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产业化研究的策略分析

2011-02-09 11:10钱虎君洪德林姜建友高俊贤张红生
种子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种业产业化种子

钱虎君 ,洪德林,姜建友,高俊贤,张红生

(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 210095;2.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3.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性生产资料,种子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和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种业发展,在种子工程建设、推进体制改革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生物技术发展,我国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探索和完善我国种子产业化体系意义重大。

1 构建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理想模式是种子产业化的内涵

我国种子产业化是1995年4月农业部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农业种子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种子产业化是指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依靠种子龙头企业的带动,将种子选育、生产、加工、经营、推广诸环节联结成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实现种子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集团化、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一种新型种子经营方式[1]。

种子产业是为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要而专门从事与种子整体产品生产及经营有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包含种子选育、生产繁殖、加工销售、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具体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管理与应用,新品种(组合)的选育与引进,区域试验、示范,审定认定,亲本(原种)繁殖,生产繁制,种子购销,储藏保管,加工精选,包衣丸粒化,规格包装,标牌标签,质量检验,供应销售,服务管理等环节。种子产业化的涵义是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先导,以新品种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各种产业发展要素,依靠种子龙头企业的带动,实现布局区域化、科技高效化、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加工机械化、经营集约化、建设规模化、管理企业化、市场法制化,服务社会化,提高种子行业的组织化、集团化程度,从而推进育、繁、销一体化,并拥有高水平的管理和调控职能,使种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2 提高我国种子产业化水平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是产业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种子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分割成条条块块的种子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种子产业化把种子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与农业生产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种子科技成果及时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它不仅能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益,从而有力地推动种子科技繁荣和种子产业、农业生产发展。种子产业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种子产业化理论与技术及产业化模式,种子产业链各环节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运行机制,分析我国种子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国内外种子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针对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适合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发展模式。

我国的种子产业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现有的育、繁、销运行模式与机制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种子产业。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原有的种子经营、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甚至成为种子产业发展的障碍。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之种子又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种子产业存在育繁销脱节、科技力量分散、基础设施陈旧、加工水平低下、经营上小而全、用种上多乱杂等诸多问题。我国种子产业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种子管理体制仍不完善,行业过于分散,缺乏竞争力,种子产业链条脱节,种子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对品种知识产权缺乏有力的保护。

科技创新主体的模糊与缺位是制约我国种子产业化水平提高的瓶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种子产业中“育”、“繁”、“推”的三个主要环节分别由农业科研部门、种子企业和农技推广部门独立承担,各部门都是由国家拨款支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部门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但没有很好衔接。现在,我国主要作物的品种选育工作主要还是集中在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内进行,研究人员较为分散,经费严重不足,效率不高。我国的种子企业缺乏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加之品种选育时间长、投资多、风险大,企业承受能力有限,进而导致了我国种子企业的科技水平普遍不高。国外的大型种业集团实现了育、繁、销一体化,长期大量的投入用于科研开发,使得这些大型种子企业始终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能够不断地推出新品种、新组合和新技术,在激烈的种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加快种子科研体制改革,确立种子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育、繁、销一体化是国际种子企业发展的成功模式。种子企业应逐步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培育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走育、繁、销一体化的道路。种子企业的研发机构、创新平台的建设应以种子产业链为主线,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技术转移和服务为辅线,通过对产业链与创新技术平台的关联关系分析和支撑环境分析,形成合理的科技创新研发机构和技术平台布局。确立种子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也不能一步到位,针对目前我国种业的实际情况,种子企业应在自己科研开发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联合,以购买、合作等方式,利用外部人力、种质资源和科研成果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新[2]。另外,项目管理仍然是各部门的主要创新调节手段,现行政策对种子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的力度不够,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种子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还需完善。

