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 宏,张文荣,赵玉山,杨东霞
(临汾市农业委员会,山西 临汾 041000)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是有生命的特殊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增收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小麦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用种量大,品种更换快,加强小麦良繁基地建设很有必要。为此,近年来我们深入种子企业、良繁基地、种植农户以及育种单位进行了充分调研,现就小麦良繁基地建设中发现的问题略抒己见,与同行们商榷。
2011年小麦收获前,我们深入尧都、曲沃、襄汾、翼城、洪洞、浮山等县(市、区)小麦良繁基地进行调查,其中,浮山尧山种业公司2010年安排了7 000亩小麦良繁基地(均为旱地),产种100多万公斤,但公司收种只有45万公斤,收种率仅为45%;翼城翔丰种业公司安排了7 200亩良繁基地,产种175万公斤,公司收种60万公斤,收种率仅为34%;曲沃晋沃农业公司安排小麦良繁基地10 000亩,产种300万公斤,公司收种200万公斤,收种率为67%。从上述三个公司的收种情况看,平均收种率仅为48.8%。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根据“125”小麦良繁体系理论,按小麦良繁基地90% ~100%产种收种率计算和统计,而现实中小麦良繁基地收种率很低,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基地农民交售种子时,首先会留足自己的口粮,因为农民认为他们自产的小麦品质好,宁愿少交一些种子,少得一些种子款,也要留下自己的产品食用。另一方面,我市人均耕地只有1亩多,小麦良繁基地农户所产小麦除留足口粮后,交售种子数量就有限了。这就是说,如果按过去的“125”良繁体系,“三三制轮换供种”来计算,我市每年建小麦良繁基地8万亩,就可以做到3年一轮换供种,而现实是农户交种率不到50%,只能做到6年一轮换供种,理论上的“125”良繁体系不能支撑“三三制轮换供种”。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提高小麦良繁基地利用率。选建小麦良繁基地首先要选择土地流转后集约经营的大户,基地向种粮大户、集体农场转移,既可保证繁种质量,也能有效地解决收种率低的问题。在基地繁种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旱地品种水地繁、适当覆盖地膜等提高繁种系数的辅助措施。二是以提高种子收购价格来调动基地农民交售种子的积极性。多年来,小麦种子基地一般是在商品粮的基础上加价20%收购种子,每公斤商品小麦2元,收购种子价则为2.4元,按亩产300公斤种子计算,仅能多卖120元,还不如一个壮劳力出外打工3天的收入高。因此,提高小麦种子收购价,以价格杠杆促使农民多交种子很有必要。三是种子企业在安排小麦良繁基地时,要有计划地扩大安排基地面积。这样,既可保证产种收种数量,又可以更大范围地选择收购种子,促进种子质量提高。
目前,小麦良繁基地的种子来源主要有三:一是从本地科研单位调入原种;二是从外地农场及繁殖基地调入原种;三是企业自建穗行圃繁殖简易原种供繁种基地使用。从调查来看,大部分良繁基地所用原种是从科研单位或外地调入,约占80%;而通过自己建立穗行圃繁殖原种供良繁基地用种的仅占20%。外调种源,一是运费高,成本大;二是种子质量没保证,是不是原种说不清楚。不少企业经理反映,还是自己建立“三圃”繁殖的原种好,这样了解来龙去脉,质量可靠。
这就是说,要从根本上解决小麦良繁基地的种源问题,还是要从穗行圃抓起。即便穗行圃投入多,繁种周期长,繁种系数低,也要扎扎实实,一环套一环抓好原种繁殖工作,为建设小麦良繁基地提供可靠种源。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有的公司建设的穗行圃管理粗放,草比苗长得还高,无法对比淘汰穗行;有的种植的穗行圃很不规范,行长较短;有的种植的穗行圃不认真选择淘汰,起不到穗行繁殖的作用;有的因对穗行种子保管不善,致使穗行圃播种出苗很差。
针对以上问题,必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穗行圃建设。穗行圃一般以建立在种子企业能自主经营的试验地或集体经营的农场为宜。根据繁殖品种特点,必须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良好、地力均匀适中、前茬一致、排灌水方便、周围无建筑物或高大树木遮阴的地块。若选择倒茬地种植,应防止连茬漏生麦混杂。地力也不要超过所繁品种抗倒伏能力,以免倒伏后无法进行比较鉴定。在繁殖过程中,要按照《小麦穗行圃和原种田生产记载标准》做好记载,种子生产档案还要记载生产地点、生产地块环境、前茬作物、种子来源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田间检验检疫、淘汰穗行等内容。
目前,一部分小麦良繁基地播种量过大,水地正常播期内播种的亩播种量在15~20公斤,较晚播的则在20公斤以上;旱地小麦也在13公斤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采用旋耕机整地或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后土壤过于翘虚,不得不加大播量;还有一部分基地农民存在着“有钱买籽,无钱买苗”的思想,人为地加大播种量。
良繁基地播量过大带来的问题,一是用种量加大,不利于提高繁种系数;二是群体过大,幼苗瘦弱,既不利于冬前抗旱抗冻,也造成抗倒性减弱,拔节后容易倒伏。因此一定要把播种量降下来。首先,应加强基地播前整地,尽量避免在秸秆还田地作基地,并做到测土配方施肥,科学规范播种。其次,应做好播后镇压等工作,解决土壤翘虚种子根扎不下去的问题。再次,于11月下旬提前浇冬水,促使土壤密实,以利于种子生根,增加分蘖。
近年来,由于采取小麦良种补贴“一卡通”,终止了前几年建立的依靠行政组统一供种的供种体系,而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的供种体系还未建立起来,种子企业一般是在县城建点销售种子,而在乡镇、村里没有销售点。如果直接送种子到乡村搞销售,则加大了成本。而农民到城里购买小麦种子,因亩用种量较大,必须专门开三轮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去购买,很不方便。
供种体系不健全直接制约着小麦良繁基地的发展,建议有条件的地方仍然把小麦良种补贴变为实物补贴,这样既有利于良种补贴真正补在农民使用良种上,同时也促进了良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种子企业也要自己创造条件,通过乡镇、村等经济组织把小麦供种体系建立健全起来,像玉米种子营销一样,形成上下一线供种到村的供种体系,为建设产销有机结合的小麦良繁基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