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秀,范立君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近代化研究述评
谭玉秀,范立君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本文主要运用现代化理论,从单体城市近代化、区域性与流域性城市近代化、总体性城市近代化等方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近代化研究进行评述,揭示出学界关于此领域已经从最初的个案探讨、走向相对全面的中观与宏观的总体性研究,寻找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的真正动力、表征及规律等,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近代化;现代化理论;述评
目前,国内史学界多将早期现代化(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称为近代化,主要是为了区别建国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早就有学者指出近代化的提法不科学,但仍然有不少人沿用这一用语。20世纪80年代的著作和论文多用此术语,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而将其表述为早期现代化[1]。中国的早期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从国情出发,利用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迅速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现代化特征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社会的整合化、文化的大众化、争取民族独立与统一的民族化等。其中工业化、民主化与民族化是近代中国的主要奋斗目标。笔者最近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接触到大量从现代化视角考察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学术论著,而学界未对此作详尽深入地梳理。因此,为了使相关史学工作者清晰、准确且全面地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近代化的研究现状,本文欲从三个层面对该问题进行评述,以推动此研究不断地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学者们对单体城市近代化的研究投入不少的精力,成果斐然。近代上海城市史作为一门显学受到了众多学者的青睐。其中,上海近代化成为重点研究的对象,他们对之进行了多维度的解析。“七五”期间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学者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近代上海城市研究》[2]。该书分总论、经济篇、政治社会篇、文化篇4大部分共20章。全书既较全面、系统,又有重点地分析上海城市形成、兴起、发展的原因,初步提出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3条规律和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9个特点。特别提到上海是中国近代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城市。忻平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解释。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息社会史观”的理论,他从以往人们所忽视的人口、人格、社会结构、整合体系及消费、收入、物价、建筑语言、民俗、衣食住行乃至物化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去分析其内在的互动关系,及与时俱进、不断变迁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具像与特征、规律,从而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全面性,描绘了一幅1927—1937年上海社会历史的绚丽多姿的画卷。通过对这10年实证性的微观研究基础上的宏观透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走向现代化是这10年上海社会发展的大趋势”[3]。李海红考察了太平天国运动对上海近代化的影响,他认为,太平天国在长江中下游的军事活动使江浙、苏南一带的巨大财富和充裕的劳动力进入上海,促进了上海租界的繁荣、航运和贸易的兴旺。同时,房地产、消费服务业和钱庄业也大量发展,推动了上海迅速繁荣,走向近代化[4]。李长莉的《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5]是从生活方式和社会伦理的近代化发展来考察上海社会变迁的。以上学者从多角度对上海近代化展开了探研,揭示出作为远东国际大埠的上海的真实历史面相。
陈自芳对杭州城市近代化的发展条件与动力进行了剖析,得出如下论断:20世纪初我国城市的发展在基本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受到政治、经济、法律、人口及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获得加速发展的动力。在杭州城市发展史上体现得十分清晰。总体来说,在多重内外压力下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6]。皮明庥主编的《近代武汉城市史》共四编,前三编主要阐述了从鸦片战争到建国前的武汉城市史。第四编专论从经济、文化、外国教会、人口、城市阶层、秘密社会、社会风俗、城市闲暇生活等层面探讨武汉城市史。他指出,近代之武汉从1861年汉口开埠到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爆发,武汉三镇从封建市镇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型的近代都会,在扭曲中经历了早期的不成熟的近代化。从民国元年(1912年)到武汉沦陷(1938年),武汉城市社会向前移动,城市功能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近代化曲折进行。然而即使是这种曲折的城市发展,也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进攻,全面抗战的爆发,而戛然中止[7]。
隗瀛涛主编的《近代重庆城市史》[8]重点对城市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重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近代重庆城市发展的原因与特点等方面作了探索。重庆在近代由一个规模不大的地区性政治城市和商品集散地,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长江上游特大城市。其兴起的原因为开埠的影响、商品贸易的发展、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黄新华通过对湖州城市近代化的考察,得出如下的结论:湖州城市近代化的基础是明清以来高度发展的商品性农业经济以及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伴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启动,这样看似优越的客观环境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注定湖州城市近代化的历程是荆棘密布、有限低度的[9]。像有关福州、广州、南京、北京等重要城市的近代化研究成果也不少[10]-[13],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随着沿海沿江等口岸大中城市近代化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内陆边疆城市近代化研究也逐渐受到了重视。例如,兰州、太原、丹东、南宁等。李艳指出,清末民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中国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地处西北边陲的甘肃,也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开始蹒跚学步,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尤其是作为发展较为落后、职能较为单一、传统农业特色较浓的甘肃城市,近代教育、社会福利、通信、金融、交通等相继出现和发展,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它的近代化之路[14]。廖建夏分析了南宁城市近代化的动力及特点。她指出,中法战争后,南宁开始了城市近代化之旅。南宁城市近代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对外开放,另外广东对广西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地方政府和民族资产阶级也起着重要作用。南宁城市近代化具有发展速度慢、水平低,半殖民地的时代特征,受广东经济文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影响,城市畸形发展等特点[15]。