3 种子产业化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种子是农业生产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和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使良种与植保、除草与土肥等技术措施实现了有效结合,成为多项农业技术的有效载体。农作物良种不仅具有优良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而且具有再生产性和商品特性。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种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对农业持续稳定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传统农业正在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转变,由内向型农业向外向型农业转变,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转变,农民就业由以农业为主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重转变,但用种上的“多、乱、杂”依然存在,经营上的“小、全、散”、管理上的“政、事、企”不分、科研上的“育、繁、推”脱节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具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种子产业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产业内部,存在着产业体制不适、管理调控不力、企业机制不灵、种子加工不强、研究后劲不足等问题。因此,研究种子行业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如何全面实施种子产业化的途径,加快种子产业化的步伐,增强国内种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对中国种业乃至农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种子产业化研究应采取综合性研究方法,实现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会议研讨与吸纳国内有关专家意见相结合。通过系统研究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剖析构成种子产业化的诸链条环节,找出诸环节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种子产业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在科学阐释种子产业化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种子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及走向,分析种子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全球化态势,并比较分析我国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国际差距。通过数据和资料分析方法,采集国内外有关种子产业化体系建设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我国种子产业化的现存问题和发展机遇。通过实地调查、专家座谈与会议研讨的方法,深入调研有关种子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体制、机制、人才等制约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实质性问题。用动态视角去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种子市场需求的变化或其他产业环境和产业条件的改变,种子产业链中某些环节的运行机制需要不断改善。

4 种子产业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60年代末,实行以良种普及为主要任务的行政、技术两位一体的种子指导与推广体制。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实行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种子工作体制。第三阶段: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至2000年1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前,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制阶段。第四阶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至今,我国种业市场竞争关系已由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关系,种子市场实行生产和经营资格准人政策,种子行业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纵观世界种子产业的发展态势,其特点表现为种子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良种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种子产业化经营战略上表现为资本运作的国际化,知识产权经营的国际化,目标市场的国际化。第一,由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良种是生物技术的载体”这一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尽管转基因种子受到一些社会组织的抵制和反对,但转基因种子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使用便利及减轻环境污染等好处,却在生产上受到广泛的欢迎,转基因种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第二,种子产业内部,集育、繁、销为一身的跨国种子公司,垄断世界种子市场之势越来越明显;较小国家或地区的种子的供给对较大国家良种的依赖性愈来愈明显;规模、效益较小的种子公司被实力雄厚的企业或财团兼并、收购的可能性日益增大。第三,跨国公司根植本土化趋势。世界最大的几家跨国种业公司,如孟山都、杜邦、先正达、利马格兰、卡韦埃斯等,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聘用技术人员,布置品种试验,努力实现植根本土化。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管理人员,从资源采集到育成品种,从技术转让到研究开发,乃至从企业文化到公益事业,都逐步融入我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等,都在做好与中国种业竞争的准备[3]。美国种业大量选用外籍华人充当进入中国投资的管理者,日本和韩国种业每年派出管理人员到中国学习一二年汉语,然后选派入驻中国开展业务工作。跨国公司在国外和中国都建立了研究和培训中心,从中选拔有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努力实现人才开发本土化。有些跨国种业公司多年来采取 “多点实验,重点覆盖”的布局,增强本土驯化,加大技术转移力度,加强技术创新水平和扩大种子生态适应性,以便迅速占据市场。跨国种业公司的管理逐步从微观到宏观、从分散到系统营运管理本土化,最后将在华投资企业作为母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都把良种选育、推广作为农业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并且把作物良种从种质资源保护、引育扩繁、生产经营、推广应用等链条环节作为一个产业体系来发展。种子产业化的立足点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930年美国杂交玉米的选育成功并开始向农民推广,使玉米每公顷产量由原来的1 500公斤增加到5 250公斤。20世纪40年代墨西哥选育出的矮秆、高产、抗病、耐肥、抗倒伏并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小麦品种推广之后,墨西哥的小麦产量从原来的每公顷约750公斤增加到每公顷3 750公斤,并由此掀起了一场以推广良种为标志的“绿色革命”。种子产业化的动力是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创新。品种遗传改良是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各国都把品种遗传改良作为农业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而且由最早主要追求高产性能已转向重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性,在多种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中取得了突出成就。种子产业化的核心是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种子产业随着科学研究进展和工业化进程,特别是杂种优势的发现和利用,培育出许多高产优质的杂交品种,在全世界逐步发展形成规模很大的种子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受现代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化、信息和通讯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的驱动,农业的全球化以及种子产业化的全球化发展态势体现得越来越突出,世界农业的竞争、农产品的竞争,都明显地表现为农业良种的竞争。种子产业化的根本要求是育、繁、销一体化,就是集品种选育、种子繁育、种子销售于一身,创造自己的品种、品牌。

