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金玲 韩卫华 特约记者 张保延
延庆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坚持走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高端发展之路。
2006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规划中将全市从总体上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大功能区域。延庆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示范区、ISO14000运行国家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等许多桂冠。鉴于此,本刊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市延庆县农业局副局长张元柱先生,他详细描述了延庆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记者:张局长您好,延庆素有“北京夏都”之称,旅游业非常兴旺。那么,在发展生态农业尤其是畜牧业发展方面存在哪些优势呢?
张元柱:是的。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就在延庆境内,另外,还有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龙庆峡、康西草原、古崖居、松山国家原始森林、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阳光马术俱乐部等30多处景区景点,每年吸引千百万游人来这里旅游度假。但是旅游业的兴旺首先源于我们这一地区显著的生态环境优势。延庆地处北京的上风上水,是京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促进这一地区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在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尤其是发展生态畜牧业方面占有以下优势:
首先是政策优势。自2006年我县开始新农村建设以来,政府根据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出台了多项关于奶牛、肉鸡、生猪的扶持政策,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其次是区位优势。我县距离北京城区70余公里,交通便利,尤其是在北京一小时经济圈内,可以将我县鲜活的有机农产品在一小时内送到北京市中心,成为北京高端鲜活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同时,用首都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来发展县域经济。北京又是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城市,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体,为我县农产品销售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三是资源优势。我县林木覆盖率达到72%,空气质量良好,连续多年位居北京市各区县之首,地下水全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适合人类居住,更适合动物居住。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生产优质的畜牧品提供了绝佳的条件。我县海拔相对较高,光照资源丰富,夏季气候凉爽,又四面环山,形成盆地,流行疫病不易传入。全县耕地面积43万亩,农业人均占地2.5亩,其中优质玉米30万亩,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料。延庆县是首都北京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全县奶牛存栏2.24万头,年产鲜奶8.58万吨,其中有机奶牛存栏800头,年产有机原料奶3600吨;肉鸡存栏190万只,年出栏1300万只;蛋鸡存栏260万只,年产鲜蛋2.94万吨;生猪存栏5.5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7812头,年出栏94950头;肉牛存栏1259头,年出栏13980头。
◎德青源产蛋鸡舍
第四是品牌优势。我县畜产品品质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畜禽品种优势明显。拥有北京奶牛中心、德青源基地、归原有机奶等多个企业,这些企业旗下的品牌享誉全国乃至世界。比如,北京奶牛中心,拥有全国优良的奶牛品种荷斯坦,现在我县奶牛的良种普及率达100%。德青源鸡蛋,更是家喻户晓,年产鸡蛋5.4亿枚、10000吨蛋液和蛋粉,是目前亚洲单场存栏量非常大的优质鸡蛋生产基地,目前在北京品牌鸡蛋市场占有率高达71%,是消费者最信赖的鸡蛋品牌。归原有机奶成为全国首家、也是目前惟一一家通过了饲料基地、有机鲜牛奶、有机牛奶加工生产线的全程有机认证的企业,填补了我国有机奶生产的空白。其产品深受外国友人的认可和青睐,现已打入了钓鱼台国宾馆,友谊宾馆,全国政协、北京市委市政府食堂,国家机关食堂等高端客户群。
第五是基础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延庆县畜牧业发展实现了由分散小规模经营向大规模产业化经营的转变 ,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由副业从属产业向主导产业的转变, 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县15个乡镇共有各类畜牧养殖场(区)205个,其中,奶牛场72个、肉鸡场46个、猪场37个、蛋鸡场34个、其他养殖场16个。
记者:延庆是如何兼顾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
张元柱:延庆作为生态涵养区,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涵养首都人民的重大使命,所以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是深化认识,正确处理发展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县作为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县,生态环境优良,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对我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绝不用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发展的政绩。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畜牧经济。
其次是科学规划,使畜牧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发展新阶段。相关部门,特别是畜牧、农业、环保等部门要会同乡镇人民政府及村社,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畜牧业规模养殖进行认真规划、定点和选址,坚决不准在城郊结合部、城镇交汇处、医院学校边、农村居民集中区、塘库周边带、饮用水源点进行畜牧业养殖,要在周边有足够的耕地、果园、苗圃等种植业发达区域规划建设,以便更好地实现农、林、牧业相互依托利用的良性循环;同时,做到规划选址与环评同步进行,对没有环评的规模养殖户一律不得审批,没有经过环评验收的规模养殖场一律不得养殖。从2002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禁牧,改变了传统的破坏植被环境的放养方式,积极推行牲畜舍饲、半舍饲饲养方式。
再者是加大投入,把畜牧业污染治理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范畴。县级财政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在规模养殖相对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可采取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从2006年开始,按照“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的原则,采取生物治理、厌氧发酵、沼气治理等处理方式,对13个牛场、11个猪场、7个禽场,共计31养殖场(区)进行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其中,新农村建设沼气工程10个,德青源大型沼气发电工程1个。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起点,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促进延庆县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鼓励和支持建设有机复合肥厂,将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颗粒复合肥,用于农业和种植业。
