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么说有把问题简单化的嫌疑,我自然也知道当下的商业化、消费主义是一股可怕的难以抵挡的浪潮,其实我真正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如果真的想抵御商业化对大学精神的侵袭,我们依靠的是什么?换言之,我们内心里缺失了什么,才会让我们对一个语词产生如此的恐惧?干脆直白地说:我们试图维护的那个大学精神,建立起来了吗?有制度保证、渗透进大学的人心里吗?
“高深学问”一定是能帮助人们提升自己的信心的,“知识即美德”,沉浸其中,能够帮助人们宽厚地理解历史,洞察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种种复杂的关系,能从中探询出行动的可能路径,守护住某种珍视的信仰。而且,首先在象牙塔之内,人们会将这种知识应用于自身,设计合理的制度、坚持独立的操守,从而呵护每个年轻的心灵。
中国的大学自然在进步,对这个冠名的各种表达,本身就是这种精神的觉醒。然而,“争夺眼球式”的表达不是大学式的,或大学最重要的表达。或许更该问的是,面对企业正常的“觊觎之心”,什么是我们正常的“应对之策”?它的底气来自哪里?
小时候的经历告诉我,即使不说“破”,那个碗还是破了。
小时候过年有一种习俗,过了腊月二十三(严格地说喝了“腊八粥”以后)就要“封口”,不能说“不中听的话”。儿童特有的好奇心让我纳闷:就说句话有那么严重吗?有次打破了一个碗,随口就说了个“破”字,招来家长的白眼。
大了慢慢就觉得自然,习俗嘛,不需要明白什么道理,或者道理就很浅白:讨个吉利呗。不过最近清华大学的“真维斯楼”却重又勾起了那个困惑:语词真的有魔咒般的力量吗?把一座楼命名为一个企业的名字,就激起了如此大的风波——我们内心究竟在怕什么?
反对者,尤其是朝着那几个字泼墨表达不满的人,道理大概也很简单:用他们老校长的话,“大学之大”不在大楼。大学是象牙塔,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所在,哪容每日进出之间让“铜臭”污人耳目,特别又是在当下这样一个极端功利化的现实下。
或许,反对者还有更全面的信息,更深的道理作支撑。比如,那个企业是否有过分索求、校园里是否已有很多企业的冠名,等等。不过撇开具体的例子,倒是值得思考:大学的高深学问是用来做什么的?最简单地说,是为了创造精神、物质财富,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那么,企业难道不正是这样一个所在吗?自然有些企业很黑心,但能想到给大学赞助,至少比整天琢磨往食品里添加什么东西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