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癌生物标志物研制成功

2011-02-09 17:57:17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1年3期
关键词:第四军医大学抗炎免疫组化

由第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领衔承担的国家“863”、“973”计划课题,经 10年刻苦攻关,成功地研制出我国首个新型通用癌生物标志物——HAb18G/CD147,该标志物作为癌症的全新药靶,对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日前,该研究成果荣获 2010年国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一等奖。

为探讨综合治疗癌症的新方法,研究人员开拓思路,高起点地选择了肝癌单抗药靶分子的研究及抗炎、抗病毒功能、肝癌移植抗复发治疗等多层面的研究,经反复检测实验,他们终于成功研制出HAb18G/CD147拮抗剂(利卡汀)。经对各类癌组织的 28 组组织芯片、1252 个样品点、1117 例乳腺癌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HAb18G/CD147 对良性瘤不表达,对癌表达率为66.6%,能使肝癌移植治疗一年复发率降低 30.4%,患者生存率提高 24.7%,这表明HAb18G/CD147 是一个新型通用、有较好特异性、与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标志物,为癌症的早期预警、病理分型、分期诊断、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还发现,HAb18G/CD147 对抗类风湿关节炎(RA)、SARS、HIV-1等病毒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抗炎、抑制作用,是一个新型稳定的治疗药靶。在此基础上,他们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HAb18G/CD147癌症标志物免疫组化诊断试剂盒,并获得 PCT 国际专利授权 1 项和国家颁发的知识产权专利证书及生产许可证书。目前,该试剂盒已投入批量生产。

猜你喜欢
第四军医大学抗炎免疫组化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浙江医学(2020年9期)2020-07-01 10:17:42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浙江医学(2019年2期)2019-01-23 06:38:24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0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09
《麻醉安全与质控》征订启事
《麻醉安全与质控》征订启事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中药与临床(2015年5期)2015-12-17 02: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