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强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

2011-02-09 18:15苏国修法丹丹
种子科技 2011年10期
关键词:强筋壮苗中耕

苏国修,法丹丹

(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1)

1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小麦品质和产量虽然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但在相同条件下,优质品种的籽粒性状始终优于一般品种,所以在产量、品质同等优化栽培条件下,必须选用产量、品质矛盾协调较好的量、质兼顾型品种。根据近几年来优质小麦发展情况,河南省以郑麦9023、郑麦366、平麦998、西农979等为主。

2 地力培肥技术

培肥地力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基础。在强筋小麦适生区,在高土壤肥力的基础上,采用与强筋小麦配套的栽培技术,不仅可以使强筋小麦品质得到保障,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种植强筋小麦,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在1.2%以上,土壤速效氮含量80 mg/kg左右,速效磷含量在25 mg/kg左右,氧化钾含量在100 mg/kg以上。

2.1 加深耕层,精细整地

这样做的好处是:(1)增加空隙度,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扩大根系生长和吸收水分、养分的范围,尤其提高生育后期吸收土壤深层养分的能力,这一点对强筋小麦更为重要;(2)可以把有机肥掩入土中,使土、肥相融;(3)促进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增加土壤有效养分;(4)使土地上松下实,墒情适宜,有利种子发芽出苗和促进苗全、苗壮。

2.2 增施有机肥,补充一定量的氮肥

增加有机肥的方式主要是秸秆还田,方法是:

2.2.1 小麦高留茬。小麦收获时要求留茬高度在20~25 cm,相当于每亩还田根茬220~500 kg,与平茬相比可多还秸秆100~170 kg。

2.2.2 麦秸覆盖还田。在秋作物生长前期,将麦秸麦糠等均匀撒于作物间,一般亩盖草量150~200 kg,麦秸覆盖还田有保墒抗旱、抑制杂草,培肥地力的综合效能。

2.2.3 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在增施有机肥同时,补充一定量的氮肥,一般补纯氮量为秸秆干重1.0%~1.5%。如果亩还田秸秆200 kg,应补施纯氮2.0~2.6 kg,即用尿素5~6 kg或碳铵12~15 kg。

2.3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科学增施无机肥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是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土地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增施适量的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

3 播种技术

3.1 施足底肥

强筋小麦比一般小麦生育后期吸氮能力强,因而施足农家肥显得尤为重要。底肥采用分层施肥的方法,把农家肥、磷肥、钾肥、锌肥和基氮肥的70%结合深耕施入底层,以充分发挥肥效,供给小麦生育中后期的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基氮肥的30%犁后撒垡头,或耕地时撒入地面后翻入土中,以供给小麦苗期生长的需要。

3.2 统一供种,实行区域种植

优质强筋小麦必须实行区域连片种植,才能保证生产达到国家标准的强筋小麦。如果强筋小麦和普通小麦交叉种植,在收获脱粒期间就很容易混杂,难以保证强筋小麦质量的稳定。种子质量是生产强筋小麦的基础,统一供种的质量便于检测。为防治地下害虫和小麦土传、种传病害,可采用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两种方法。

3.3 足墒下种,一播全苗

播前造好底墒是苗全、苗匀、苗壮的基础。强筋小麦的适生区是两合土、黏壤土或黏土,最适宜出苗的土壤含水量两合土为18%~20%,黏壤土为20%~22%,黏土为22%~24%。若低于上述指标,应浇好底墒水,还要包好口墒,以确保一播全苗。若土质十分黏重也可先种后喷灌或浇蒙头水。

3.4 适时精量匀播

适时播种可以保证小麦冬前有足够的积温,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适宜的播期要根据品种的冬春性和当年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半冬性品种在10月5~15日播种为宜,弱春性品种在10月15~25日播种为宜。在足墒播种的前提下,半冬性品种亩基本苗10万~12万苗,亩播种量为5.0~6.0 kg,弱春性品种亩基本苗13~15万苗,亩播种量为6.5~7.5 kg。

4 冬前管理技术

冬前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使小麦早分蘖,长大蘖,盘好根,培育冬前壮苗,使麦苗安全越冬。具体来说,抓好以下几条:

4.1 查苗补种,疏苗移栽

出苗后及早检查,对缺苗地段要用同一品种的种子进行浸种催芽补种,要求在二叶期前补完。如果没有留同品种的种子,也可以就地疏稠补稀,要在小麦分蘖以后才能进行,移栽时覆土深度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标准,并及时浇水,以保证成活。

4.2 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

叶龄春性品种六叶或六叶一心,半冬性品种七叶或七叶一心。叶蘖同伸,春性品种四五个分蘖,加上主茎,单株总头数五六个;半冬性品种六七个,加上主茎总头数七八个。无论春性品种还是冬性品种,每亩总头数60万~70万、单株次生根7~10条都比较合适。

