。同昌号茶庄老宅现存易武老街。
宋聘号创办于清光绪初年,乾利贞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三年,民国初年两家联姻,茶庄合并,统称为“乾利贞宋聘号”。民国时期,乾利贞宋聘号年加工普洱七子饼茶35~45吨,另外还曾经加工少量普洱方茶,是易武著名的四大茶庄之一。乾利贞宋聘号茶庄现已不存,原址在今易武小学教学楼右边。
车顺号创办于清光绪年间,茶庄老宅现存易武老街,并以保存有一块“瑞贡天朝”的木牌匾而闻名,此牌匾乃车顺来以茶作贡,受皇封例贡进士后,由云南布政使所赐。“瑞贡天朝”牌匾由车家后人精心保管。
另外,易武茶庄还包括了今易武乡境内的曼洒、曼腊茶庄。曼洒、曼腊均属于曼洒古茶山范围,清雍正后期开始创办茶庄。曼洒茶庄在清代中期一度繁荣,清代后期因火灾、战乱、疾病等原因而衰败,民国时期只剩下两家茶庄。曼腊茶庄兴于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尚有陈云号、同顺号、新盛利、德顺祥、杨长寿、高裕和、薛春有、朱家福等20多家茶庄、茶号,年加工普洱七子饼茶约100吨。其中,最大的一家陈云号,年加工普洱七子饼茶10多吨,并有50匹马,100头牛,将茶叶直接驮到越南莱州。
勐海县境内的茶庄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产量较高。1910年,石屏茶商张堂阶创办了勐海第一个茶叶加工作坊――“恒春茶庄”,从思茅请来揉茶师,收购晒青毛茶,就地加工成紧茶、圆茶等普洱茶产品,再经思茅、普洱转销藏区,或出境销往东南亚、南亚诸国。1921年,张堂阶等人还开通了经缅、印等国通往西藏的茶叶运销路线。
由于勐海茶叶品质独特,且原料充足,价格相对低廉,制茶成本低,输出也较为便利,因此吸引了众多的茶商来开设茶庄,收购晒青毛茶,加工成各种普洱紧压茶,促进了茶业的繁荣。至20世纪30、40年代,勐海境内(包括当时的佛海和南峤)大小茶庄共有20多家,每年加工紧茶、饼茶、砖茶等普洱紧压茶1000多吨,特别是1938年至1941年间,年产量均在2000吨以上[1]。1942年,因勐海屡遭日本飞机轰炸,茶庄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勐海茶庄一度恢复到20多家,但到1949年因政局动荡而又纷纷停办了。
民国时期的勐海茶庄主要有:恒春、洪记、可以兴、恒盛公、新民、复兴、鼎兴、云生祥、时利和、利利、大同、吉安、湘记、公亮等等。
恒春茶庄创办于1910年,为勐海第一家茶庄,创办人为张堂阶(石屏籍),有茶灶2盘,加工藏销紧茶及圆茶,年产量20~30吨。
洪记茶庄(洪盛祥的分号)创办于1924年,创办人为董燿廷(腾冲籍),有茶灶7盘,以加工藏销紧茶为主,少量加工方茶,年产量200~400吨。
可以兴茶庄创办于1925年,创办人为周丕儒(玉溪籍),有茶灶2盘,产品有藏销紧茶、圆茶、砖茶,年产量80~120吨。
恒盛公茶庄创办于1928年,创办人张静波(鹤庆籍),有茶灶4盘,专门加工藏销紧茶,年产量100~300吨。
新民茶庄即1928年创办的掸民茶业合作社,1930年改称新民茶庄,创办人为勐海傣族土司刀宗汉。茶庄由当时勐海区的傣族以茶叶或现金合股创办,初有茶灶2盘,后增至6盘,产品有圆茶及藏销紧茶,年产量100~300吨。
西双版纳茶叶生产源于汉,兴于唐,历史悠久,但在清初茶庄兴起之前,西双版纳古茶山生产的只是晒青毛茶,这类晒青毛茶运往思茅等地再加工成各类普洱紧压茶,西双版纳只是单纯的原料产地。而茶庄的兴起,引进了团、饼、砖、沱、瓜等紧压茶加工技术,促进了普洱茶加工技术的提升,使西双版纳普洱茶有了质的变化。
从清雍正末年到民国时期,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西双版纳境内演绎了无数个茶庄的兴衰成败。据不完全统计,各个时期的茶庄大大小小共有80多家,年加工各类普洱紧压茶1000~3000多吨[1]。其中,在海内外有较大知名度的有同庆号、同兴号、同昌号、宋聘号、车顺号、鸿昌号、陈云号、洪记、可以兴等共20多家。这些茶庄所生产的普洱茶产品产量较大,品质较优,主要销往香港、东南亚市场或藏区,品牌影响较大。
茶庄的发展,拉动了当地茶叶生产的发展,从种植、加工到销售,都经历了较长时间兴旺局面,茶农、茶工、茶商、茶庄主等涉茶人员及有关服务行业的人员,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经济收入。特别是茶庄庄主,通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在壮大茶庄的同时,也投资兴建文庙、会馆、商铺、学校、街道、茶马古道、桥梁、客栈、马店等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对祖国西南边疆也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传统的普洱茶庄作为一种“私营企业”,最迟于1958年就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个国营企业――国营茶厂,采用机械设备生产茶叶,产量大大提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普洱茶手工加工技术重新发掘、完善并得到广泛传播,易武等地的居民开始重操祖业,建起了一个个茶庄,以小手工作坊的形式加工并销售茶叶。随着“普洱茶热”的升温,各地兴建的茶庄如雨后春笋,这些茶庄大多以传统的方法生产传统普洱茶,以品质、外形及厚重的文化底蕴取胜,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但就西双版纳乃至云南全省普洱茶的加工和贸易而言,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私营茶厂才是真正的主力军。
现在,各地涌现出来的茶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传统茶庄,即以传统方法为主加工普洱茶的茶庄,通常是“家庭作坊”,有的是纯手工,有的是半机械半手工。这类茶庄以易武、象明等地较为集中。
二是以销售茶叶为主的茶店,有的又自称为茶庄、茶坊、茶行,没有自己的加工作坊、加工厂,销售的是别人的茶或自己请别人代加工的茶。也有的是某一茶厂的“销售部”、传统茶庄的“销售点”。
三是以品茗休闲、展示茶艺、商务交流等为主的茶庄,通常具有一个优雅的环境和一批多才多艺的茶艺师,以茶庄为平台,以茶叶为媒介,达到放松身心、交流感情、互通信息、促进商务等目的,对促进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有积极的作用。
[1]陈红伟,张俊.普洱茶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2]姚晓燕.紧压茶一路走来——记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紧压茶[J].茶叶,2010,36(1):58-61.
2010-12-24
陈红伟(1968-),男,云南墨江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历史、文化、古茶树资源等研究以及科技培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