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佐龙,王广武,杨若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陈佐龙,王广武,杨若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方法:97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组和中药仙方活命饮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组有效率为89.8%,中药仙方活命饮治疗组有效率为79.1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优于纯中药治疗。
电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药治疗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中青年。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PSS)约占前列腺炎的90%[1],因其原因不明,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佳且常反复发作。笔者通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97例患者均来自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男科门诊,年龄19~59岁,平均(33.5±4.2)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4.3± 2.4)年。按来诊顺序随机分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组49例和中药治疗组48例。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治疗前疼痛、排尿症状和对生活质量影响CPS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根据卫生部制订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法[2]诊断标准:①盆骶区的疼痛或不适,如会阴部、睾丸小腹部及腰骶部不适疼痛等症状至少3个月以上,可有尿频、尿痛、尿道滴白、排尿不畅感和性生活方面症状;②尿常规检查正常;③前列腺液中WBC≥10/HP,或<10/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④前列腺液细菌培养为阴性;⑤排除合并其他急性疾病、尿道狭窄、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过敏体质、严重神经官能症以及未按规定用药者。
根据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肿溃坚治疗原则,应用仙方活命饮原方,由双花、防风、白芷、当归、陈皮、浙贝母、天花粉、乳香、没药、甲珠、皂角刺等中药组成基本方,药品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饮片药局提供,按比例组成,南韩自动煎药机煎取200 ml,每袋100 ml,放置冰箱中保存。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组取穴:会阳、次髎、曲骨、会阴。针刺得气后选用G6805型电麻仪通电,波形选疏密波。留针30 min,每日1次,同时口服用上述中药早晚各100 ml,4周为一疗程。中药治疗组:单纯口服上述中药,早晚各100 ml,4周为一疗程。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CPSI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症状消失保持>4周无复发,WBC<10个/HP;显效: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60%-89%,或分值减少>15分,WBC<15个/HP;有效: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59%或分值减少5~15分,WBC较治疗前减少25% ~49%;无效: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30%或分值减少<5分,WBC较治疗前减少<25%。
49例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组经4周治疗后,疗前和疗后CPSI积分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显著。纯中药治疗组经4周治疗后,疗前和疗后CPSI积分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显著。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组有效率为89.8%,纯中药治疗组有效率为79.17%,两组相比P<0.01差异显著。说明中药仙方活命饮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电针配合中药疗效更佳。见表1~2。
表1 两组慢性前列腺炎疗前和疗后CPSI积分比较 (±s)
表1 两组慢性前列腺炎疗前和疗后CPSI积分比较 (±s)
注:与疗前比较,△P<0.01;与电针加中药组比较,#P<0.01;△△P>0.05。
组别 时间 n 疼痛 排尿症状 生活质量影响 总分电针加中药组 疗前49 14.5±1.26 5.2±1.2 10.6±1.3 31.2±3.6疗后 49 5.2±2.3 2.4±1.2 6.7±3.2 14.3±2.50△中药组 疗前 48 14.6±1.25 5.2±1.5 10.8±1.4 31.4±3.7△△疗后 48 5.8±2.5 2.5±1.3 6.7±3.4 15.5±2.7△#
表2 两组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例(%)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历史悠久,综合疗效较好,特别对一些症状的改善明显。疼痛和排尿功能障碍是前列腺炎的两大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会阴部、下腹部、阴茎、阴囊、腰能等部位疼痛或不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尿不尽、排尿困难等。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病机是湿、热、瘀、虚,且气血凝结、脉络瘀阻贯穿本病的始终。仙方活命饮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肿溃坚之功效,诸药合用经观察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前列腺炎的疼痛主要是由脊髓中枢参与的牵扯痛,与前列腺受到刺激时盆底肌的痉挛有关。最终引起膀胱不稳定或出现膀胱的其它功能改变导致排尿功能障碍。盆神经在盆腔器官的反射性活动中起重要作用[3],其中枢位于骶髓,因次髎、会阳、曲骨、会阴穴位均是骶神经根发出和分布的部位,通过高频电针刺激上述穴位,从调节神经及刺激局部起到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
[1]郭应禄,李宏军.前列腺炎[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21-334
[2]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5
[3]杰瓦德,杨为民.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及慢性前列腺炎[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10):606-607
R246.7
B
1005-0779(2011)08-0035-02
陈佐龙(1967-)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泌尿男科临床工作。
2011-01-17