4.3 酌情用好冬前肥水

强筋小麦浇水次数过多会引起其品质下降,在小麦播种底墒充足,达到冬前壮苗的前提下,冬前一般不浇水。如遇下述两种情况可浇分蘖水或越冬水:一是播期干旱,底墒不好,但有一定表墒,或喷灌出苗,为促壮苗越冬,可在小麦分蘖期浇水。二是播期比较干旱,施底肥不足,冬前群体、个体达不到壮苗标准,每亩群体在50万苗以下,可结合追施氮素肥料浇一次越冬水。

4.4 中耕保墒

浇分蘖水后,待地面干时,应及时浅锄或划锄,中耕保墒,促苗早发。不浇分蘖水的麦田也要进行浅中耕,达到灭草的目的。

4.5 推广化学除草

在11月中下旬注意搞好化学除草。若麦田以猪秧秧等双子叶杂草为主,可选用杜邦巨星按每亩1 g兑水50 kg防除。但使用化学除草一定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进行,不可随意加大药量,不能漏喷重喷,同时要选择无风晴天喷洒。

5 返青至起身期管理技术

5.1 中耕保墒

对正常麦田要浅中耕一二次。对群体过大麦田(每亩群体超过90万苗),返青期要采用深中耕措施,以控制无效分蘖的滋生和促进无效分蘖的消亡,加快两级分化进程。对旱地小麦要做到勤中耕、细中耕,以及镇压与中耕相结合的措施,以提高地温,促进麦苗早发,确保穗足、穗大、不倒伏。

5.2 积极推广化控、化除新技术

对于一些植株偏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如果群体大,一定要及早采取化控防倒措施,因为倒伏后的麦粒透明度差,出粉率低,磨粉和烘烤品质恶化。化学调控要看天气、看苗情进行,返青群体每亩超过100万苗的麦田,麦苗返青开始生长时要及早采取化控防倒措施,每亩可用30~40 mL多效唑粉剂40 g兑水50 kg进行喷洒。喷洒时要选择晴朗无风天气,日平均温度在10℃左右时进行。

5.3 防治小麦纹枯病

强筋小麦要求总氮量比普通小麦略高,若冬季温暖,春季雨水多,就很容易发生纹枯病。纹枯病发生后会引起倒伏、白穗等后果,降低产量和品质。返青至起身期是防治纹枯病发生的最佳良机,要及时防治。喷洒用药以粉锈宁为首选,亩用药量为有效成分15 g以上,防治时期以起身期最好。

6 拔节至孕穗期的管理技术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生育后期的吸肥能力特别是吸氮肥能力显著高于普通小麦品种,此期提供足够的氮肥供应是保持和改善强筋小麦品质的关键。对于生长稳健、群体适中的麦田,可在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10~13 kg尿素,小麦抽穗前结合浇孕穗水补施尿素5 kg左右。拔节结合孕穗两次追施氮肥,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1~2个百分点,调高面筋数量和质量,是强筋小麦栽培中提高品质的一个关键措施,即前氮后移技术。

7 后期管理技术

7.1 适当控制水分

小麦进入乳熟期是叶片制造光合产物和茎秆储存的氮化物向籽粒快速输送期,也是产量、品质形成的高效期。小麦乳熟期至收割阶段适当控制浇水,可提高籽粒的光泽度和角质率,明显减少“黑胚”现象,还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至少提高1个百分点,使面团稳定时间延长0.5~1.0 min,而对产量影响却不大,并可防止浇水后遇大风发生倒伏。在小麦抽穗后一般不再浇水,在土壤持水量达50%以上时控水基本上不影响产量,而对确保强筋小麦的品质十分重要。

7.2 防治病虫

抽穗后应及时喷施乐果或吡啉虫等药物防治蚜虫为害,喷施粉锈宁防治锈病和白粉病,叶枯病的发生,有效延长绿色叶片的功能期。防治赤霉病、叶枯病以及其他害虫的方法可参考普通小麦的措施进行。

7.3 做好根外喷肥

此项措施对提高强筋小麦的品质十分重要,因此要在开花期和灌浆期两次进行叶面喷洒尿素溶液,每次每亩用1 kg尿素加水50 kg喷洒。

7.4 去杂保纯

杂麦的混入会明显降低强筋小麦的加工品质,所以不论作种子还是作商品粮都一定要把好田间去杂关,确保种子的纯度达到一级种子水平以上(99%),商品粮的纯度达到95%以上。要做到这一点,以乡镇或以县为单位进行规模化种植,建立种子和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8 适期收获

强筋小麦在穗子或穗下节黄熟期即可收割。收割过晚,会因断头落粒造成产量损失,对粒重粒色及内在品质也有不良影响。可在蜡熟末期用联合收割机收获,以利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减少损失。注意分品种单收、单打、单入仓。

猜你喜欢
强筋壮苗中耕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