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跃春,王文娟,张志刚,王建功,常俊青,李军花
(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屯留 046100)
玉米品种中间试验在新品种选育推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传承作用。一个完整的中间试验周期历经播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追肥、培土、花期调查、成株期调查、成熟期调查、田间初选、收获取样、考种、撰写试验总结等环节。每个环节又可细分成若干小环节。中试承试员要准确把握相应时期,把影响试验成败的关键控制点找出,多加分析,积累实践经验和技能,并与其他同事相互学习交流,才能更好地做好中试工作。
按试验方案要求准确绘出田间种植规划图,标明试验内容及区组编号。绘制过程中要按要求及时修改补充完整,绘制完成后要及时检查。
采用正确的方法规划试验用地,合理配置试验中的重复。
重视排种过程,在数粒装袋时严格把关,及时将小、瘪、发霉、虫咬过的种子剔除出去。按照试验设计要求准确数粒分装,选择色泽好、饱满、大小一致的种子,为播种出全苗提供良好的种源条件。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土壤耕层质量下降严重,主要表现在土壤耕层明显变浅,土壤结构明显紧实甚至严重板结,从而限制了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影响水分养分的高效吸收,也使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下降。
中间试验用地必须精耕细作,最好秋深翻,春耙耢,整平搂净杂物。这样能使试验田保持在一个水肥稳定均衡的条件下,为参试品种提供一致的试验条件。如在播前进行了漫灌,地表成板结状,在播种前要及时进行耙耢,磨碎大坷垃,为播种提供良好的地利条件。
书写小区标牌最好用油漆,可保持在试验调查周期内字迹清楚。书写要按一定顺序进行,写完应及时核查。
按先前绘制好的田间种植图进行田间划区,目的是将图纸设计落实到试验地上,确定各套试验的边际、小区隔线和观察道。
依当地相应的气象特征,采用适当的播种方法和技术,力保出有效全苗。出全苗是全年中试工作的基础,是重中之重。通过连续几年的实践经验累积,使出全苗这一难题得以较好的解决,降低操作过程的难度。
播种行线要笔直,这样沟距一致,保证试验要求的密度设计,也利于田间管理,如中耕及追肥培土机械作业。而宽窄行播种方法就不利于机械化操作,机械化中间试验今后所占比重会加大,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劳动投入。
要求科研人员在点种过程中,必须保证将试验种子点种在相应的穴位上,做到株距准确,从而保证试验要求的密度。
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己成为提高玉米单产水平的重要措施,以先玉335、郑单958为代表的耐密植品种成为玉米生产的主导品种。今后,中试要强化试验的密度要求,严格按试验方案要求密度进行试验。
因播种过程常伴刮风,在土壤墒情一般的情况下,开沟条播易造成“跑墒”,因此点种、施放底肥及农药后要及时覆土、镇压。监督好覆土,避免大坷垃压在种子上。耙平试验小区畦面,为种子出苗整齐一致提供地利条件。
在通常年份,一般多采用点播器播种。但在干旱严重的年份,须刨穴点水播种。种穴的深度必须一致,底水需浇足,待阴干后点种。
以上是播种阶段需认真对待、严格把关的关键控制点。另外,应结合苗期管理保障试验田出有效全苗,为全年中试工作能够顺利展开提供基础条件。
出苗后,需及时多次进行控制虫害的工作。近年来,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地表害虫主要是地老虎,加强在高峰期的及时控制是保证试验田出全苗的一个重要措施。
在苗期阶段,正是其他作物的害虫向玉米转移的时期,需将走道及试验田周围的杂草及时清理干净,不给寄主提供条件。
强化间苗、定苗的基本原则是去除弱苗、病苗、小苗,保留壮苗、齐苗、无病苗。
定苗前后,一般都会下一二次透雨,试验田保持一定的持水量,再经过间苗、定苗、除虫、涂叶片、去分孽等田间操作,试验田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板结,需要对试验田进行松土,保证幼苗拔节生长需要。
在追肥开始前,用天平准确称量出试验所用的肥料量,做好追肥施用容器。在容器外壁要标明数量。待追肥结束后要及时将追肥容器收回放置妥当。监督好追肥过程,施肥时必须同一个试验的每个小区施肥量相等,且在同一天内施完,不多施也不漏施,避免人为误差。
按照各参试品种进入花期的先后顺序,根据各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做好相应抽雄、散粉、吐丝期的协调性调查,重点品种调查更要详细。这是把握认识新品种的一个关键时段,通过调查花丝、护颖、花药色进一步区分品种。
严格按照不同病害的调查标准及调查时间进行调查,注重病害级别和调查时段。基本原则是不以偏概全,看试验小区整体发病情况。
排除边际效应的小区,选择果穗均匀、穗位整齐、结实饱满的小区,同时结合抗病、抗倒、抗逆、密植低穗位的小区,使初选结果与收获考种结果相对应。
田间收获表格项目要清楚、准确,要符合收获实际要求,填写相关数据做到不混乱、清楚,方便及时复查。
准确收获小区果穗,做到不错区和不漏收。
一般在对照品种成熟时或对照品种成熟后3~4天即可收获。试验收获时必须由专人负责,严防错乱,过秤和取样时必须仔细认真,取样办法正确,样品网袋标签内外保持一致。
在收获结束后做好样品果穗分区晾晒,及时对样品进行复查。对每天收获完的小区,取样数目要及时记录,及时复查,避免将样品遗失在地里。做好对晾晒样品的防雨工作,及时遮篷布防雨。
对样品分别进行果穗性状考种和产量考种。产量考种重在把好脱粒关,不夹带穗轴,更换品种要及时清理脱粒机,将影响产量计算的误差控制在最低。另一控制点就是测量水分,使测量的水分数据控制在仪器要求的范围内。
试验总结要反映参试品种的详细信息,这需要平时多留心观察记录,记下参试品种的特点。同时注意标点符号、文字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畅等一些细节,使所写的试验总结综合信息丰富而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