如上所述,学者们在注重探讨东南沿海等大中城市近代化启动的因素、发展特征及规律的同时,也逐渐把内陆偏远的单体城市纳入考察的范畴,分析这些城市近代化的动力与发展表现等。这不仅使昔日模糊的单体城市近代化研究变得日渐清晰,还丰富了城市史研究的内容,为区域城市近代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单体城市近代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区域城市近代化的推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领风气之先的东南沿海地区,其区域内的城市近代化进程自然受到了史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张仲礼主编的《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16]可以说是《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的扩展与深化。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八五”重点项目“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的终端成果。涉及的城市有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和广州。本书是一项跨所、跨省市的学术合作成果。张仲礼主编,熊月之、潘君祥、沈祖炜任副主编。本书除了序言、总论、后记,分17章,凡63.7万字。作者紧扣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这一主题,以总论、分论与专论相结合的方式,或将五个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分别做个案研究,或从经济、文化、社会、市政等方面作专题研究、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纵横结合,既勾划出每个城市的个性,又归纳出五座城市的共性。总论讨论了东南五口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概况、东南五口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东南五口近代化过程、关于沿海文明问题。分论有5章,分别讨论了五座城市的特点及其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专论有12章,依次从商品市场发育、金融、房地产、工业、交通、农村经济、国货运动、市政近代化、城市功能嬗变、人口、教育近代化、西学传播等角度,综合讨论了东南五口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这项研究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地理上的二元结构是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东南沿海城市按照发展经济学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在区域二元结构中是核心区,它们和边缘区的相互作用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东南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联系同时具有集散和辐射的双重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就是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该书显示了东南沿海城市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市政建设、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内地多有示范和导向作用[17]。前述学者在上海等单体城市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八五”重点项目“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为平台,深入系统地探研了领风气之先的东南沿海区域城市近代化迅速崛起的原因、发展的表征以及与内地城市间的互动关系。
在熊月之等学者考察东南沿海区域城市近代化的基础上,张仲礼等学者还着重阐释了长江流域的沿江城市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18]。他们分析了从沿海城市到内地城市和农村的集聚和幅射的双方效应如何在沿江城市间层层传递。从上海到沿江城市,从各沿江城市到各自的腹地,资金、技术、人才、原材料以及文化质变、社会变革等等方面都存在纵向和横向的集聚和辐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长江流域近代化历史过程的全景图[17]。茅家琦对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有着充分的研究[19]。他在《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一文中指出,中国城市的近代化是在列强侵略、传统势力坚韧的条件下,向西方学习逐步实现的。从长江下游城市看,它们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还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传统商业经济发展程度、地理环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及地区文化传统等[20]。郑忠认为,近代长江下游非条约口岸城市(主要指南通、无锡、常州)的发展是由几种力量所推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长江下游区域市场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化;近代工业的兴起等。前三种力量是外部推动力,后两种是内部推动力,有关城市的近代化是内、外部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其中工业化、商业化动力决定了近代长江下游非条约口岸城市的性质——近代工商业城市,而企业家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则是这类城市近代化动力中最关键的因素,成为近代中国非条约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21]。熊月之、沈祖炜分析了长江沿江城市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指出,长江历史与中华文明一样古老。考古学、历史学的研究已经表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之一,长江和黄河同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中华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长江两岸产生了许多城市。这些城市作为人口、资源、信息的集约点,分别充当了不同地域范围内的政治、军事重镇或经济、文化中心,或两者兼而有之,在中华文明史上,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2]。