5 我国种子产业化研究的策略

种子产业化研究是关系到全局性、公益性、基础性、关键性环节的战略问题,应从生产概况、品种选育、良种繁育、良种经营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分析,从理论的角度提出种子产业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借鉴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种子产业化发展模式和世界著名种子公司的经验,结合作物特点和地区优势,研究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业化的现状特点、存在的关键问题、发展机遇以及与国际比较的主要差距分析等,研究提出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提出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建设目标和主要作物种子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在对策措施中,重点研究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业化体系建设要实施“育、繁、销”、“产、学、研”一体化产业机制,加快国有种子企业产权改革和产业管理创新,加快农业科研机构的改革和种子科技项目管理的创新,加强品种权保护、产业扶持政策与奖励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机制,积极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工程,落实国务院2011年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在我国种子产业化进程中,种子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必须克服。由于种子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企业所需的投入成本和风险在增大。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和国家科研项目管理的改革无法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应探讨组建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员涵盖行业骨干企业、农业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较好地集成种子行业研发、生产、销售优势资源。联盟提出明确的技术创新目标,依靠自身灵活的运营机制可集聚和整合创新资源,建立持续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创新目标、满足产业创新需求、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从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联盟确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公共技术平台,面向企业开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联合培养人才,推进种子产业化发展。

品种布局区域化和种子生产专业化是种子产业化的重要目标之一。种子生产受种植生态条件、农业基础设施、生产力水平的影响较大,不同地域的生产优势不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合理安排种子生产基地布局。种子产业化要求围绕种子生产,形成育种、生产、加工、包装储运一体化的生产体系。通过规模经营,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采用专门机械设备、先进技术以及科学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另外,种子生产的技术含量较高,劳动力、科技、资金、设备、管理的投入相对较大,对种子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专业化要求较强。每个环节的专业化又密切了种子产业的相关企业,特别是那些按工艺专业化建立起来的各个独立企业之间的关系。

育、繁、销经营一体化是种子产业化的主要目标。种子企业是种业的主体,没有强大的种子企业,做强种业是一句空话。提高我国种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是要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用市场机制提高种业的集中度,培养一批大型集育、繁、销、推一体化的种子骨干企业。政府应加强引导,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以扶持,严格种子企业经营资格的行政审批,严查“人情证”,加强监管,以产业发展要求控制种子企业数量。区域种子龙头企业要切实加快改革步伐,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跨区域联合,通过资金、技术入股,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吸引国际、国内最好的种子基础研究和育种单位进行合作和重组,形成全国性的综合能力强的大公司。在企业集团的框架下,根据各自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形成专业型公司、生产型公司、经营型公司,一些弱小的、分散的小公司可成为企业集团的代销点,尽快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 “航空母舰”。以龙头企业为市场主体的种子产业化经营,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通过育、产、加、销各环节,把种子企业、相关企业以及生产基地和农户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龙式的综合经营格局,促使外部经济内部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生产者收入。

服务社会化是实现种子产业化的关键。我国目前种子终端用户素质较低,种子的使用者是农民。近几年,种子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农民可选择的表现良好的品种越来越多。面对生长性能和表现极其复杂而又品种繁多的种子,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不知如何选择。“专业化产品,非专业购买”是种子行业的典型特征,农民在购买种子时,种子零售商是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人,即终端的推荐是决定农户选择什么品种的主要因素。种子产业化经营,必须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各种要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具有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使政府行政职能趋于社会化,农民自办的专业合作社以及其他类型的服务机构趋于实体化。

种子产业化要求通过有效的利益联结方式,如合同契约制、股份合作制等,使育种单位、种子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相应的组织形式,从而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产业经济共同体。在市场导向下,以产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资源重新配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投入产出行为的变革,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制度,互补互利,自负盈亏,讲究效益,对全系统的营运和成本效益实行企业式管理。

种子产业化的核心是利益驱动,关键是龙头企业带动,基础是农户参与,本质是有关各方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调发展”的经济共同体。种子产业化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基本特征是发挥种子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立足本地优势,面向国内外大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发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形成产业规模。

[1]胡晋,王世恒,谷铁城.现代种子经营和管理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钱虎君,李雪怡,庞鸿伟等.我国种子产业做强的制约因素与瓶颈及其对策分析[J].种子科技.2010,28(10):1~5.

[3]佟屏亚.中国种子产业的现状及展望 [J].中国种业,2002,(11):7~8.

猜你喜欢
种业产业化种子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桃种子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可怜的种子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