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星,李小容,景仁刚
(1.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2.德阳市规划局,四川德阳618000)
人文园林侧重于以景的赏心悦目从而寄托于理想,陶冶情操,表现隐逸者。它经历了历史文化的积淀,是现代造园无法比拟的,其植物造景也重在体现人文园林。新繁东湖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且为著名造园家李德裕所开凿,后经历了著名的文人王安石之父王益、清代著名诗人”四费”、梅挚等人的精心布置规划,今天的东湖植物展现出妙趣横生,或依水而展,或沿崖而生,或与城相望的形态。
东湖公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怀恋,以及保持文化的延续,园内的建筑便与这些名人联系在一起,如怀李堂(纪念李德裕)、瑞莲阁(王益)、伴梅亭(梅挚)、四费次祠(四费);以及一些与当地景观联系在一起的建筑:见山亭(可以看见远处的山峦)、知稼亭(看见农民的耕作)、清白江楼(纪念当地的河流)。在这些建筑前选用的植物与主题一致,与建筑孕育而生,形成独自的规模。
此处的罗汉松具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姿态优美,从清道光年间便盘扎而上,即使单株欣赏,也妙趣横生,何况此地一字展开,排列在怀李堂前,使整个建筑显得更加古朴、庄重。此地如果换成其他植物,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只有用盘扎、沧劲、优美的罗汉松,才能与体现李公的情趣——将政治与文学、园林融合起来。
图1 怀李堂
瑞莲阁是为纪念新繁知县王益(王安石之父)而建的,他在东湖作诗“阁拥平湖莲呈瑞”。遇水种植莲花,本来是件平常的事,是根据植物的习性,因地制宜的种植,不仅能丰富植物的种类,更能在夏季打破东湖漫天的绿色,使整个公园呈现出少有的粉色,展现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使人感受到的不仅是东湖古老的历史文化,也让人透过历史体验到时代的气息。此处结合古诗、古建筑、夕阳,以及飞舞的白鹭,更具有一番韵味。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与王益的清高、廉洁、朴素联系在了一起。
伴梅亭是一座茅草亭,带状的梅花沿着城墙延伸至伴梅亭处汇合,在种植设计上考虑到了疏密有秩。夏日梅花碧绿的叶子与泛黄的茅草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各自成趣;冬日落叶的枝条,淡黄的梅花与茅草亭又形成一致,互为一体。丛梅之间的伴梅亭,显得是如此的典雅,朴素,在冬日梅花盛开之间,让人浮想联翩。梅花在此处的栽种除了与建筑的协调外,还具有历史文化含义。伴梅亭、梅花、梅挚相互结合,相韵而生,使建筑、环境、文化在此处共鸣。
四费祠处遍种桃花,月波廊处丹桂飘香,新繁东湖的植物均与建筑相伴而生,又以园内的水系为串联。各景点的植物呈现季节性:春观桃花,夏观荷、秋赏丹桂、冬闻梅香。可以说东湖公园将植物的习性与韵味以及建筑的主题充分的结合在一起。
新繁东湖的美体现在植物的形态以及他们的搭配上,“独则苍劲蜿蜒,群则跌荡起伏”这或许是最好的概括。单体植物的美最好的体现是古树,这些古树散落于园内,使东湖的历史得以连接,也为园内增加了景点,因为古树凭借其优美的姿态及其悠远的历史就可以成为景点。而这里的古树除了其自身的形态外,最主要的还体现在与环境的融合上以及古树之间的互印性。梅园入口处挺拔的女贞托起苍伤的古菩提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种古树的搭配成为了整个梅园的对景,加上园门的椭圆型框,更有一种小中见大的美感。当然这不是人工的杰作,而是自然形成的,这就加深了园林的自然感。东湖非常注重古树造景,手法颇多,或用成片的竹子将之突出,或是利用道路与植物的对夹使之成为节点,或是利用建筑与之搭配,二者相得益彰。蝙蝠崖的古皂荚树托崖而出,倒向一方,而几株古香樟依偎相间,伸向湖边与湖对面的古楠木形成左右顾盼之势。这种结合地形栽种树木,再利用树木的向光性形成自然而然的组合搭配,不失为一种高超的造景手法。
图2 见山亭
新繁东湖是被植物掩映着的,这里主要是以高大的乔木和灌木为主。即使是这样,在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欣赏到植物的层次美。植物的空间层次形成是由于所选用树种的不同:梅园处观看的层次(花台种植的银杏—桂花—女贞—楠木—香樟),这些树木由于生长周期以及球形的树冠,在梅园开阔的空间处可以看到一株株球形树冠的跌荡起伏;怀李堂后面的明代紫荆,在丛林下展现的是粗壮的、古老的茎,但其枝叶匍匐而上,覆盖在水边的女贞、万年青上,使其植物表面形成绿波。绿波随着覆盖植物的稀疏度,呈现出一线天的美景。从怀李堂后侧可以看见跌荡起伏的波浪,从对面可以看见紫荆垂吊的美,以及透过垂吊的蔓藤隐现的建筑。同时,东湖公园植物的层次也体现在纵向上。梅园入口处竹林丛中的古菩提与用紫葳形成的仿园门形成植物的第一个景深,园门中央盆景假山旁塑造的银杏与竹林中的古菩提相辉映。下一个景深便是由树龄六百年的铁树与其后的建筑以及自然而植的梅花丛所构成,形成了明暗交替的空间,这里不禁使人感到植物所形成的空间层次与景深感丝毫不亚于建筑。新繁东湖植物空间的层次还体现在园内的各处景点上,城墙边的护坡植物与水沟结合,梅花搭下的枝叶遮挡了狭长的水边道路,加强了这条狭长道路的景深,梅花在此种植的疏密度,又形成了光影变化。水系所围绕形成的小岛的植物更注重与面前高大的蝙蝠崖的层次感。
图3 苗圃
东湖公园植物造景艺术是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自然形成的,体现的是人文园林的特色。植物种类的丰富,因地制宜的栽种,其搭配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在视觉上体现的是植物的群落感与空间构成感,重点在于视觉的连续性和局部视觉兴奋点的创造。整体空间植物的分布与局部空间的搭配以及相临区域植物的衔接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总的说来,东湖植物配景艺术效果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可以用以下的话来概括:(1)季节性主题性的植物分片栽种,体现了植物的时间性。(2)古树名木造景独特,连接历史。(3)植物与建筑相得益彰,互成景点。(4)植物搭配自然合理,无矫揉造作之感。(5)植物塑造空间,有收有放,层次丰富。
[1]唐学山,李雄.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陈丽芳.中国园林的探讨[J].建筑学报,1958(1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