吴松弟主编的《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了一百余年来,中国沿海沿江各开放港口的贸易发展、腹地变迁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该书从港口城市及其腹地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目的就是探讨这一场持续百多年深刻的社会变革,主要从港口城市发端以后,如何向广大的内地发展,从而形成后来的经济地理格局;以及港口城市和它的腹地如何互动,这种互动对当时和后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3]。上述论著表明,长江流域在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东南沿海区域城市向周边及内陆腹地城市发挥辐射与聚集效应的传导介质。长江流域城市近代化的演进过程带有近代中国非条约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随着东南沿海区域、长江流域等率先发展地区城市近代化研究的日趋深入,全国其他区域城市近代化的研究亦不再冷清。诸如:《城市史研究》第21辑特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20世纪华北城市近代化的论文[24]。魏丽英对清季西北城市近代化有所分析[25]。曲晓范对近代东北城市史进行了尤为深入的研究。他的专著《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对近代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的兴起与演变进行了认真、科学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指出,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城市近代化是在“外力”和“内力”的双重合力背景下启动和发展的。一方面,列强的强行开埠使清政府对东北城市的专制统治有所松动,一些开埠城市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统治结构中分离出来,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商业地带;而近代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建立,在商业化、工业化的交互作用下,新兴城市在东北批量产生,因此“外力”对东北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有催化和启动作用。另一方面,“外力”的楔入,也造成了东北城市的畸形发展和半殖民地化及殖民地化。“内力”的作用,集中表现在近代东北地方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发展区域民族经济近代化和城市化[26]。他认为,通过启动社会各阶层民众参与城市的近代化,形成官与民之间、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双向互动,以此加快社会转型的速度,才能最终完成近代化的目标。以赵尔巽、张作霖等人为核心的清末民初东北地方当局领导的区域城市近代化运动正是这样一种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社会动员和社会变革运动[27]。范立君则着重考察了近代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此流域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原因[28]。由上可知,华北、西北与东北等内陆偏远区域城市近代化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特别是作为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区域之一的东北地区,史学工作者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发表了一批颇有影响的论著。
从上不难看出,学者们对东南沿海、长江流域等率先开放的城市群近代化研究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其他内陆、偏远区域。而东北与华北等地域城市近代化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尽管如此,各种相关论著不断问世,推动了区域城市近代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也为总体性城市近代化研究铺平了道路。
目前,国内的城市史学者们从多层面对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启动、推进以及发展特征加以阐释。有的学者对中国城市近代化进行了宏观概括与总结。涂文学指出:“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29]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一书第七章、第八章中,从早期现代化的视野探讨了晚清城市发展的动力及其发展演变、民国时期城市的发展、城市分布、城市发展的类型、城市行政与建设。他指出,晚清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外力,即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一是内力,即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变革所产生的推动力。这两种力又各由若干冲力组合而成,多种力的综合,相互作用,形成一股合力,推动了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起步。城市现代化首先是从经济方面开始,而经济方面又首先是从商业化开始。经济的变革必定带来政治变革,城市政治现代化以大众参与政治为标志。在现代化过程中,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也十分剧烈,成为其它变革的先导。此外,中华民国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一方面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并爆发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破坏;另一方面,中国国内政治变化剧烈,社会动荡不安,多次发生内战和革命,从而对城市的正常发展产生了多重的阻碍作用。与此同时,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变革如潮水般冲击着中国,不仅开埠城市变化剧烈,而且一批传统城市也被加以现代化改造或受到现代化影响。虽然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是城市的质变却十分明显,无论是城市政治,还是城市经济、城市文化,都明显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城市[30]。涂文学、何一民等学者从宏观层面阐析了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开启因素与发展动力,乃至与西方国家城市近代化发展的不同。
在掌握了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动力的前提下,隗瀛涛主编的《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于1998年末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现代化为主线对近代中国的城市类型进行了划分,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兴衰、发展原因、发展动力、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在研究中能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了城市史和近代化过程中的复杂现象,提出了不少新见解。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近代城市研究从单体城市研究、区域城市研究进入整体性、综合性的宏观研究,对于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1]。何一民在《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一书中,将近代城市的发展置于近代社会变迁的全过程中来考察,重点探讨城市的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变迁对城市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32]。他还对近代中国城市的演变、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与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的现代化趋势等方面加以分析。
