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正
(肥城市安庄镇农委,山东 肥城 271604)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就是优质小麦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种植模式。发展优质小麦生产,要保证高产条件下的优质,才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实施优质小麦示范与推广,能够更好地落实国家粮食战略调整的意图,改变以前在粮食生产上以温饱战略为主,只注重产量的提高,而忽视小麦品种的品质结构合理性的做法,加快小麦品种品质结构的优化。如何能够提高优质小麦的产量,实践中我们摸索了一套实用技术措施,大大地提高了产量及品质,达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
根据本地实际,通过试验、示范,已筛选出济麦22号、良星99号、良星66号、临麦号4等高产优质品种,并且大面积推广。
整地质量标准为深、细、透、平、实、足。深即努力扩大机耕面积,深度为25 cm左右,在增施肥料的基础上,每次耕地加深层5~7 cm。细就是适时耙地,把土块耙碎,没有明暗坷垃。透就是耕透耙透,不漏耕漏耙。平就是耕前粗平,耕后复平,作畦后细平,耕作层深浅一致,达到上平下也平,保证播种深浅一致。实即表土细碎,上无架空暗垡,达到上松下实。足即通过精细犁耙,保住口墒,达到表土墒情适宜,底墒足,有利于苗齐、苗壮。
平衡施肥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有利改善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麦收胎里富,种好是基础。三追不如一底,小麦在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的数量,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产量水平、使用品种、栽培技术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增肥地力,增施有机肥料,亩用圈肥3 000~5 000kg。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优质小麦专用肥,亩施优质小麦专用肥75 kg,锌肥1 kg,硼肥 1 kg。
目前,大多数麦田施用有机肥数量少,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提高麦田耕层有机质含量的主要途径是秸秆还田。将玉米秸秆粉碎后深耕深埋,以耕深20~25 cm为宜,不影响播种。
实践证明,种子包衣技术和灌水蜇实技术是确保小麦一播苗全、苗壮、苗匀,奠定良好丰产基础的有力措施,它既能预防病虫害,又解决了耕耙脱节、地虚不实的矛盾。使用专用种衣剂包衣,没有包衣的采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40%甲基异硫磷,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预防全蚀病、纹枯病用15%三唑醇(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15%三唑醇(百坦)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也可将杀虫剂和杀菌剂各一种混合拌种,达到病虫兼治的目的。
小麦精播技术是一项小麦高产、高效、低耗的栽培技术,能很好地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是一项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播种量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小麦群体结构的不合理,是小麦不能高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小麦播种量的大小是决定密度的关键,应掌握以下原则:(1)瘦田宜稀,中肥田宜密,高产田宜稀。(2)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播量应少一些;稀植大穗品种,播量应大一些。(3)墒情好的地宜稀,墒情差的地宜密;播种早的地宜稀,播种晚的地宜密。
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一般为日平均气温16℃~18℃。播种过早常引起冬前苗过旺,越冬期易受冻害。播种过晚常造成出苗迟缓,出苗率低,分蘖少,成穗少。优质小麦品种最佳播期掌握在10月5~15日。
为了提高产量,实行精量播种,播种采用加大行距、等行距播种,这样通风透光好,发挥边行优势。播种深度3~4 cm为宜。
及时查苗、补苗,划锄松土,并喷施麦田专用除草剂。春节前浇好冻水,有利于增加分蘖,培育壮苗。年前亩基本苗控制在80万株以内。
根据年后小麦的生长情况,因地、因时、因苗分类管理指导。对于大穗品种或群体小的麦田,重施起身肥,管理上一促到底;对于多穗品种或群体大的麦田,实施氮肥后移技术,改返青起身期追施氮肥为拔节期追施。结合追肥进行浇水。对杂草旺长的地块,除深耘断根外,还要进行化控。起身拔节期进行化学除草。年后最大茎蘖数不超过120万株。
浇好孕穗、扬花及灌浆水。为了提高小麦品质,结合防病治虫进行叶面喷肥。在开花后到灌浆初期,亩施80 g铁秆麦粒饱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与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喷施,连喷施二三次,能够明显地预防小麦倒伏,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预防干热风,延缓植株衰老,提高小麦千粒重和籽粒品质。
对影响小麦产量较大的纹枯病、赤霉病、锈病、白粉病及蚜虫等病虫要及时防治。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 ml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25 g兑水喷撒可防治纹枯病;亩用三唑酮10~20 g(有效成分)兑水喷雾防治锈病和白粉病;亩用80%多菌灵微粉剂50 g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0 g在齐穗期至花后5天喷施可预防赤霉病;用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浮油(敌杀死)3000倍液,喷雾可防治蚜虫。
对影响小麦产量的野生燕麦、节节麦等杂草,采用化学除草剂和人工拔除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清除。
蜡熟末期及时收获,此时籽粒千粒重最高,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最优。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做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为了确保优质小麦的商品品质,必须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实现一村一品或一乡(镇)一品。从播种到收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耕耙,统一施肥,统一播种,统一管理,为优质小麦商品化收购创造条件,发展定单农业;农商联合,做到优质优价,充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