◎德青源沼气发电厂
记者:延庆如何将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业进行有效结合?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张元柱:我县构建了“延庆礼品”旅游商品体系,重点发展乳制品、禽蛋品、无公害绿色果蔬和肉食品及加工等领域,结合旅游业,积极开发与旅游相关的蔬菜、果品和食用菌深加工等有机食品,提升旅游消费附加价值。
比如,归原有机奶、北京奶牛中心、德青源等龙头企业,备受社会各阶层人员关注。国家领导人多次对这些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在做好健康养殖的基础上,专门建设了一些参观区域,将其配合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成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新景点。
近年来,随着马术、马球、赛马等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在著名旅游景点康西草原附近涌现出多家马术俱乐部。2009年,北京首届国际马球公开赛在我县阳光山谷马术俱乐部落幕,北京市市政府副秘书长侯玉兰,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康林等观看决赛并颁奖。
以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养殖加工基地为依托,建立农业观光基地,形成与延庆旅游大产业的互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业之间的跨产业复合循环经济,带动延庆产业整体的生态化转型发展,推动绿色增长。形成农业观光、民俗风情表演、休闲农业和农业博览园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食、宿、行、娱、购、游”相配套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记者: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利用、产业化项目引进等试点示范方面,延庆探索出了独特的发展模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具体有哪些?社会效益如何?
张元柱:“十一五”期间,延庆县被确定为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县,成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延庆已成为全市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区县,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
例如,官厅水库—康西草原风电场已经实现并网发电,地热供暖面积累计达到59万平方米,积极引进中国科学院1兆瓦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建设集研究、实验、科普、旅游为一体的示范电站。农村推广生物质能,6800户农民用上了绿色能源,推广吊炕2.4万铺。目前,延庆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5%以上。
全国最大的鸡粪沼气发电厂——德青源沼气发电厂,两台1兆瓦沼气发电机组,日前实现并网发电,每年将向京津唐电网输送1400万千瓦以鸡粪为原料的“绿色电力”。德青源沼气发电厂采用高浓度沼气发酵技术和热电联供沼气发电机组,对蛋鸡场每年产生的8万吨鸡粪和12万吨污水进行处理,不仅实现了园区内污水的零排放,每年还向华北电网提供1400万度的绿色电力和16万吨的优质有机肥料,实现二氧化碳减排8.4万吨。
同时,沼气装置可产生沼液15万吨/年和沼渣6600吨/年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周边约1万亩果树、蔬菜和2万亩玉米种植,同时可对农田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成分。养殖场每年可接纳延庆地区生产的玉米6万吨,使当地农民因此获得4000万元的收入。从农民手里收购玉米,用玉米来养鸡,鸡蛋销售,鸡粪还可以用来发电,发电产生的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料发展有机农业。有了鸡粪沼气发电厂,德青源已形成了“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绿色有机种植-生态养殖”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归原”有机奶养殖场
◎有机水果
记者:在今后的“十二五”规划中,延庆农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张元柱:“十二五”期间,延庆县农业将依托首都,立足实际,加快迈向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的步伐,为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产业支撑。
首先,提高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水平。用现代化装备和技术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实现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单产水平,实现种养联动。奶牛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方向发展;稳定蛋鸡现有养殖规模,以提质、增效为核心;肉鸡养殖以“首农集团”为龙头、协会为纽带,逐步向现代化养殖方向发展;生猪产业向生态环保型方向发展。坚持高端、高效、一流的发展方向,加快东部山区沟域经济休闲产业带和东部山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建设,充分发挥德青源、归原有机奶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到“十二五”末,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6.1亿元。
其次,农村居民收入基本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改革措施,加快建立城乡居民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抓产业、促就业”的政策导向,促进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创业,努力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村低收入人群,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
第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立足挖掘农业的生态功能,统一规划山、水、林、田、路建设,保护耕地和农村自然环境,全面控制面源污染,推进粪污治理工程,加快农牧循环,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优美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大地景观。到“十二五”末,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全年比重达到85%。
在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利用上,要以农牧循环为核心,有机肥加工利用为重点,沼气工程为辅助,继续实施以畜禽粪便资源利用和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为主要内容的“沃土工程”,构建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利用体系,使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第四,有机循环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坚持有机循环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扩大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力争到“十二五”末有机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
第五,农民的素质显著提升。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农民田间学校、“1+1+X”工程等各项工作,多措并举,加快普及推广和利用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努力培养新型农民,使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