以上学者在前人单体城市近代化、区域性与流域性城市近代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从宏观层面阐释了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动力因素、总体进程以及呈现的特征等,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城市近代化演进的全景式画面,也使城市史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至今,史学界对中国城市近代化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体城市、区域性与流域性城市向总体性城市推进的发展态势。在近代化(或曰早期现代化)这一主线的指引下,分析的视角日益多元化,不断地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最终为世人展现一个具体而微的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动力、演变历程及其表象。不过,中国城市近代化史在城市比较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等方面有待加强。其中,微观研究方面应避免出现“一地鸡毛”的细碎化现象。
[1] 何一民.20世纪后期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0.
[2]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3.
[4] 李海红.太平天国运动对上海近代化的影响[J].南都学坛,2008(4):59.
[5] 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6] 陈自芳.略论近代城市发展的条件与动力——对杭州城市近代化的剖析[J].城市史研究(第17-18合辑),2000:98.
[7] 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769,32,272,480.
[8]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9] 黄新华.湖州城市近代化及其发展滞缓的原因探析(1840-1937)[D].南京师范大学,2002:1.
[10] 赵春晨.晚清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近代化略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4(2).
[11] 林星.西风东渐与民初福州城市的近代化[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5).
[12] 罗玲.试论南京城市近代化的特征[J].东南文化, 1998(2).
[13] 王亚男.古都的近代化起步——1900~1911年的北京城市建设(上下)[J].北京规划建设,2008(2)(3).
[14] 李艳.清末民初甘肃的城市近代化[J].兰州学刊, 2004(6):311.
[15] 廖建夏.南宁城市近代化的动力及特点[J].广西社会科学,2002(5):217.
[16] 张仲礼.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7] 佚名.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EB/ OL].http://www.4oa.com/bggw/2006-09-23.
[18] 张仲礼.长江沿岸城市与中国近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9] 茅家琦.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20] 茅家琦.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35.
[21] 郑忠.长江下游非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动力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47.
[22] 熊月之,沈祖炜.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J].史林,2000(1):52.
[23] 吴松弟.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绪论.
[24]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城市史研究(第21辑特刊)[J],2002.
[25] 魏丽英.清季西北城市近代化的初步尝试[J].西北史地,1988(2).
[26] 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27] 曲晓范.清末民初东北城市近代化运动与区域城市变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4):43.
[28] 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工商业的发展[J].兰台世界,2009(18).
[29] 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J].江汉论坛,1996(1):57.
[30]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4:250,286,318.
[31] 何一民.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述评[J].中华文化论坛,2000(1):68.
[32] 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On Study of Chinese Urban Modernization Since 1980s
TAN Yu-xiu,FAN Li-jun
(History and Culture School,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136000,China)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study of Chinese urban modernization since 1980s by using the modernization theory,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ingle urban modernization,regional and basin-wide urban modernization and the overall urban modernization.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academia have developed from the initial individual case study to the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general study in a medium and macroscopic way in searching the actu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ties,thu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since 1980s;Chinese urban modernization;modernization theory;review
F229.29
A
1009-105X(2011)02-0071-05
2011-04-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YJC77002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0471257)。
谭玉秀(1975-),女,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民国城市史研究;
范立君(1970-),男,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城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